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5)
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构成的一个对立统一体。人的类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活的规定性,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自由自觉性、主动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人的现实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区别的特性,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只有将人的类本质、人的现实本质对立统一起来对待,才能对人有一个完整全面的理解。根据马克思的文本,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有三个界定,即: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三个界定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只有从这三个界定及其内在联系上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从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劳动的本质、人与动物的差别的论述,以及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设计创新的本质等视角,探讨园林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对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5)
马克思先后提出三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其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3)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起源于对人的再认识。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系统地提出了唯物史观学说。其中,"现实的个人"的思想乃是其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它直接涉及到历史的真正主体以及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等问题,并且要求与马克思有关"社会化的人"及"人类社会"等思想本质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理解,方能说明马克思在何种程度上超越了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的抽象历史观,并真正创立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0)
设计思维在解决设计问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人们对于思维的运作过程却知之甚少。文章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通过运用"抽象与发散"过程来突破思维定式、解决问题,并以"头脑风暴"法为例,阐述在产品设计中"抽象与发散"的思维融合如何使头脑风暴变得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6.
李琳 《福建建材》2014,(3):106-109
在东西方各种传统建筑中,空间的问题是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而长期隐含着的,而现代建筑空间概念的引入,伴随同时出现的各种变革,使原本隐含的空间问题显现了出来。当代建筑设计课程中的空间建造课题,是启发学生在课题实现过程中将抽象思维与具体创作相结合,从构成建造角度对建筑空间进行研究,挖掘构成设计对于空间设计的重要意义。最终将抽象的空间概念体现为现实的建筑实物,或从具体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方面发展出抽象的空间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贯穿着对于"建筑自主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8)
<正>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经济和文化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践踏之后,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应运而生的。邓小平理论高瞻远瞩,面对当时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思想和社会秩序极其混乱的局面,尤其是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桎梏,正确的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根本上要求人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创新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具有极大的意义。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1、克服了对社会主义特征的片面认识,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回归。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
教育本质思想是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灯塔,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影响家庭和孩子未来。由于教育现象和活动的纷繁多样,虽经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但历来也没能形成统一、公认的教育本质观点。作者通过对以往教育本质观点的辨析,受马克思著名的"人的本质"论断的启示,结合康德、夸美纽斯、克鲁普斯卡娅等大师级人物的深刻观点,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教育本质是人与世界认识关系的观点,希望给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2)
马尔库塞是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的左翼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结合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人的本质是"爱欲",并指出了爱欲受压抑的根源,提出了实现爱欲解放的路径,但他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具有片面性,他提出的革命主体和方式具有局限性,导致革命最终只能走向乌托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自始至终以一个人本主义者的身份来解构资本主义,并以抽象的人的本质观为前提理解人的需要及其满足过程,需要范畴反映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