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从诞生到现在其理论形态主要经历了经验描述形态、哲学思辨形态、科学实证形态、精神科学形态和综合规范形态。现时的教育学,其科学性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名称使用的不够统一、研究对象名实不符、学科性质定位混乱、科学与艺术之争、理论基础无限拓展与恰当运用等。因此,教育学的科学化必须合理分层、准确定位,确立名实相符的研究对象,加强理论基础学科的选择与运用,教育学科学性探索必须坚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统一,其学科的科学性发展必须坚持辩证否定的原则,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最终确立教育学的科学地位。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到底是一门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对于二者认识上的“套解”和“冲突”构成教育学危机的根源.教育学“确定性”追求和实践性意向间并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是在确定性导引下的实践性的发展过程,一种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或面向文化和生活无限开放的形式过程构成教育学“科学性”最为一般的存在形式.教育学本土化也只有在这个意义才获得逻辑上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者在审视教育学之"发展问题"时,不仅需要"看世界"的眼光,更需要担负起"做事情"的责任.为此,教育学者必须对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完整性、连续性,以及自身作为教育学发展当事人的学科使命、学科立场等有着清醒的自识与自觉;在此基础上,将对学科的心理认同转化渗透到自己的学术实践中,借助对教育问题的深度介入,创生出超越常识水平、体现专业特色与深度的教育学理论,发出教育学独特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是教育学分支学科大发展和大提高的30年,但同时也给教育学母学科的建设带来深深困惑,其发展是壮大还是肢解了教育学母学科,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教育学分支学科采用"它学科研究方法+教育领域问题"的研究策略,加之本土化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和母学科的融合.不过随着今后教育学分支学科对经典理论的改造与本土化,以及教育学者多学科融合能力的提升,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对教育学母学科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中外学术史的发展已经告诉我们 :学派是激活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酸” ,也是学术有机体发育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细胞单位” ,教育学学派也是打破教育学学科分割现象、加强我国教育研究原创性和促进教育研究新生力量成长的需要。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学虽然经历了戏剧性的断裂和转折 ,但中国教育学人的创造性却未能在其间生长起来并创建自己的学派 ,是由于学术资源、学术文化、学术风气、学术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学派长期缺位的现象不仅严重延缓了教育研究的前进步伐 ,而且导致教育理论发展出现许多方面的局限性。在当代中国 ,已经具备了产生教育学学派的社会条件。为了创建中国的教育学学派 ,我们要采取许多措施 ,包括学术资源整合、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进行学术制度创新 ,教育学本身的规范化等。 相似文献
6.
7.
学科统摄是指在一定时期,占据思想发展主流的学科将各种知识有机联系起来,统辖各门具体学科发展的现象.在主流学科统摄下,不同时期各个国家呈现出各异的大学发展模式.神学统摄下的中世纪大学表现出明显的职业性,创新研究与大学几乎无任何关联;技术统摄下的法国大学具有明显功利性,以造就高层次服务精英为培养目标;文学统摄下的英国大学在人文教育思想下,绅士人才的培养倍受推崇;哲学统摄下的德国大学在追求“纯粹科学”过程中,价值无涉式的科学研究成为大学发展的显要职能;科技统摄下的美国大学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融为一体,大学演变为轴心机构式的社会服务站.任何时期的学科统摄,都在大学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任何学科统摄都存在一定时限性.作为后发外生型的中国大学,在借鉴外域经验时应加以创新,以期在文化统撮下推进大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科综合化正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作为冶金科研工作者,用综合的方法来观察我们的工作并制定发展战略,就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在该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上进行较为积极的选择。任何一门应用学科的发展方向都是根据人们的需要而选择的,同时,它又与当时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改进、完善现有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不失时机地 相似文献
9.
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科学组织、社会需求和政府干预等各种力量作用于大学中的学科之上,形成一种张力。大学中的学科是一个处在张力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术组织,有其自身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由组织的自适应行为、分叉、正反馈等构成的动态平衡机制,既维系着大学中的学科体系,又促使学科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识变、应变、聚变和求变是教育学知识生产始终肩负的时代变革使命与学科发展重任。在以去中心化为核心特征的赛博格式的后人类时代,虚实共生的数字化基建赋予教育学变革新动力,时空再构的模态化场景延展教育学事理新边界,扩容升维的异质化网络创生教育学迭代的新生态,共同勾勒出时代变迁中教育学发展的多重镜像。后人类时代教育学的知识生产蕴含学科层面的坚守边界与打破壁垒、学问层面的存量调整与增量变革、学人层面的各自为营与群智协同等三重内在张力,需要经由潜移默化、外部明示、交叉融合和循环创生等运行环节,实现个体实践的经验化与群体经验的社会化、隐性知识的外显化与显性知识的标识化、领域知识的学科化与学科知识的辐射化、全息表征的耦合化与范式转换的自觉化。组织开放度、学科融合度与体系贡献度是制约后人类时代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转型的关键尺度,呈现出从塔式科层走向集群众创、从知人之明走向自知之明、从本土行动走向国际视野的未来发展图景。 相似文献
11.
学科是知识体系不断发展、演变和分化的结果,每个学科都是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是人们对越来越庞大的知识整体进行的精细化划分。新发展阶段,学科要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大的知识跨度,从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未来的卓越大学应当既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体现一定发展阶段大学建设的内在逻辑,又要注意打破学科疆界,以问题为导向,适应知识生产新模式对学科组织的新要求。为努力实现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愿景,本期的五篇笔谈文章分别从宏观战略、交叉学科建设、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西部高校以及知识创新等角度各抒己见,希冀为学科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2.
学科是研究型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取向必须维持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的平衡 ,以确保研究型大学的根本特征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方式应从量的累计转变为质的提升 ,以体现研究型大学的本质进步。 相似文献
13.
14.
高师院校的教育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性知识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对师范生有着非常重要的职业引领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使教育学课程的重要作用难以发挥.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方式能有效促进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结构改革,提高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高等教育学中的多学科研究--基于代表性文本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通过对代表性文本的解读,指出由伯顿·克拉克开创的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多学科方法与一般意义上的多学科方法是不同的,进而归纳出其基本内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澄清. 相似文献
16.
17.
高等教育学“升一”论,即近年来倡议高等教育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的系统主张。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学“升一”依据论、“升一”策略论和“升一”方案论三个组成部分。以其旨趣为中心,高等教育学“升一”论先后经历“提高”阶段和“维系”阶段。“提高”阶段的高等教育学“升一”论旨在扩大高等教育学的制度红利以提升社会认同;“维系”阶段的高等教育学“升一”论旨在重树高等教育学被视为学科的制度标志以维系学科的社会认同。作为坚持高等教育学“学科化”发展的新表述,高等教育学“升一”论有助于重塑高等教育学学科共同体的学科关怀,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过分夸大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困境;高估高等教育学科群的成熟程度;高等教育学“升一”的依据不尽合理;高等教育学“升一”方案缺乏整体设计。正因为存在这些不足,高等教育学“升一”论在获得认可的同时,也遭到质疑。从修正高等教育学“升一”论的角度出发,高等教育学“升一”论者未来要正视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要以提升学科品质作为“升一”的根本之计;要以完善教育学学科专业结构为“升一”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对于机械类专业来说进行各类学科比赛,不但可以激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还可以从中选拔出一批具备优秀发展前途的拔尖自主创新人才,所以重视学科竞赛来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学科竞赛的特点和优点出发,探寻现阶段机械类学科竞赛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国内外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研究的梳理表明,中外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研究表面"繁荣"的背后出现了"高原现象"。基于动态研究的观点和历史研究的视角,阐释了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中国化的内涵与理论体系,认为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论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指出教师教育学院的诞生是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形态,其成员主体为学科教学论教师。当前我国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分别处于传统型、初级型、半独立性和完全独立性四个发展阶段,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作为完全独立形态,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结合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对应用型模具设计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模具设计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加强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完善应用型模具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