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驾驶员危险驾驶行为是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识别驾驶员行为具有工程应用上的重要意义。目前,主流基于视觉的检测方法是对驾驶员行为的局部时空特征进行研究,针对全局空间特征及长时序相关性特征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结合场景上下文信息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识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路时空网络的驾驶员行为识别方法,整合不同时空通路的优点以提高行为特征丰富度。首先,使用一种改进的双流卷积神经网络(TSN)对时空信息进行表征学习,同时降低提取特征的稀疏性;其次,构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串行时空网络补充长时序相关性信息;最后,联合双路时空网络进行融合决策,增强模型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驾驶员疲劳检测数据集YawDD、驾驶员分心检测数据集SF-DDDD和最新驾驶员行为识别数据集SynDD1这3个公开数据集上分别取得99.85%、99.94%和98.77%的识别准确率,特别是在SynDD1上,与使用动作识别的网络MoviNet-A0相比识别准确率提升了1.64个百分点;消融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对驾驶员行为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近几十年来驾驶员疲劳检测的发展状况,对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进行综述。通过将疲劳检测技术分为基于驾驶员特征以及基于车辆行为的疲劳检测技术,详细阐述了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驾驶员特征的疲劳检测通过提取包含疲劳信息的特征进行检测,具体分为生理参数特征以及视觉特征两方面,而基于车辆行为的疲劳检测是根据车辆行驶情况间接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疲劳。介绍了几个典型疲劳检测系统,最后探讨了疲劳检测的技术难点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排除噪声数据影响、提高人体行为识别的准确率,从分析图像处理技术入手,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之后利用混合高斯模型提取背景图像,采用改进的帧间差分算法检测目标,利用改进的k-均值算法提取图像特征,基于已获得的图像数据采用改进的HSMM模型实现人体行为识别。通过KTH人体行为数据库的实例数据验证所提出的构建模型的平均识别率高达97.5%,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为人体行为识别提供了智能化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基于异常行为的Rootkit检测方法依赖于行为的选取和行为模式库的完备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学习的Rootkit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对通过模糊行为识别检测出的Rootkit的行为进行分析,利用学习机制提取新的行为特征,不断完善行为模式库,并动态计算各行为特征对Rootkit的支持度自适应地更新各行为特征的检测权重,实现对未知Rootkit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检测Rootkit,且不会明显影响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对疏忽驾驶行为进行细粒度检测和识别,基于智能终端设计疏忽驾驶检测系统,通过智能手机的扬声器和麦克风对疏忽驾驶行为进行实时检测。根据疏忽驾驶行为的定义从中抽象出4个具体动作,即转身、拿取、捡拾和手部持续小动作,分析动作所产生多普勒效应的特有模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数据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对其进行训练,输出一个能支持细粒度识别的分类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判断疏忽驾驶行为的平均识别精度可达93.72%,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软件》2019,(8):98-101
近年来国内生产事故频发,尤其是冶金等高危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总是伴随着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很多事故都是因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所致。本文针对铜冶炼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例如违规越界、未佩戴防毒面具、违规吸烟等,采用计算机视觉中的行为识别技术和入侵侦测技术开发了一款基于行为识别的铜冶炼智能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目标检测、特征提取、行为分类、行为识别等技术对不规范行为进行识别,并在系统中实现及时警报提醒的功能。该系统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对不规范行为的识别和警示,从而实现减少该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卜庆志  裘君  胡超 《集成技术》2019,8(4):69-75
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该文以驾驶员注意力分散行为图像为分类 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行为检测方法。首先,获取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并对图像进行增强、去噪及归一化处理;然后,提取图像 HOG 特征,进而采用交叉验证法对 SVM 分类器中的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对视频图像中驾驶员的不同行为进行分类识别。实验中,通过与传统 SVM 算法以及基于局部二值模式的 SVM 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李新洁  张新有 《微机发展》2011,(10):19-22,27
对反垃圾邮件行为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话层的垃圾邮件识别方法,在分析发送过程中的邮件行为特征基础上,提取出能够区分垃圾邮件和正常邮件的行为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建立行为特征识别模型,找出垃圾邮件行为规律。该方法在邮件正文发送之前对垃圾邮件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地节省带宽。采用真实的邮件数据集合分别使用行为识别技术与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进行实验,验证该技术具有较好的邮件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轨迹分段LDA主题模型的视频异常行为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目标轨迹的异常行为检测算法忽略了轨迹内部信息,容易导致异常检测虚警率偏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轨迹分段主题模型的视频异常行为检测方法。首先将目标原始轨迹根据轨迹转角分段,然后采用分段量化的方式提取轨迹片段中包含的行为特征信息,接着通过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建模发掘目标轨迹之间的时空关系,最后通过学习所构建的模型并结合贝叶斯理论进行行为模式分析和异常行为检测。分别对两个视频场景进行了目标行为模式分析和异常行为检测的仿真实验,检测出了场景内多种异常行为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结合轨迹分段与LDA主题模型,该算法能够充分挖掘目标轨迹内部的行为特征信息,识别多种异常行为模式,并且能提高对异常行为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以网络暴力为主的恶意攻击行为已经导致多起恶性事件发生,违规评论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当前违规评论检测手段主要是依靠敏感词屏蔽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法有效识别不含低俗用语的恶意评论。该文通过爬虫及人工标注的方式建立一个中文违规评论数据集,采用BERT预训练模型进行词嵌入操作,以保留文本隐含的语义信息。在BERT基础上再利用结合注意力机制的RCNN进一步提取评论的上下文特征,并加入多任务学习联合训练提升模型分类精度及泛化能力。该模型不再完全依赖敏感词库。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模型相比传统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语义信息,利于发现潜在恶意。该文模型在识别中文违规评论数据集时精确率达到了94.24%,比传统TextRNN高8.42%,比结合注意力机制的TextRNN高6.92%。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并行计算方法进行融合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特征的挖掘,实现社交网络智能推荐,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挖掘的融合社交网络推荐模型。采用关联规则分布模型进行融合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特征检测,提取融合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的本体信息和关联规则项,构建社交网络的联合推荐的模糊决策模型,计算融合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联合信息熵特征值,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提取的特征量进行分类识别,根据分类识别结果实现用户行为挖掘和融合社交网络的自适应推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融合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特征挖掘的查准率较高,推荐的置信度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地表征人体行为中的姿势信息和运动信息,提高行为识别算法的准确率,提出一种融合三维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与光流直方图特征的复合时空特征,并利用其进行人体行为识别.首先采用复合时空特征综合描述三维时空局部区域的像素分布和像素变化;然后构建复合时空特征词典,并根据该特征词典完成对人体行为序列特征集合的描述;最后采用主题模型构建人体行为识别算法,对行为序列中提取的复合时空特征进行分类,实现人体行为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人体行为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多层金属结构腐蚀缺陷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平  罗飞路 《自动化仪表》2007,28(11):25-28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对飞机多层金属结构中出现的腐蚀缺陷进行定量检测的技术。在对脉冲涡流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完整的脉冲涡流检测系统。提取检测信号的峰值、峰值时间、过零时间等时域特征量,实现对腐蚀缺陷的定量检测和缺陷位置的分类识别,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工程》2018,(1):274-279
眼睛和嘴部状态检测是疲劳检测方法的重要步骤,但眼镜遮挡及光照变化使得眼睛状态识别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一种新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使用红外采集设备对驾驶员面部图像进行采集,通过结合AdaBoost与核相关滤波器算法进行人脸检测及跟踪。采用级联回归方法定位特征点,提取眼睛和嘴部区域。运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眼睛和嘴部状态识别,在此基础上计算多个疲劳参数进行疲劳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情况下均能准确地检测眼睛和嘴部状态,可有效地进行疲劳检测。  相似文献   

15.
周云  陈淑荣 《计算机应用》2020,40(8):2236-2240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对人体行为动作仅能提取局部特征易导致相似行为动作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非局部残差网络(NL-ResNet)的行为识别方法。首先提取视频的RGB帧和密集光流图,分别作为空间流和时间流网络的输入,并通过角落裁剪和多尺度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其次分别利用残差网络的残差块提取视频的局部表观特征和运动特征,再通过在残差块之后接入的非局部CNN模块提取视频的全局信息,实现网络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的交叉提取;最后将两个分支网络分别通过A-softmax损失函数进行更精细的分类,并输出加权融合后的识别结果。该方法能充分利用局部和全局特征提高模型的表征能力。在UCF101数据集上,NL-ResNet取得了93.5%的识别精度,与原始双流网络相比提高了5.5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更好地提取行为特征,有效提高行为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高尚兵    黄子赫  耿璇  臧晨  沈晓坤 《智能系统学报》2021,16(6):1158-1165
本文针对危险驾驶识别中主流行为检测算法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可靠的视觉协同分析方法。对手机、水杯、香烟等敏感物体进行目标检测,提出的LW(low weight)-Yolov4(You only look once v4)通过去除CSPDarknet53(cross stage partial Darknet53)卷积层中不重要的要素通道提升了检测速度,并L1正则化产生稀疏权值矩阵,添加到BN(batch normalization)层的梯度中,实现优化网络模型的目的;提出姿态检测算法对驾驶员指关节关键点进行检测,经过仿射逆变换得到原始帧中的坐标;通过视觉协同分析对比敏感物品的检测框位置与驾驶员手部坐标是否重合,判定驾驶员是否出现违规驾驶行为及类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精度与检测速度方面均优于主流的算法,能够满足实时性和可靠性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于传统的恶意程序检测方法存在的缺点,针对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被应用在未知恶意程序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当前使用单一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无法充分发挥其数据处理能力,检测效果不佳。文中将语音识别模型与随机森林算法相结合,首次提出了综和APK文件多类特征统一建立N-gram模型,并应用随机森林算法用于未知恶意程序检测。首先,采用多种方式提取可以反映Android恶意程序行为的3类特征,包括敏感权限、DVM函数调用序列以及OpCodes特征;然后,针对每类特征建立N-gram模型,每个模型可以独立评判恶意程序行为;最后,3类特征模型统一加入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学习,从而对Android程序进行检测。基于该方法实现了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系统,并对811个非恶意程序及826个恶意程序进行检测,准确率较高。综合各个评价指标,与其他相关工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恶意程序检测准确率和有效性上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下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及大部分是由于驾驶员酒后驾驶、违规驾驶或是突发身体疾病所导致的,设计出一种智能安全驾驶检测系统;系统以树莓派为和核心搭配智能手表、APP、酒精检测模块;系统可以实现监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驾驶员的违规驾驶行为以及驾驶中的健康状况等功能,并通过移动端APP进行可视化展示;经测验,整个系统能够在驾驶途中稳定的运行,能够满足实时监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以及健康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了人体行为识别的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和神经网络的人体行为识别模型(ICanny-RBF)。采用改进Canny算子对人体行为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人体行为轮廓,提取7个不变矩特征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训练出能够识别人体行为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取k-means算法确定RBF神经网络聚类中心,采用Weizmann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提出的ICanny-RBF模型提高了人体行为的识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业务流量的分类方式过于简略、识别结果不够确切的问题,提出基于状态特征的分类识别方法以精确识别流量数据中的用户行为。定义了网络通信中的用户行为并分析其特征,通过矢量量化技术结合主题模型方法从流量序列中提取行为状态特征,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状态特征建模,并按照用户行为的分类对流量进行识别。实验结果显示按照行为分类能更加详细地描述流量特点。在相同机器学习算法下,基于状态特征的行为识别方法准确度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