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新庄煤矿胶带大巷出现的大变形破坏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胶带大巷出现的明显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导致胶带大巷出现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巷道围岩岩性较差、所含黏土矿物较高、地下水作用、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及高地应力作用等因素,同时结合该矿实际条件及胶带大巷返修维护实际,提出了"预留变形量+锚网索喷+二次锚注支护"耦合支护方案,从现场返修情况来看,设计的耦合支护方案较好地实现了对胶带大巷围岩稳定性的控制,对类似巷道的支护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经坊煤矿水平轨道大巷变形破坏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巷变形破坏的特征,研究了导致大巷出现大范围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顶帮锚网索喷强力支护+底板锚索注浆支护"返修支护方案。现场应用表明,返修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稳定,取得了较好的返修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同忻煤矿北轨道运输大巷变形破坏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探、理论分析、实验室探究等方式,找出导致北轨道运输大巷出现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设计采用了"预留变形空间+锚网索+针对性补强锚注"返修支护方案。从现场应用情况来看,返修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稳定,取得了较好的返修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朝阳煤矿运输大巷出现的大变形破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运输大巷出现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了导致运输大巷出现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有高地应力、巷道围岩岩性及支护设计不合理,并结合运输大巷特点,设计了"锚网喷+钢管混凝土支架"的返修支护方案,从现场应用情况来看,返修支护方案较好满足了巷道支护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魏家地煤矿运输大巷返修试验段工程为依托,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与实际支护设计相一致的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在"锚网喷+锚注"一次支护基础上进行留设柔垫层让压联合支护方案适应三软煤层变形特征。现场试验表明:返修支护方案是可行的,保证了运输大巷围岩的稳定,满足了魏家地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联合支护技术在膨胀泥岩巷道返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岭煤矿在遇膨胀泥岩时采用锚网和锚网+料石碹带底支护,支护失败后,分析原方案存在问题,提出锚网喷+U型棚+底拱联合支护加固巷道的返修支护方案。工程应用实践表明,此返修支护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魏家地运输大巷返修试验段工程为依托,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与实际支护设计相一致的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在锚网喷+锚注一次支护基础上进行留设柔垫层让压联合支护方案适应三软煤层变形特征。现场试验表明:返修支护方案是可行的,保证了运输大巷围岩的稳定,满足了魏家地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提出的留设柔垫层联合支护技术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宇昌煤业+550水平2#与3#联络巷间的多条大巷在成巷后不久出现明显的位移现象,本文以材料大巷为例,通过围岩位移监测、钻孔窥视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材料大巷围岩的位移和破碎情况进行研究,对围岩破碎段和严重变形段设计采用围岩注浆+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进行返修,顶板轻微下沉段采用锚杆+强力锚索进行支护,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围岩控制效果,为临近大巷及类似地质条件下巷道的支护和返修提供参数实例和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3,(11):78-81
基于某矿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半煤岩软底轨道大巷底鼓变形导致支护失效的问题,运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半煤岩软底轨道大巷变形破坏的机理,提出了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半煤岩软底轨道大巷的支护对策,确定采用锚网索喷+锚注+混凝土反拱联合支护技术,并确定了联合支护的参数和工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玉溪煤矿中央辅助运输大巷出现的大变形破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巷变形破坏特征及导致大巷出现大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返修支护设计采用“锚网索+U型钢环形支架+关键位置注浆”复合支护方案,整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深井煤矿巷道中,底鼓量往往占巷道顶底板移进量的一半以上.李村煤矿由于埋深较大受高地应力和回采工作面采动的影响,回采巷道底板出现严重底鼓现象,严重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针对李村煤矿回采巷道严重底鼓现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能量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巷道开挖后围岩能量转移特征展开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赵固矿区回采巷道在高地应力和采动叠加支承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达到160 m,造成泥质底板和碎裂煤帮变形严重,围岩变形量大,底鼓量达到400 mm以上,导致大量巷道返修。大采高沿底掘进巷道为挠曲褶皱性底鼓;上分层沿顶板掘进巷道为挤压流动性底鼓。提出了赵固矿区回采巷道底鼓的治理策略,即“强帮、控制顶角和底脚、强化底板、适度卸压,底板采用自钻式注浆锚杆”,并给出了支护方案。自钻式注浆锚杆具有可接长、自锚固、自钻进、主动支护、可注浆和柔性支护的特点,是控制巷道底鼓的有力支护手段。矿压观测表明,采用自钻式注浆锚杆加固巷道底板,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底鼓。提出的底鼓控制方法可以为类似条件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河矿E2305工作面胶带巷由于底板岩层强度低,在高应力作用下导致巷道底臌严重。利用FLAC3D分析了底臌发生的主要机理,经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底板深钻孔松动爆破方案。通过相似模拟,研究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回采巷道附近围岩的应力分布、位移、巷道的破坏方式及程度的规律。对回采巷道底板岩层进行深孔爆破卸压处理后与原支护不爆破卸压的巷道底臌现象和规律做出对比,结果显示底板深孔爆破卸压能够解决底臌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巷道最大底鼓量为55mm,最大底鼓速率为26mm/d,变形速率及底鼓量在巷道正常使用允许范围之内,底板卸压爆破后巷道变形尤其是底臌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为相似条件下巷道底臌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回坡底煤矿1021巷道巷道受煤柱应力传递影响出现底鼓现象等问题,采用现场实测手段研究了围岩应力,得到靠煤柱侧的底板围岩中产生了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导致围岩变形量较大;并针对性采取了一侧巷道布置卸压孔、另一侧布置加固孔的底鼓防治措施;通过现场应用,得到当巷道受到采动影响时,防治段巷道与未经过底鼓防治处理段巷道相比底板变形量较小。  相似文献   

15.
李万仕 《现代矿业》2016,32(10):136-139
以蒋家河煤矿回风大巷为例,采用现场实测和工业试验方法分析得出巷道在围岩特性、地应力、水理性、邻近工作面采动影响和现行支护结构5个因素诱导下发生复合型底鼓,底板岩性和水理性是巷道底鼓的本质原因,通过实施全断面预应力注浆综合加固方案,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破坏变形。  相似文献   

16.
黄胜  李自强 《煤矿安全》2012,43(4):34-37
针对大埋深大断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严重,反复维修工程量大,底鼓突出的问题,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巷道的底鼓的变形机理,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巷道的变形破坏规律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大断面软岩上山底鼓治理技术方案,确定了锚注联合支护技术的设计参数。现场应用表明,采用锚索、底脚底板注浆锚杆和槽钢耦合支护底鼓控制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巷道的底鼓变形,取得了良好的围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旭东 《山东煤炭科技》2021,39(2):32-34,36
为解决中条带轨道巷底鼓量大的问题,根据地质条件分析巷道底鼓机理,确定巷道底板鼓起量大主要是由于围岩受到剪切变形、遇水膨胀和流变的影响,据此确定采用浅孔注浆+深孔锚索注浆的治理方案.方案实施后进行的围岩控制效果的分析表明:底鼓治理措施使用后,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281 mm,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孔庆军 《煤炭工程》2020,52(10):34-38
针对传统砌墙沿空留巷矿压显现剧烈,巷道出现明显顶板下沉、底鼓、两帮挤出、墙体破损,巷道返修率高严重影响巷道的正常使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矿压监测等研究方法对砌块充填沿空留巷条件下底鼓大变形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顶板预裂爆破卸压技术+ 顶板关键部位加强支护技术+砌块上方柔性让压支护技术+砌块墙体双控锚杆支护技术”底鼓大变形综合控制技术体系。通过上述技术实施,切断了顶板的应力传递降低了顶板的压力,改善了围岩应力条件,提高了巷道顶板及墙体的稳定性,实现了让压支护。通过现场监测表明,底鼓大变形综合控制技术巷道锚索应力值降低34%,底鼓变形量降低77%,巷道高度和宽度满足安全生产需求。研究成果对其他类似地质条件下砌块充填留巷底鼓大变形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兴安矿四水平18层南轨道巷为背景,针对高应力条件下软弱底板挠曲型底鼓支护难题,研究了挠曲型底板围岩的破坏特征,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底板桩基支护形式.首先基于板的挠度理论和虚功原理,建立了底板桩基支护条件下挠曲型底板的失稳判据,研究了底板桩基的支护机理.然后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设计参数对支护效果的影响及支护后的底板应力...  相似文献   

20.
王祥  谭维佳 《中州煤炭》2021,(11):299-304,310
针对回坡底煤矿1021软岩巷道底板变形失稳问题,旨在研究其底鼓变形机理,并提出合理的底鼓控制方案。采用了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井下应用等研究手段,详细研究了巷道底板围岩非对称受力分布状态、底鼓非对称变形分布状态及底鼓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021巷道处于上部采空区遗留煤柱底板破坏范围内,距离煤柱远的一侧位移速度更快;底板围岩受力非对称性,导致非对称性变形,巷道底板近煤柱侧水平变形量为近胶带侧1.2倍,近胶带侧底板垂直变形量为近煤柱侧的1.5倍;靠近煤柱侧采用卸压法改善应力环境,近胶带侧采用加固法控制围岩变形,因此提出了卸压孔和加固孔相结合的底鼓控制方案,并确定了相关孔位的具体技术参数。将该方案应用于井下巷道现场,防治段底板变形量与未防治段相比大幅减小,20 d后变形趋于稳定,底鼓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