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煤》2021,30(7)
为掌握三交河煤矿2-502大采高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通过现场监测的方式进行工作面回采期间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得出,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18.4 m,工作面上部、中部和下部来压期间的影响范围大致相同,动载系数和来压步距均呈现出两端大、中部小的特征。根据液压支架阻力频率分布和支架增阻特性分析可知,工作面上部、中部和下部支架平均工作阻力占到额定工作阻力的68%、77%和79%,且初撑力基本达标,ZF12000/23/37型液压支架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20104工作面的矿业显现规律及液压支架的适应性,工作面回采期间监测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通过分析液压支架时间加权工作阻力随着推进距离间关系曲线分析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得出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为16.9~21.9m,工作面动载系数表现为工作面两端头大、中部小的特征;基于支架初撑力与循环末阻力间相关性和支架支护阻力频率分布特征分析支架的适应性,得出支架工作阻力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分布特征,ZF5600/17.5/28型额定工作阻力偏小,工作面回采期间存在一定的压架危险性,应在工作面来压期间加强液压支架的管理,以充分保障支架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7,(2):20-22
通过实测分析11305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变化特征,掌握顶板来压规律,并评价此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最小5 m,最大24.6 m,平均12.7 m;平均来压动载系数为1.42,来压较为明显;支架工作阻力主要分布在2 000~8 000 k N;支架初撑力水平较低,普遍低于21 MPa,且后柱的初撑力低于前柱的初撑力。  相似文献   

4.
为对2-512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进行分析,通过在工作面不同位置布置矿压监测站,对工作面覆岩的运移规律及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回采期间对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和末阻力的分布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7 m,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7 m,后续回采期间应加强支架初撑力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卞学鹏 《煤》2021,30(3):73-75,94
为掌握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3103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在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工作面上部和下部区域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工作面中部区域,工作面中部区域的工作阻力值略大于上部和下部区域,工作面回采期间,基本顶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20.4 m和10.4 m,ZZ3400/15/24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基本分布在3000 kN附近的区域,支架无超出工作阻力的情况,回采期间无压架现象出现,支架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亿隆煤矿1-10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液压支架的工作初撑力、工作阻力分布情况,支架安全阀开启等宏观的矿压显现情况。经过研究得出:回采工作面的初步来压步距约18m,周期来压步距约13m,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影响明显的范围是10~25m。  相似文献   

7.
8.8 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一次开采高度及开采强度大,采场围岩控制困难。采用立柱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对工作面回采期间支架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进行了全程系统监测,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支架工作阻力循环曲线、顶板下沉量及割煤循环内下沉曲线进行了分析,对支架工作阻力、初撑力、支架刚度与顶板下沉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具有来压区域性明显、来压急增阻、非来压恒阻、大小周期来压的宏观特征;工作面顶板下沉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空间上呈现工作面“两端小-中部大”的特征,时间上呈现来压期间大、非来压期间小的特点;工作面支架ΔF-T和顶板下沉ΔS-T均化循环曲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来压期间2者均呈对数-大斜率线性复合增长,非来压期间呈现近常数或小斜率线性增长;顶板下沉与支架工作阻力呈线性对应关系,随支架工作阻力的增加而增大,安全阀开启后,顶板下沉速度明显增大,最大下沉速度为安全阀开启前的4.3倍,安全阀长时开启时顶板下沉速度由急增逐渐过渡至缓增状态,ZY26000/40/88液压支架在来压期间一定时间内可以将顶板下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并不能阻止其继续下沉;初撑力及支架刚度大小对...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工作面来压期间的安全回采,根据实测常村煤矿3205综放试验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及其分布频率等情况,得出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15 m,采用深孔爆破技术对来压期间的工作面顶板进行放顶,爆破放顶后,来压期间采空区顶板全部跨落,采空区充填严实。  相似文献   

9.
毕学钢 《煤》2019,(9):78-80
为了分析掌石沟煤业15102综采工作面老顶动态演变规律以及支架的适应性,通过在15102工作面建立3个测站,分别对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以及工作阻力进行观测,确定了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在50.6 m,而后出现5次周期来压,最大周期来压步距为13.1 m,最小周期来压步距为9.1 m,本工作面采用的支架初撑力相对偏低,后续回采期间需加强对顶板的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兰学强  王世炫  江雷 《煤炭技术》2015,34(2):101-103
通过对张集矿1121(1)综采工作面初放和正常开采期间工作面的矿压进行观测,分析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初撑力和最大工作阻力以及顶板来压等矿压显现规律,为后期工作面的支架选型以及初放期间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顶板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鹏 《中州煤炭》2019,(8):179-182,186
以某矿工程实际为背景,对“两硬”围岩作用下初采阶段、回采阶段、末采阶段,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发现,在初采阶段液压支架的初撑力最小,随着回采初撑力逐渐增大,在末采阶段初撑力达到最大1 696.7 kN,达到额定初撑力的55.05%;在初采阶段,工作面机头支架末阻力并不是很大,支架末阻力值主要集中分布在1 000~2 500 kN;在回采阶段,工作面机头支架循环末阻力值表现出了较为标准的正态分布形式,而其他支架末阻力则表现出了偏向高阻力区间的偏正态分布形式,同时工作面支架末阻力整体表现出了中部最大、机尾次之、机头最小的特征;在末采阶段,工作面支架阻力呈现出了分布变化无规律的情况,工作面支架末阻力整体表现出了偏高现象。  相似文献   

12.
基于增子坊煤矿16 m层间距煤层群开采现状,以8109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到上覆5号煤层综放开采影响的下位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增子坊煤矿16 m近距离煤层开采,下位煤层8109放顶煤工作面基本顶最小周期来压步距5.3 m,最大17.9 m,平均13.9 m;基本顶最大来压动载系数2.38,最小1.12,平均动载系数1.48;各支架工作阻力压力值大致呈正态分布,大多处于4 000~7000 kN;工作面中部初撑力显然大于上下两端初撑力,放顶煤工作面初撑力平均值为2 629 kN,占额定初撑力的45%;各支架前后柱受力比较均匀,差别较小,前柱受力平均20.63 MPa,后柱平均19.21 MPa,液压支架总体性较好适应。  相似文献   

13.
韩浩 《陕西煤炭》2020,39(3):174-177
针对禾草沟煤矿50111综采工作面特殊的围岩应力环境,为明晰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因周期性基本顶断裂而形成的周期来压现象及设定合理工作面的停采位置,对该工作面的上中下部液压支架阻力及超前支护段的巷道离层量进行实时监测,得到不同测点支架随工作面推移的阻力曲线,据此推算出周期来压的冲击应力的大致范围和来压步距。结合超前支护段回风巷顶板离层量较小的顶板围岩运移规律,绘制了该工作面未采煤体的周期来压预测图,并据此避开周期来压,设定50111综采工作面的合理停采线位置,对后续该工作面及类似回采面的顶板来压显现有较好的预警作用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倾角三软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及其适应性,针对13030工作面开采的实际情况,应用数值模拟法分析了工作面应力分布规律,并对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及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现场观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规律,两侧支承压力呈不对称分布。支架压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沿工作面倾向方向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整体分布呈中间大、两端小趋势。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在10.0~14.53 m,动载系数为1.49~1.75,来压比较强烈,循环末阻力占额定工作阻力的52.6%~78.8%,具有较大的富余系数,对工作面适应性良好,能够满足工作面顶板控制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山西长平煤矿Ⅲ4308大采高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及合理的工作阻力,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手段,分析了大采高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得到了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并验证了所选支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Ⅲ4308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30 m,周期来压步距为15 m,工作面所需的支护阻力为10.26 MN,79.56%的液压支架处于增阻和恒阻的状态,ZY12000/28/62D型大采高液压支架可以满足工作面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彭小亚 《中州煤炭》2023,(5):315-318
以富山煤业21051工作面为背景,对大倾角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实测研究,并对顶板周期来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倾斜方向上顶板周期来压不同步,工作面两端来压步距大于工作面中部,平均来压步距6.73 m。根据顶板来压时单体支柱工作阻力的增阻情况,评价了工作面支柱的支护适应性,并提出提高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或加强循环补液力度等措施,来改善工作面支柱的支护适应性。结合研究得出的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对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得到了现场实际情况的验证,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邱玉铭 《煤》2021,30(1):11-13
为了对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顶板进行科学管理,文章以左权阜生煤业1102工作面为背景,运用相似模拟试验,对工作面回采期间覆岩移动规律、顶板结构及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来压期间,顶板覆岩呈现出明显的“斜台阶”结构,顶板垮落高度维持在60~65 m,支承压力峰值距离工作面煤壁约为20 m,并提出回采期间应加强支承压力影响范围的现场管理。  相似文献   

18.
杨鹏 《中州煤炭》2019,(7):191-195
以某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对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借助现场检测、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片帮、煤柱的合理宽度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该矿选择的额定工作阻力为4 000 kN的液压支架能够满足该矿回采的需要;在正常生产期间工作面煤壁片帮、漏顶现象并不严重,仅在顶板周期来压期间出现较为明显的煤壁片帮、漏顶现象,片帮深度小于等于100 mm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通过对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析发现,其影响范围为工作面侧向30~35 m,剧烈影响范围为20 m左右,峰值大小约30 MPa,峰值距工作面侧向距离7~9 m,由此判断,工作面正常留设煤柱的合理尺寸为30~35 m;沿空掘巷时,留设煤柱的合理尺寸可以确定为7~9 m。  相似文献   

19.
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与一般综采面有较大区别。本文通过在1901S综采面上、中、下选择3组支架,观测支架初撑力及工作阻力变化情况,同时在工作面顺槽布置测点,观测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观测结果表明:大倾角大采高综采面周期来压压力分布不均匀,动载系数上部最大,中部次之,下部最小;顶板的压力大小与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呈反比;回风巷受顶板压力范围大于运输巷等。观测结果为后期工作面回采的巷道支护、支架防倾斜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