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素果 《煤炭技术》2015,34(6):143-146
针对因遗煤多、漏风严重等因素造成孤岛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内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较高的问题,以济北矿区某矿1304孤岛综放工作面为背景,通过室内煤的热解试验分析,确定了工作面采空区残煤自燃指标性气体,并通过现场束管监测分析采空区氧气浓度分布规律,研究揭示了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特征,为孤岛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残煤自燃的防控与治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建庄煤矿102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两侧埋设热电阻,采用埋管真空泵监测采空区的温度和气体成分,观测出了采空区浮煤分布规律、工作面推采过程中的安全周期规律、氧气浓度分布规律、漏风强度分布规律,确定了采空区浮煤自燃极限和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危险范围。  相似文献   

3.
综放采空区“三带”观测及注氮防灭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的分布规律,并根据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的分布范围,论述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工艺,为预防采空区煤炭自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塔山煤矿8102综放工作面为背景,研究了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建立了采空区束管监控系统来监测采空区气体组分。通过对8102综放工作面配风量、注氮气防灭火、工作面推进速度等因素的效果考察,分析其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的影响情况,从而为矿井综放开采安全开采优化相关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类似工作面的自燃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酸刺沟煤矿6上111综放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采用在采空区埋设束管观测的方法监测采空区氧气浓度变化,分析监测结果得出该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和工作面的最低推进速度。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注浆、注氮、注阻化剂、改变密闭构筑方式和合理配风等措施,综合防治采空区自燃。一氧化碳浓度变化检验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煤矿安全》2015,(8):74-76
以大水头煤矿东一采区108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的自燃火灾防治为例,分析了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火灾防治的关键问题。通过对煤自然发火实验以及采空区温度监测获得了108综放工作面煤最小自然发火期为42 d,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别为散热带0~46 m、氧化带46~63m以及63 m以后的窒息带。结合该矿的实际情况,采用加快推进速度、减少采空区漏风、工作面注浆、工作面注氮以及采空区气体及温度监测等手段,保证了该矿井过断层期间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金庄生建煤矿通过分析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和参数,制定综放工作面针对性防灭火措施,采取加强自燃发火区域管理、坚持气体监测等针对性防灭火措施,消除了综放工作面的发火隐患,自燃危险性得到有效控制,保证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稳定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FBG技术连续监测采空区温度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综放工作面数量和产量的增加,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采空区内由于环境复杂、温度影响因素多,长距离的浮煤温度连续监测一直是个难点。文章首次利用FBG技术监测采空区温度,连续监测综放面采空区区域达195 m×85 m,通过对5万个数据分析,获得了综放采空区沿走向和倾向温度变化的一些作用规律,对指导防治综放采空区自然发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沿综放工作面全面布点测定方法,对采空区温度变化与气体成份进行分析,得出淮北朱仙庄矿873综放工作面的煤温和气样参数。并结合采空区煤炭自燃理论确定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范围,从而为预防采空区煤炭自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提高注氮防灭火效果,合理确定出注氮参数。基于煤炭自燃理论及采空区O_2浓度变化规律,利用在采空区预埋氧气传感器,监测采空区O_2浓度随工作面推进度变化情况,确定出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并在同发东周窑煤业有限公司8102综放工作面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孟凡龙 《煤炭工程》2007,(10):58-60
在"两硬"条件煤层中实施放顶煤开采,由于采空区遗煤量大、顶板坚硬、冒落块度大、空隙率大、工艺巷给采空区供风和顶板冒落呈现明显的"切冒"特征,使得采空区漏风强度大大增加,采空区氧化自燃带范围加宽,自燃危险程度增加。根据"两硬"特点实施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保障了综放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对某矿2307综放面所利用的后尾巷进行采空区瓦斯抽放的效果进行分析,在探讨该工作面瓦斯来源的基础上,确定了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合理深度和瓦斯治理的有效途径,对今后治理综放面采空区瓦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安煤矿14211沿空留巷综放开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问题,对综放开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CFD数值模拟的理论,建立采空区瓦斯渗流的三维非均质模型,并得到了模型中相应参数的确定方法。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沿空留巷综放开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有无情况下的采空区瓦斯运移及浓度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通过上隅角瓦斯抽放可平均减少42%的上隅角和采空区的瓦斯,有效解决了沿空留巷综放开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从而保障了综放开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高瓦斯矿井综放工作面垮落带高度难以精确测定,造成工作面两端头难维护、预抽钻孔终孔位置难以确定等问题,依据工作面采动后顶板岩层破断垮落、弯曲下沉对采空区煤层底板施加压力的情况,结合采空区上覆各岩层的厚度和密度,提出了垮落带发育高度的测定方法.以大平矿N1S2综放工作面为例,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测定方法测得的垮落...  相似文献   

15.
孤岛综放面采空区“三带”数值模拟与实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孤岛综放面在正常回采期间,四周均是采空区,具有复杂的多源多汇漏风通道,采空区后自燃"三带"的确定对防灭火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孤岛综放面采空区的特点,分别通过现场实测和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判定实际条件下运河矿1302孤岛综放面"三带"分布规律,为孤岛综放面自燃火灾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薛恩思 《现代矿业》2020,36(3):61-63
综采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的开采方法,在回采过程中易发生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现象。为了更好的掌握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特性,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通过采空区布点测点的方法,对其采空区气体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得出了综采工作面气样参数,进而确定采空区氧化“三带”的范围,这种现场观测方法简单、比较容易实现,可以较准确划分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的氧化“三带”,为预防采空区遗煤氧化问题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特点及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开采特点及现场调查和观测,总结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主要特点。在分析综放开采条件下采空区煤体所处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采空区浮煤厚度、松散煤体空隙率、采空区漏风强度、工作面推进速度、采空区围岩原始温度等关键因素的分析研究,指出采空区遗煤所处环境的变化将会引起浮煤自燃过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深井综放工作面沿空顺槽超前支护难题,分析沿空面侧向岩层结构及综放面沿空顺槽支架–围岩关系,建立确定沿空顺槽超前支护强度的力学模型,针对ZQ5200/21.5/45型超前液压支架的特征、工作阻力变化情况、沿空顺槽表面位移观测结果,验证了支架选型的合理性,可以有效控制沿空顺槽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9.
苗永奇 《煤》2021,30(5):20-23
潞宁煤业侏2煤为Ⅱ级自燃煤层,为保证22116综放工作面撤架期间的稳定,采用氧气体积分数法划分了采空区自燃的“三带”,防灭火的重点为停采线后方170 m范围内的散热带和氧化带。通过采取以采空区封闭、两巷注浆和采空区持续注氮为主的综合防灭火措施,22116工作面支架回撤期间,未监测到采空区遗煤的自然发火征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回撤。  相似文献   

20.
杨广文 《煤矿安全》2012,(Z1):81-84
针对大倾角综放面采空区容易自然发火,采用常规灌浆手段又难以有效覆盖采空区煤体的技术问题,研究探索了采空区预埋高位套管注浆技术。其技术原理是在工作面回采前预埋高位注浆套管,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通过预埋套管对采空区实施注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