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浮  蔡宇超  唐依依  刘曦 《规划师》2020,(6):13-19,32
"双评价"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当前研究表明,其尚存在理论应用与现实需求差距大、适宜性评价与承载力评价割裂、现状评价与未来研判明显脱离等问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正式出台后,在"双评价"的理论、方法、流程、层次上显示出回归理论实质、确保简便易行、贯穿动态理念和重视上下传导等明显优势。文章顺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要求,提出适合于县域国土空间单元的"空间传导-空间划定-空间测算"评价技术框架,并开展沿海发达地区典型县域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但其在概念界定、理论方法统一、服务规划编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转型背景,采用文献分析法厘清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历程、概念内涵及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构建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框架,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辅助参考。结果表明:(1)承载力研究与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高度相关;(2)新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应重点关注四个维度的内容:概念的时空动态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资源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主体、"人口及其活动规模+承载状态评价"的承载力表征结果;(3)以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区域要素流动性、评价指标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评价结果的丰富性与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4)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需求,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践应强化"资源环境本底表达""区域承载状态评价""要素跨区域流动评估"三个层次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
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基础上,选取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科技环境5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构建皖江城市带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投资环境进行综合系统评价,依据实证结果对皖江城市带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皖江城市带发展现状,从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皖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国务院批复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赋予了皖江城市新崛起的历史机遇.但是皖江城市(带)由于自身的区位、交通、资源和环境等条件的特殊性,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依然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与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进程和演进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从历史的视角梳理皖江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将皖江地区的发展划分为古代雏形阶段、近代工业化阶段、国家调控阶段、皖江开发阶段和皖江城市带(群)战略阶段,共五个历史阶段;并总结其发展特征,从政治(军事)、经济、交通、资源、区位和政策六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其演进机制,试图为皖江地区的新崛起提供基础的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5.
矿区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赵晓光  高芳 《山西建筑》2008,34(6):346-347
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环境综合承载力等方面研究了环境承载力,以煤田为例,详细地阐述了矿区环境及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现状,以促进矿区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选择包括要素禀赋、市场潜力、区位和交通、产业配套支撑、技术研发水平、政策环境六方面共16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皖江城市带9城市2010—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比较皖江城市带9城市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综合能力由高到低分别为: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安庆、六安、宣城和池州。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整体都在提升,但其投资研发环境与其他促进产业承接能力的因素相比效益不是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作为应对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危机的重要措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备受重视.开发承载力作为衡量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对区域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中基于综合指标体系法,从社会经济发达度、地下空间资源承载力、环境脆弱度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评价计算指数模型.以重庆市渝中半岛为研究对象,计算评价其浅层和深层地下空间资源容量及地下空间开发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从资源丰度和环境容量两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基于GIS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技术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结果。文章以淮北市为案例研究区,以镇、街道为基本评价空间单元,得到各个空间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进而划分高、中、低三类承载力空间,并提出针对性的空间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矿产勘查》2020,11(4):0848-0848
新疆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已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其中,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排在全国前三位;煤炭资源排名全国第二位;铅锌资源排名全国第三位;金资源排名第三位;铁矿资源排名全国第十位。目前,新疆形成了以火烧云千万吨级铅锌资源开发基地为代表的十大资源开发基地。1煤炭基地煤炭是新疆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之一,资源预测总量约为2. 2万亿吨,占全国的40%,居全国之冠,新疆煤炭品种齐全,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煤居多,而且炼焦用煤约占总储量的9%。  相似文献   

10.
适宜的人居环境对促进社会经济 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 社会、经济、生态和自然环境四个方面构建 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系统,以大连市内 四区为例,运用熵值法,SPSS,ArcGIS软件 等工具,对研究区的人居环境适宜度进行评 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内四区的人居环境适宜 度差异明显。中山区综合、社会、经济以及生 态环境适宜度评价值均最高;西岗区自然环 境适宜度评价值最高;沙河口区各项评价值 排名均靠前,相反甘井子区的各项评价值均 靠后,不具有比较优势。概括分析了各行政 区存在的问题与优势,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 需对这些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针对济南城市发展的现状,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中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2006—2012年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承载力与社会承载力持续上升,对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影响较为显著,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制约着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大幅度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必须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来提高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发展理念,分析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发展规模、发展潜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自然环境、生活环境、资源消耗、创新发展8个层面,构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熵权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发展规模、创新发展、发展潜力等是影响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面;长三角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各城市间差距明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中等的城市发展不均衡、不协调;排名靠后的多数城市农业占比较大,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13.
王宝刚 《小城镇建设》2006,(1):75-79,91
本研究在阐明了县(市)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的和建立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县(市)域的特点,从广义上界定了县(市)域环境质量的内涵,构架了由人居环境、社会环境、产业环境、生态环境及资源环境五个领域、14个分项、40个单项评价因子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计算数学模式以及评价结果综合评级方法。本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涵盖了县(市)域环境的主要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县(市)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带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机制和空间范畴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地区进入到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对皖江城市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对大区域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的认识,提出了"大区域视角下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方向"和"聚焦沿江带,明确城市群,做强中心市"的空间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目的的示范区,谋划其发展必须站在更广阔的区域,辅以更长远的视角。主动响应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的"大产业转移",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这应是皖江城市带新崛起的核心战略。最后对皖江地区的生产空间(工业化)、消费空间(休闲服务)和生活空间(城镇化)组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从我国小城镇生态系统特点出发,对城镇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内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等诸方面内容的我国小城镇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城镇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城镇生态承载力评价的量化研究做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兰鹏 《城市住宅》2021,28(1):156-158,160
为使多巴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开发后尽量不受破坏,建立适合多巴地区生态特征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包括评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生态安全格局子模型,分析水资源供给与水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子模型.相较传统评价方法,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进一步严格控制多巴地区的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其分析结果更精准、更具综合性,科学性更强.  相似文献   

17.
指出县城人口规划必须与县域的城镇化进程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考虑生态城市的整体要求,以重庆市云阳县城生态城市规划为例,运用了综合平衡法、城镇化水平法、剩余劳动力转移法、环境容量法、资源承载力法5种方法进行综合预测,得出了较为合理的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从环境、资源、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城市安全、公共服务、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八方面,分析了影响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因素,并通过文献查阅法、德尔菲法和调查问卷法,创建了一个包含49个三级指标的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在构建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全省17个地级城市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将城市划分为4个类型,并作相应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城市的人居环境得分值偏低,且各城市的人居环境差距较大,合肥城市人居环境得分最高,排名前4位的合肥、马鞍山、芜湖,安庆与其后诸城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8)
目前,哈尔滨市各县(市)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产业园区块状分布新格局,工业化成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拉动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工业发展不平衡、特色产业相对较少、基础设施落后、政策落实不到位、生产要素资源紧张等问题,应充分发挥县域区位及资源优势,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县域工业发展环境,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多级共建形成合力,促进哈尔滨市县域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