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回弹是金属板材折弯成形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传统的工艺控制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回弹量,通过回弹补偿则能更好地解决回弹问题。利用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触发弹簧片的折弯成形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回弹预测,并根据回弹预测结果分别进行两次回弹补偿。最后将回弹补偿得到的模具型面应用于折弯模具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两次回弹补偿修正得到的模具可制得符合精度要求的折弯件,从而证明通过迭代式回弹补偿解决弯曲回弹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大尺寸U形截面梁弯曲成形工艺,均可通过一道次折弯加工得到满足要求的工件。利用ABAQUS软件模拟成形过程,通过试算分析,归纳出适合于一道次折弯成形高强钢U形件的模具结构、下压行程、侧推行程等工艺参数,获得较高的成形精度。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板材在弯曲成形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折弯模具很难满足零件表面质量的设计要求。本文通过研究铝合金材料的成形特点和折弯模具的工作原理,将折弯过程中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设计适用于铝合金板材折弯成形的无压痕弯曲模具,满足零件表面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研究TA15钛合金板材的冷折弯成形规律,使用有限元模拟成形软件PamStamp2G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凸模行程、凹模跨度、凸模圆角对板材折弯后回弹的影响规律,并对TA15板材折弯的极限角度和回弹角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发现两者趋势基本一致。这验证了PamStamp2G有限元模拟技术在TA15板材冷折弯成形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蒸发器固定板的冲压工艺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固定板翻边折弯成形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2A12铝合金板材框零件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使用闸压模闸压时易出现裂纹、冲裁缺口时噪声比较大和钻定位孔工序比较繁琐的问题,从板材成形和模具设计方面改进了该零件的成形工艺。提出了用折弯机折弯板料代替闸压模闸压板料,用冲裁完的缺口定位代替在板材框双面开定位孔定位的工艺方案,改进了缺口冲模结构,将阳模设计成一边为50°斜刃、另一边为3°斜刃的形式。从冲裁力计算、模具结构、模具工作原理、模具主要零件设计等方面阐述了模具设计的过程,设计了同时冲切板材框双面缺口的模具。结果表明,使用折弯机折弯板料时未出现裂纹,用冲裁完的缺口定位板料时定位准确,采用斜刃的阳模降低了冲裁缺口时的噪声。将设计的缺口冲模应用于生产,得到了合格的零件,提高了缺口冲切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线材折弯工艺在线材直径较小且折弯长度较短的情况下,由于折弯半径过大无法满足折弯要求的现状,通过伺服控制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小弯曲半径的线材折弯成形方法,建立了线材折弯过程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折弯刀进给量与折弯角度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对小弯曲半径线材折弯的折弯机,并对折弯模块和折弯刀具做了详细的设计。以设计的折弯机为实验样机对直径为Φ0.5 mm的铜线进行折弯实验研究,将理论值与实际折弯角度进行对比,结合实验数据对线材折弯角度误差做了分析,得出线材折弯回弹是影响折弯角度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拟合的方法推导出折弯刀进给量与折弯角度的经验公式,并应用于折弯成形实验中,取得了明显的折弯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PBB-400/5100数控板料折弯机,对WELDOX和HARDOX高强度板作了折弯试验,分析对比了在板材不同下模口宽度和轧制方向时折弯的结果,得到了一些工艺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高强度板材的折弯工艺以及安全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滚筒支架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宝霞 《模具工业》2010,36(11):23-26
分析滚筒支架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采用连续落料方式,大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落料、冲孔、折弯三副模具配套使用完成滚筒支架成形。实践证明: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由于板料折弯机结构原理、折弯机自身制造精度、模具制造精度、被加工板材性能以及性能不均匀性等方面的原因,板料加工不可避免存在角度误差、直线度误差与边长误差。板料加工误差的存在影响后续的装配、增加试修模以及成形后校形的工作量,延长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制约着渐进折弯成形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对用高强度高回弹钢板成形大型工件的应用。本文以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PBH110-3100型数控板料折弯机为研究对象,依据弹性力学理论,建立折弯误差的分析模型,分析机床制造精度对金属板材折弯精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对提高金属板材的折弯精度与可靠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与附加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支撑板弯曲模的结构设计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支撑板的技术要求,对支撑板进行了工艺分析,介绍了支撑板弯曲模具的主要工作原理,然后针对支撑板弯曲模在弯曲时易出现的弯曲回弹、弯裂等质量问题,研究了解决办法,确定了改进措施;特别分析了弯曲高度较小的厚板料在弯曲时因受凸模的挤压力作用,会在工件表面产生压痕的问题,从而阐述了所采取的工艺方法;针对性地描述了如何对模具的弯...  相似文献   

12.
U形件自由弯曲力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U形弯曲时板坯的受力,导出了弯曲力的计算式,详细讨论了间隙、凸凹模相对圆角半径、摩擦系数等对弯曲力的影响。可为合理制定弯曲工艺、选择设备吨位及分析其它含有弯曲变形成分的成形工艺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建明 《模具技术》2001,(3):30-31,43
介绍一种利用斜楔进行侧向弯曲的模具结构,分析比较了现用弯曲模的不足、讨论了其有关尺寸和参数的设计和计算,对弯曲部圆弧状的零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具有小于90°角(锐角)零件的弯曲方法及卸料方法,通过特殊的模具结构或适当调整零件的弯曲工艺,使零件在成形小于90°角时既可以用单工序模具成形,也可以用级进模成形。从模具结构、模具工作原理以及零件成形工艺上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成形特点以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5.
板料在弯曲卸载过程中,由于弹性变形回复,从而产生回弹。回弹的结果使弯曲件的精度降低。影响回弹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根据弹塑性弯曲理论,在平面变形假设的前提下,考虑了材料的硬化、各向异性及弹性变形,对宽板V型自由弯曲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弹塑性交界处曲率半径,推导出了弯曲力及目标弯曲角随弯曲行程变化的关系式。理论计算与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为宽板V型自由弯曲智能化控制中参数识别及预测模型输入层和输出层变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弯曲试验是评定焊接接头焊接质量的常用手段,但对于如何选择恰当的弯曲直径,不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文中首先推导了焊接接头弯曲伸长率计算理论公式,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进一步根据分析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了修正,分别得出了两种弯曲方法下最小弯曲直径的计算公式;然后对不同规格焊接接头进行了实际的弯曲试验,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将公式计算结果与中国船级社标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船级社推荐的弯曲直径更接近三点弯曲时的计算结果,但当弯曲直径较小时,建议采用辊筒弯曲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不锈钢装饰弯头的设计、弯头最小壁厚的计算、弯头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计算 ,并介绍了弯头成形模以及模具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翻转模块式精密弯曲模的实用结构及模具工作过程和结构特点。该弯曲模凹模由翻转模块与垂直浮动的托件板铰接而成 ,使毛坯变形时始终与凹模紧密贴合 ,不滑动 ,毛坯已有的凸部与凹模不干涉 ,因此模具工作可靠 ,弯制的零件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李建明 《模具技术》2001,(6):31-32,65
讨论了一般U形弯曲模的结构及应用,重点介绍了一种可调式弯曲原结构。并讨论其一般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兵  田超  尹忠俊  杨竞 《重型机械》2011,(2):23-26,30
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拉伸弯曲矫直机弯曲辊系的模型,重点对弯曲辊系的各辊接触进行了分析,仿真分析了各辊磨损对弯曲辊系稳定性的影响,为弯曲辊系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了各对称辊存在辊径差时对弯曲辊系的影响,当支撑辊辊径差较大时,工作辊质心位移在水平方向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导致轧辊与带钢出现周期性的滑动,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严重时会导致带钢表面周期性明暗条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