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装置供热系统的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变截面通道汽液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装置的供热系统、管壳式加热器和循环水泵组成的供热系统、加热罐和热水泵组成的供热系统等三种供热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流量为 1 5 0t h的供热系统为例 ,通过计算表明采用变截面通道汽液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装置的供热系统经济性最好 ,每年可节省运行费用 2 0多万元。同时对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装置的升压特性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其最大出口压力可以达到蒸汽压力的 2 .0倍 ,完全可以满足供热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器用于除盐水加热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理论上研究了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器的出口流量调节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了由4台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器及再循环管并联组成的除盐水加热系统,该系统可以在(60~360)t/h的出口流量范围内将除盐水加热到给定温度,并具有升压能力。实际运行试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火电厂生产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田疆  刘继平  严俊杰  陈国慧 《热力发电》2003,32(10):22-25,43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了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器供暖系统 ,与原加热罐热网水泵并联运行 ,年可节电 2 .1× 10 5kW·h。实际运行试验表明 ,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完全满足供暖需要  相似文献   

4.
胡党辉 《热力发电》2006,35(2):29-31
针对陕西户县热电厂福利区现有换热器电泵采暖供热系统及其存在问题,结合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特点,进行试验并改造。试验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技术,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具有独特的优点,完全可以应用于供暖系统及其它工业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了汽液两相流凝结激波升压装置Yong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蒸汽压力,低压入口水温度,水汽流量比和装置升压比等因素对Yong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该研究为汽液两相流凝结激波升压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压加热器是从汽轮机的中后级抽出的部分蒸汽来加热凝结水以提高汽轮机效率的给水加热设备。武钢鼓风车间通过对原有的低压加热器进行改造并投运,提高了凝结水回水温度及冷凝器真空,减少了汽耗量,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淮浙煤电凤台电厂超超临界660MW机组引风机采用背压式汽轮机驱动。该机组利用引风机汽轮机排汽,通过引风机低压加热器加热凝结水,回收引风机汽轮机排汽的工质和热量,在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凝结水温度升高了17.4℃;通过低温省煤器,利用高温烟气对凝结水进行再次加热,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凝结水温度升高了18.3℃,脱硫系统入口烟气温度下降32.4℃,机组效率提高了0.24%。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技术对某热电厂福利区生活热水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以取代原有的水泵及管式换热器。根据热水负荷变化的特点,进行了4种方案的试验,获得了最佳的设计参数及运行方式。利用管路蓄热储水功能,省略了缓冲热水箱。改造后的系统可完全满足热水用户的要求,每年减少运行费用5.41万元,降低热水成本2.7元/t,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变截面通道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升压试验基础上,对升压装置混合腔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混合腔阻力与各影响因素的计算式。升压装置整体升压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5%,能够基本满足工业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凝结水系统是连接蒸汽系统与给水系统的纽带,做完功的蒸汽被排至凝汽器中凝结。凝结水经过凝结水泵升压,由低压加热器加热后,再进入除氧器,为给水泵提供水源。以海阳核电机组的凝结水系统为例,对凝结水系统的调试要点进行了总结。在凝结水系统的调试过程,对曾出现的问题作了经验反馈,可为同类机组凝结水系统的冲洗和调试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蒸汽动力循环耦合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提出一种电站汽轮机凝汽器新型间接空冷系统,它通过特制的双相变换热器将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及与其并联的逆制冷循环和蒸汽动力循环串接耦合,以使系统能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分别利用正、逆制冷循环的相互切换和制冷设备运行参数的调整将蒸汽动力循环的平均放热温度降低到和水冷系统的相近或更低,从而使该系统既节水又低耗:而且还可增强空冷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高环境温度时段能满发,低环境温度时段无冻害。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预测了系统的主要效果,进行了粗略的经济、社会效益估计,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分析得出结论:新空冷系统的原理可信,技术可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多能级蒸汽循环能级效率的显式矩阵算法,可根据主循环参数直接求取能级效率,无需进行迭代。提出了热力循环的标准模型,反映了多能级蒸汽循环的共性。标准模型中只包括锅炉、汽轮机、再热器、凝汽器和回热加热器,给水泵作为标准循环的补偿过程来考虑。实际热力循环可以看作是标准循环在结构和参数上的偏离。以标准循环为基准,可以求出热力循环结构和参数变化时对性能指标的影响。提出了能级之间存在能量耦合时的处理方法,可以求出跨能级能量交换问题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而无需提出新的热力循环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型联合循环余热锅炉(HRSG)的水汽质量标准、给水炉水处理方式、水汽取样及仪表设置、凝结水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于三压再热HRSG,给水推荐采用高pH处理,炉水推荐采用平衡磷酸盐/低磷酸盐+NaOH处理,为了与给水高pH处理相适应,热力系统应采用无铜系统。基于我国燃机启动频繁的特点及机组本身快速启动的要求,大型联合循环机组宜设置凝结水除铁设施。综合考虑投资、占地面积及环保等因素,不建议设置凝结水除盐设施。建议相关部门加强HRSG水汽质量标准及停炉保护方法的研究以保证我国大型联合循环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传统火电厂的实际情况,研究探讨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更新技术对火电厂进行系统升级改造问题,该文在ASPEN PLUS模拟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系统基础上,采用图像Yong分析方法对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出引起循环系统Yong损失的内部现象,并提出了系统进一步改进的建设性方案,为传统火电厂的系统升级改造、方案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德国SIEMMENS公司制造的GUD1S.94.3A联合循环390 MW机组单元协调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之间的协调控制及其生成发电机功率、燃气轮机排气温度、蒸汽压力、蒸汽温度设定值等功能。该控制系统不仅能够保证机组安全运行,而且能够满足经济起动及停机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6.
“自由路径法则”在电厂热力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基于矩阵热平衡方程式,提出了电厂热力系统内汽水流动的“虚拟”描述,即汽水可以沿热力系统内实际存在或不存在的路径流动,以凝汽器在热井为中心,汽水流动路径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并且汽水流动的方向和路径是任意的,对同一股流量,在热力系统内的流动可以存在多条不同的路径,选择任意一条路径结合热耗变换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原则,都能够计算该流量对整个热力系统热耗量的影响,并且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比使计算工作得到简化,而计算结果却是相同的,文中分别对轴封漏气、供热抽汽、小汽轮用汽、再热减温水、高压门杆漏汽等的热经济性分析分项进行了叙述,并以300MW机组额定工况的数据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17.
热力系统动态优化模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提出了火电厂热力系统动态优化模型,用于实时分析热力系统的能损分布,确定动态优化方案。对凝汽式汽轮机绝对内效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以适应实时机组性能分析的需要。将热力系统的优化问题和辅助循环能损分析分开处理。热力系统结构矩阵的逆矩阵本质上是热力系统流量分布矩阵。文中给出了主循环流量分布的计算方法,并以热力系统主循环作为优化分析和能损分析的基础,用虚变化来研究主循环参数变化对主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给出了主循环热效率随主循环参数变化的计算公式。选择能够使主循环效率增加的参数组合,能使主循环效率在机组变工况条件下不断地逼近最优工况,实现最优运行。能损分析可动态地确定辅助循环的损失分布。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与超临界蒸汽压力循环优点相结合。提出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布置方案设计的难点,介绍了东方锅炉设计的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系统特点及其优点;并对锅炉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炉膛水冷壁吸热偏差较小,锅炉满负荷运行时水冷壁出口蒸汽温度最大偏差为17.0℃,中隔墙出口蒸汽温度最大偏差为28.0℃,均远小于设计允许值,东方锅炉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刘可亮  陈伟  赵剑云 《发电设备》2014,28(6):467-471
太阳能塔式集热具有参数高、容量大、转换效率高等显著优点.为降低能源系统的初投资成本,提出将太阳能塔式集热与联合循环的余热锅炉(HRSG)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太阳能与联合循环(ISCC)能源系统.探讨了两者结合的典型方式,用热力计算软件对四种流程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了不同的流程方式对联合循环HRSG性能产生的影响;找出当量发电效率高的结合方式,为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