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0):158-159
本文首先针对上市公司破产重组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上市公司破产重组中中小股东利益主要的体现,最后提出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组情况下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9)
《公司法》是我国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设立的法律,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股东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小股东的群体不断扩大,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也初步显露。为提高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效果,我国相继出台《公司法》与新《公司法》,以适应我国逐步增加的中小股东保护权益。本文对当前我国中小股东的权益受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未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本文尝试以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为例分析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丰富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占据绝对优势,独立董事作为内部监督机构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其独立性是关键。本文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6)
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文章基于我国现有的制度背景探讨了公司内部控制人——控股股东和经理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状及其侵占机理,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监督内部控制人的动机和能力,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短期机构投资者与经理人的静态博弈、长期机构投资者与经理人的动态博弈,以及机构投资者与控股股东的博弈。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采取监督抑或投机行为与其投资期限、持股比例、监督成本等因素相关;机构投资者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会增加公司价值,但当机构投资者过于干涉公司行为时也会对企业价值造成损害。最后,对如何发展机构投资者和约束内部人控制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8):173-174
在公司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中小股东也是公司的股东。在正常情况下,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全局利益应保持一致。但是,在当前公司治理结构下,通行的表决方式依然是通过资本多数决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投票方式容易滥用权力,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已经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要求,这也关系到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笔者试图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内部中小股东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探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0)
随着国际性的经济周期波动及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加大,B股市场的融资功能逐渐被淡化,其历史使命已完成,"B股转A股"成为新形势下上市公司提升自身企业价值的有效选择。在"去B股"改革进程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趋向复杂,面临的挑战也更为严峻。因此,本文对企业执行换股吸收合并业务过程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其他企业在制定重大经营决策时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
本文以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基础,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女性董事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两权分离度对女性董事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事的存在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并无显著性影响,但女性独立董事、具有政府背景(曾任或现任政府职务)女性董事、学术研究背景女性董事、女性监督董事会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起到约束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中,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增加,控股股东更倾向于通过"隧道挖掘"方式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并且随着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增加,政府背景女性董事以及女性监督董事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上市公司通过董事会治理结构影响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6)
作为财务决策主体的控股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是其获取控制权利益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国家控股上市公司和非集团控股的民营上市公司分别显示"低现金股利"和"高现金股利"的派现特点,说明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可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制定对自己有利的公司派现政策,从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文章以国家控股上市公司"五粮液"和非集团控股的民营上市公司"用友软件"为例,通过分析两公司自上市以来的派现情况,提出促进上市公司理性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5)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也越来越被广大投资者所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现状,介绍了关联交易的有关理论,包括关联交易的类型,以及在我国存在的主要关联方类型等。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动机为利益输送,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需要通过转变思想、完善制度的方式来治理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上市公司不可避免地出现“内部人控制”、大股东“掠夺”上市公司和频频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增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但独立董事制度发挥其作用,一定要有一个前提条件:独立董事必须“独立”。本文就我国目前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进行探讨,并相应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6):185-186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相对于拥有较多股权的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而言,中小股东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必须在《公司法》中特别对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通过保护股东知情权的真正实现,能够使中小股东随时掌握公司的经营现状;通过改变传统单一的投票制度,确定累积投票制,使中小股东能够有更多的表决权,也能体现出对每一股股权的尊重;通过完善股东诉讼制度,使大股东侵害到公司利益的时候,中小股东可以更好地保护公司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5)
2018年最新修订的《公司法》在股东权益保护方面并未做修改。因此中小股东寻求保护必须另寻途径。公司章程作为公司内部的最高纲领,对公司法中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足之处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弥补作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1,(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中小股东积极主义态势的凸显,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构建中小股东股东大会参与程度指标,检验中小股东参与度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小股东参与度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水平,并能有效降低源自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但对产生于融资约束的投资不足影响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股东治理作用在国有企业以及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中更显著。这说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有效的公司治理功能,同时也为监管部门通过制度建设发挥中小股东积极作用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2)
以分类改革下的"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相关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国有终极控股的股权安排与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性股权结构(CS)中,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会抑制其掏空行为;在控制性少数股权结构(CMS)中,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对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影响会因国有终极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方式而产生差异。当采取掏空行为时,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不一定会影响国有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当采取援助行为时,国有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减少会加剧国有控股股东的援助行为。研究结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股权安排和公司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1)
随着近年来国家政法界人士对于《公司法》的不断修改,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公司法》对于企业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在日益完善。接下来,笔者将从保护中小企业股东权益的现实意义、原有《公司法》对于保护企业中小股东权益的不完善之处、现有《公司法》对于中小企业股东权益保护的改进和完善部分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公司企业数量急剧增长,因此在其发展中凸显的问题也日渐增多,其中中小股东这一"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问题也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现行《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的基本规定以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以期《公司法》在未来能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中小股东这一群体的权益能够得到真正平等的待遇。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7)
我国经济在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非效率投资问题也日益严峻。非效率投资行为包括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自由现金流量、控股股东性质、公司负债等因素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密切相关,应该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充分发挥负债融资作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3)
本文研究了金字塔结构下终极产权性质、行为动机以及引致的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等,对终极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自然人产权,政府终极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更为严重;相对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终极股东掏空更大;政府终极产权下,随着控制层级增加,政府干预程度减弱,政府终极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减弱但不显著;内部人控制越严重,终极股东掏空越少;自然人终极产权下,终极股东任职增加了掏空行为但不显著;在终极股东非任职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越严重,终极股东掏空越小。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2)
采用52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截面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检验终极股权结构、法律制度与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以及法律制度和终极股权结构对股权资本成本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1)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股权资本成本;(2)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量权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3)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4)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5)法律制度越完善的地区,对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越低;(6)完善的法律制度会减弱终极股权结构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