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Planning》2019,(31):37-39
互联网网络空间是一个融网络、数字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人类活动的新领域,互联网网络空间已成为舆情交流的集散地。它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丰富,控制困难等特点,一旦管理不当,将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失范行为的特征、表现形式和成因,提出相应的法律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
网络社会失范行为源于公民个体的自觉价值理性和社会公共理性的缺失,因此,加强公民个体的自觉价值理性的法律保护,重构社会公共理性是我国网络社会失范行为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5)
网络时代的高校,面临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而导致高校危机的巨大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高校危机管理视阈下各种网络失范行为可能导致的危机及其成因。本文根据四种主要网络失范行为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一些以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散布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信息,具有虚假性、广泛性、快速性、破坏性特征。网络谣言对当代大学生危害体现在:主流价值观的偏离、责任感的缺失及网络行为的失范。防范网络谣言的有效模式是构建政府、学校和媒体三位一体的多元主体结构,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0)
狭义的网络暴力是舆论极端化的一种体现,是现实世界的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它根植于网络媒体,起源于网民对现实生活中人或事的极大不满,发生于网络空间如社交网站、论坛等平台,事件在网络媒介中情绪化、非理化、极端化的传播,形成一边倒的舆论,最终产生"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也会不断变化,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不仅仅是网络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和相关的配套法规等,提高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
去年几家著名电商通过微博和各自线上网站展开了一场价格战,这场价格战为参战的几位主角赚足了人气。"京东"巧妙利用了微博的粉丝平台,以廉价的方式做了一次效果远超成本的"广告"。微博这个新媒体逐渐被串联到公司的营销价值链中。纵观公关发展,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一系列与网络相关的一条新的公关价值链已经形成,成为公司价值链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以此次"价格战"为例来分析网络公关行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6)
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异常活跃,也出现了新闻评论的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如新闻侵权、诽谤、敲诈、欺骗等行为的发生等。提高媒体公信力,防范伦理道德失范,需要提高社会各阶层的道德修养,改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让新闻评论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
微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催生和创造了全新的信息空间,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的良好平台。本文引入公共领域理论,在剖析公共领域存在价值的基础上将微博置于传播学政治学与社会学框架中结合一些微博事件探讨微博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
互联网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当前的网络法律体系是以第一代互联网为基础的法律体系,落后于时代发展和网络现实,且长期以来过于重视现实空间而忽视虚拟空间,网络空间专门性的法律缺失严重,网络空间自身的行为准则尚未建立。因此面对在网络环境中新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的重视和规制。本篇文章主要讨论的是网络水军在互联网中的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入手,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特殊性、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缺位等方面深入剖析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成因,并结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网络特点,提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6)
中国的网络社会现在已经进入"微博时代",刷微博成了网民必不可少的娱乐消遣活动。微博传播具有文本的碎片化、裂变性、人人皆媒体等特征,这些特征在促进微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垃圾信息泛滥、谣言满天飞等微博中的伦理失序现象。需要博主、媒体、政府共同努力净化网络环境,推动微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1)
[目的 /意义]研究微博谣言传播的共同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可以为相关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对微博谣言的治理与干预程序化、常态化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微博谣言传播网络,结合该方法的相关指标与微博的特征,从连通性、凝聚性、距离等维度对传播网络展开分析。[结果 /结论 ]以"年薪十二万加税"谣言为例,通过数据采集与结果分析发现:同一主题下微博谣言传播路径会因一部分同时参与了多条微博转发的用户而相连接;单条谣言传播网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可归纳为单点爆发式、多点触发式以及多点连爆式。在具体的舆情策略制定上,不应采取简单的一刀切,而是要对不同结构的微博谣言传播网络采取差异化的应对措施,进而实现微博谣言的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
网络时代的来临也让涉及到网络层面的道德问题不断出现,尤其是互联网为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让其能进行信息交流,获取知识。但当代中学生在情感与认知方面存在着行为偏差现象,因网络道德失范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非常严峻。如何教会中学生学会自律,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也成为了当前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5)
网络社会法治化有两大治理对象:其一是日益复杂化的网络社会失范;其二是公权力对网络控制权的滥用。网络社会失范与公权力滥用相互之间推波助澜,共同解构网络社会法治化的基础。从社会发展的现实看,经济发展的趋势呼唤网络社会法治化,而建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博弈则可以推动网络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从制度建构的角度看,网络社会失范及公权力威胁扩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共理性的缺失,而公共理性的缺失又根植于法律对思想市场的保护不足,以及公共理性建构机制存在缺陷。故增强思想市场的法律保护力度及完善司法制度是重构公共理性以建构网络法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
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化应用与融合创新已成为当前的新诉求。本研究提出了5种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并得出了泛在环境下网络空间教育模式亟待优化、泛在网络空间以自主学习为主导、需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6)
职业院校学生是网络欺凌现象的高发群体。网络欺凌具有欺凌主体隐匿化、欺凌形式多样化、欺凌危害复杂化等特征。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建设不力、立德树人工作力度不足及学生与现实社会联系不强等是职业院校学生中易滋生网络欺凌现象的原因,亟需从推动网络欺凌法律治理、把握网络空间话语权、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强化学生的社会关系联结、增添网络表现考核等方面探索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38)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民表达自己内心的言论自由的方式提供了便利,产生的另一个新的领域——与现实空间并存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虽紧密相连,但性质迥异,其独有的表达方式和全新的阐述空间催生了一种演变权利——网络言论自由。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对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并对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本文从法律和国家政策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3)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以新浪微博中用户发布的有关河南旅游景点口碑信息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微博的旅游网络口碑传播方式及特征。认为,口碑感知价值影响旅游网络口碑涟漪效应的扩散;微博裂变传播特征加大旅游网络负面口碑危害;河南旅游官方微博未能起到口碑信息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8)
在新媒体时代,以网络文化软实力为代表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将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中有关天津文化软实力的官方微博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微博传播中天津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