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储粮害虫对粮食及其制品造成的损失以减重、品质劣变为主。目前对储粮害虫防治主要使用熏蒸剂、防护剂等化学防治方法。随着害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不断增强,化学防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欧美国家已将昆虫生长调节剂引入害虫防控之中,其中包括保幼激素类似物-烯虫酯(methoprene)。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烯虫酯的研发历程、烯虫酯对储粮害虫的防控效果、昆虫的烯虫酯抗性对其防控效果的影响、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作用机理、烯虫酯商业应用前景,以期为今后国内开展烯虫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S-烯虫酯在储粮实仓中对米象和玉米象成虫及子一代种群的持效性和敏感性差异,本实验分别扦取了经S-烯虫酯处理90 d和365 d后的小麦样品,在(27±1)℃,相对湿度(70±1)%的条件下对米象和玉米象2种常见储粮害虫进行持效性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施药时间为90 d时,S-烯虫酯处理下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4...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害虫抗药性强和社会安全健康意识增强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开发生态友好的防治手段。因此,采用小麦入仓全仓拌和S-烯虫酯进行防治。通过分别扦取处理90天和365天后的小麦样品,在实验室内模拟了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防治效果,并测定了S-烯虫酯对拟谷盗幼虫三种解毒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药时间和虫态是影响S-烯虫酯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施用S-烯虫酯90天后的小麦样品中,武汉、成都和齐河3个品系的赤拟谷盗卵孵化率为0%,广东和北京2个品系的杂拟谷盗卵孵化率分别为1.67%±2.04%和0%。此外,施用S-烯虫酯90天后对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杀蛹活性较好,羽化成虫无繁殖能力;施用365天后的杀蛹活性大大降低,羽化成虫有繁殖能力,而F1代蛹无法羽化。两处理组对两种成虫直接致死作用也有一定效果,但施用365天后的致死率大大降低,赤拟谷盗F1代仅有幼虫,而杂拟谷盗F1代有部分幼虫可化蛹但不能进一步转化为成虫。说明赤拟谷盗比杂拟谷盗更为敏感。S-烯虫酯胁迫之后,两种拟谷盗科幼虫体内的3种解毒酶活性受到了影响,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扁谷盗属是一类世界性重要的储藏物害虫。目前由于抗药性、可用技术广谱性和成本较高等问题,使得该类虫害的防治受到严重的挑战。针对杀虫剂抗药性问题,我们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多样化杀虫剂方式,杀虫剂组合如保幼激素类似物(JHA)与其他药剂复配。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如s-烯虫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对多种仓储害虫有效性的特点。了解影响可替代技术效果的关键因素才能进行有效的防治管理。此外,了解害虫所有发育阶段的耐药性表达非常重要,因为药剂应用环境中所有虫态都存在。我们测定了扁谷盗属不同虫态及其F1种群对s-烯虫酯的耐受性。从发育阶段来看,成虫耐受性最高,其次是卵,然后是幼虫,其耐受性与F1代中的蛹大致相同。通过比较不同虫种的结果表明,最敏感的是长角扁谷盗,而耐受性最高的是土耳其扁谷盗。当浓度达到30mg/L及以上,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孵化率均小于50%,而土耳其扁谷盗需达到80mg/L时孵化率才低于50%。在幼虫期,仅需施用5 ppm s-烯虫酯,三个扁谷盗虫种死亡率都超过50%。在试验期间,s-烯虫酯并未完全抑制扁谷盗后代的产生,但即使在0.5 ppm浓度下,也会导致所有扁谷盗属的成虫显著减少。本研究这些结论可以得出,s-烯虫酯对这三个虫种非常有效,可作为储粮害虫综合防治的潜在手段。  相似文献   

5.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分子包埋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控制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红  金征宇 《食品科学》2007,28(3):139-142
本论文利用β-环糊精对异硫氰酸烯丙酯进行分子包埋,将液态油转变为固体的包合物粉末,同时对其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硫氰酸烯丙酯可以和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包合物中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释放速度与环境的相对湿度密切相关,释放过程可以用Avrami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和。环糊精的包埋释放反应是一个动态的可逆过程,在密闭体系中存在一个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顶空平衡浓度。  相似文献   

6.
将异硫氰酸烯丙酯微胶囊化能降低它的挥发性,减小刺激性气味对食品产生的影响,控制它的释放速度,从而能提高它的保鲜效果,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文章介绍了异硫氰酸烯丙酯微胶囊壁材的选择、制备的方法与特点、微胶囊的表征、异硫氰酸烯丙酯及其微胶囊在食品保鲜方面的研究应用。结果表明:将异硫氰酸烯丙酯及其微胶囊应用于食品,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异硫氰酸烯丙酯微胶囊较异硫氰酸烯丙酯,更能显著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所以异硫氰酸烯丙酯微胶囊在食品保鲜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大米是特香型白酒的酿酒主要原料之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分析大米中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嘧霉铵、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烯酰吗啉、咪鲜胺、氟啶脲、哒螨灵、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二甲戊灵、灭幼脲、氟虫腈14种农药残留。液相色谱柱采用AtlantisT3柱,ESI电离,多反映离子监测方式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烯丙酯在冷鲜肉保鲜中的应用。方法在贮藏期间,利用异硫氰酸烯丙酯挥发性来处理冷鲜肉。冷鲜肉经过异硫氰酸烯丙酯及其微胶囊处理后,测量其5项理化指标(pH值、失水率、挥发性盐基氮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及菌落总数)来检测冷鲜肉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使用异硫氰酸烯丙酯处理后的冷鲜肉的货架期较空白对照组和不含异硫氰酸烯丙酯微胶囊处理组相比时间更长,可以将冷鲜肉的货架期延长至10 d。结论异硫氰酸烯丙酯可以延长冷鲜肉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抗菌包装膜对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释型抗菌包装是具有缓慢释放抗菌成分性能的一种活性包装.利用β~环糊精包埋异硫氰酸烯丙酯制备抗菌复合物,并将复合物与聚乳酸、聚乙二醇共混挤压吹塑制备了抗菌包装膜,研究了抗菌包装材料中异硫氰酸烯丙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释放规律和对常见食品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挥发性抗菌剂经过环糊精包埋,其耐热性得到明显提高,热加工损失率从98.77%降低到75.56%;抗菌包装控制抗菌剂释放的速率随着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此抗菌包装对常见食品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酵母、霉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细菌.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杀菌剂对烟草黑胫病菌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烯酰吗啉、嘧菌酯、醚菌酯、甲霜灵及代森锰锌5种不同类型杀卵菌剂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量、游动孢子释放、孢子囊直接萌发及休止孢萌发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和甲霜灵对菌丝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次为代森锰锌,嘧菌酯和醚菌酯的活性最低;烯酰吗啉和甲霜灵对孢子囊的形成也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类药剂;游动孢子的释放对嘧菌酯和醚菌酯最为敏感,其次为代森锰锌,而烯酰吗啉和甲霜灵对其没有抑制作用;孢子囊的直接萌发对嘧菌酯和醚菌酯最为敏感,其次为烯酰吗啉和代森锰锌,而甲霜灵对此阶段没有活性;休止孢的萌发对嘧菌酯和醚菌酯最为敏感,其次为烯酰吗啉、代森锰锌,而甲霜灵不影响其萌发。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产品加工废弃植物纤维资源广,利用率低,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所以,近年来,植物纤维的综合利用与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加工技术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其中,热压塑化成型技术操作简便,使用的添加剂少,绿色环保,与其他加工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应用前景好。本文对植物纤维的特点、热压成型机理、工艺条件、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热压成型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生物农药多杀菌素及其结构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益重视环保的今天,生物农药因其易降解、低残留、低污染、高安全性以及病虫害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农药学家研究的热点,将引领农药开发新趋势。多杀菌素及其结构类似物作为新型绿色生物农药,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决定了独特的作用机理,同时具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农药的速效性。在防治农林害虫、储粮害虫、卫生害虫以及牲畜寄生虫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比较多杀菌素及其结构类似物的理化特性,总结其理化诱变、分子改造、产品研发与应用以及抗性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分析生物农药推广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小分子生物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农产品和农田环境中有毒危害因子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过去更加迫切需要高灵敏度、高通量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小分子检测/监测工具或手段。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段能够与靶分子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的单链寡核苷酸,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易合成修饰等优点,该技术在基础研究、分子诊断以及农产品及农田环境污染物监测等诸多领域中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检测农产品、食品和农田中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以及工业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快速的检测平台,特别是在小分子靶标检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适配体的本质、作用机制及特点入手,介绍适配体在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油菜籽绿色加工技术在油菜产业中拥有广阔的前景。结合油菜籽传统加工工艺,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微波、脉冲电场、脱壳、冷榨技术、水酶法、CO2超临界萃取、低温绿色精炼技术等加工技术以及副产物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无毒、不合硫和芳香烃、燃烧排放物中致癌物和粉尘较少等优点,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发热点.对生物柴油的生产与使用进行了综述,并对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丝素基伤口敷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保东  张岩  唐文超  赵诏  王鑫  徐水  朱勇 《纺织学报》2016,37(7):162-168
目前丝素基伤口敷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静电纺技术制备含功能性物质的理想伤口敷料。添加纳米金属和抗生素等功能成分虽可增强敷料的抗菌性,却引发了细胞毒性与抗药性,威胁生物体安全。基于此,从创造微湿伤口环境、增强抗菌性能、支持细胞生长和刺激伤口愈合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新型技术、复合多组分材料和功能成分制备丝素基伤口敷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以多组分天然材料为基材,利用新技术制备添加天然抗菌药物敷料的广阔前景,以期为丝素基伤口敷料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植物油料蛋白胶黏剂具有来源广泛、无毒、可再生及制备简单等优点,但胶接强度低、耐水性能差、易霉变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几种主要植物油料蛋白胶黏剂如大豆蛋白胶黏剂、花生蛋白胶黏剂、棉籽蛋白胶黏剂等在木材行业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提高植物油料蛋白胶黏剂耐水性能的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变性剂改性、接枝改性、交联改性、仿生改性、酶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复合改性等,指出了植物油料蛋白胶黏剂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王嘉祥 《食品科学》2006,27(11):605-608
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资源、健康、环境等重大问题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国内外食品工业领域中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本文重点论述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静电纺纳米纤维在空气过滤领域中的应用,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新型纳米纤维空气过滤膜,以近年来国内外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级结构纳米空气过滤材料的相关研究为基础,综述了静电纺制备具有微纳米凸起、纳米蛛网、层层复合、多孔、刺状、树枝状及核壳等结构空气过滤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和讨论了多级结构微纳米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多级结构可有效实现过滤材料高效率、低阻力、高强度、阻燃等的功能化,相较于传统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