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美求  曾云 《机电信息》2012,(15):37-37,39
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时,载荷及约束难以确定。针对该问题,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整体三维模型,并在Simulation环境下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得到应力及变形数据。结果表明,该装载机工作装置满足静强度要求,最大变形在合理范围之内,但需要关注动臂的疲劳破坏问题。分析结果还表明,对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整体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将Solidge中工程机械工作装置装配体模型导入ADAMS,得到其虚拟样机模型.在ADAMS下对该工作装置虚拟样机进行铲装、卸载等工况仿真,获得其各主要零件的载荷历程.将该历程应用于工作装置零部件的有限元疲劳分析,快速预测其疲劳寿命.通过对某装载机动臂进行虚拟疲劳试验,并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工程机械工作装置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快速而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动臂是装载机工作装置最重要的构件。其强度状况对工作装置的性能和寿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采用CATIA软件中有限元分析模块的GPS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动臂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工作装置动臂的应力彩云图,找到工作装置动臂的危险点并修改,使动臂受力情况更加合理,从而提高装载机的整机性能。  相似文献   

4.
史根木  朱英楠  陆畅  徐东镇  陈奇 《机械》2021,48(7):60-65,80
为避免目前车辆在前束调节中需要停车手动调节横拉杆长度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方程式赛车的前束自动调节装置.并借助赛车转向阻力矩的计算公式初步对该装置工作时所受压力和转矩进行计算,随后使用Inventor软件对该装置进行了三维建模与渲染,并验证了其可行性.最终利用计算结果在ANSYS Workbench中导入关键零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保障了装置零部件结构的安全性.本文研究为方程式赛车前束自动调节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Pro/E与ANSYS为基本工具,实现了矿用铲斗式Z30E型装载机的动臂有限元分析。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反转六杆机构工作模型并分析了工作过程;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三维实体模型;对装载机动臂的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用ANSYS工具实现对装载机动臂的有限元分析,对装载机动臂的研究和设计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我国隧道钢拱架安装过程中出现强度大、效率低、质量差、安全性隐患等问题,实现钢拱架的机械化安装,研发一种专用钢拱架安装设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reo3.0对拱架安装机关键零部件进行了三维建模,并通过Hyperworks对某些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确保所设计零部件的力学性能满足相应的工作条件,为拱架安装机提供了重要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装载机工作装置优化设计及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力学分析通常采用静态分析法,且分析焦点往往是六杆机构。笔者针对综合性能更具优势的八杆机构装载装置进行优化设计,继而根据优化数据建立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较准确地分析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诸多性能指标,其结论验证了优化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8.
煤矿巷道施工机械领域采用液压扒斗式装载机技术,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在巷道、隧道、水电涵洞等施工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对液压装载机工作机构进行运动仿真研究。论述了扒斗式装载机工作机构特点,通过机构分析,归纳出了斗齿尖的运动方程。对扒斗式装载机工作机构进行了三维建模,并进行了虚拟装配。在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对扒斗式装载机的工作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并对关键点斗齿尖的轨迹曲线进行了绘制。本文内容为新型装载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装载机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但其工作装置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开焊与断裂的问题.通过对FL968G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外载荷与运动的分析,建立轮式装载机的静力模型并借助于有限单元法求解出装载机工作装置的静力特性,发现装载机在偏载且插入铲斗与提升动臂或向后转斗同时进行时,应力与位移最大,确定了动臂的薄弱位置,为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的改进及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Matlab技术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平移性能、卸料性能、自动放平性进行深入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装置性能分析的效率与精度,减少了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