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打造中关村软件外包整体品牌”的口号提出两年多了,如今,这个宏大的口号开始落到具体细处—由专门的营销专家团队对其进行品牌包装和策划。11月23日,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关村软件外包峰会(2006冬)上,一个旨在帮助中关村软件企业走出去,“装扮得体好结  相似文献   

2.
本报讯记者耿军报道“针对目前国内软件人才缺乏的问题,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搭建起软件外包人才实训就业服务平台,实施“订单实训”。目前,该平台已为近10家外包软件企业提供了实用型人才。”12月16日,“软件改变中国·中关村软件外包”峰会上,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于滨表示,中关村有软件企业5000多家,但是仅对日软件外包的人才缺口就高达5000多人。对美软件外包人才缺口更大,可供量不足10%,且这个缺口正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未来几年,将有200亿美元的订单花落中关村,但是,占据这个市场份额就意味着100万软件外包人才的需求。中关…  相似文献   

3.
本报讯记者耿军报道11月8日,中关村对美软件外包项目获取平台(零包平台Zsoft)正式在京成立并启动。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对美软件外包获取平台理事长于滨介绍说,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以将中关村的软件外包企业资源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中关村软件外包整体品牌——Zsoft,打包推向国际外包市场。这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国内企业在国际外报市场很难接到外美国各城市的对美外包联络主任联系,匹配项目案例信息,做成美国发包商与中关村接包商的前期沟通服务工作,并作接包企业间的海外项目信息资源共享和整体接包能力协调,形成联合接包共…  相似文献   

4.
马戎 《软件工程师》2004,(12):32-33
今年是“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启动的第一年,在第七届中关村电脑节中国软件外包峰会上,来自政府、专业咨询公司、发包商和国内的软件企业,就国内企业如何打入欧美软件外包市场展开了探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修小平在峰会上说,“我们计划每年扶植100家企业,帮助他们筹备出口资源,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最后实现海外创业。”  相似文献   

5.
近期,在“软件改变中国—中关村软件外包”峰会上,一句“未来几年将有200亿美元的订单花落中关村,北京急需100万软件外包人才”,令在场的人非常震惊。这个数字也许有点夸张,但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看出我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以及对软件外包人才的大量需求。但目前在我国真正适合于国际市场的从事软件和软件服务外包的人才却极为短缺,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一大瓶颈。国内许多外包企业发现,在国内传统的学历教育和社会许多IT培训机构培养出的软件人才与企业所期望的人才素质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学生普遍缺少项目…  相似文献   

6.
近期,在“软件改变中国——中关村软件外包”峰会上,一句“未来几年将有200亿美元的订单花落中关村,北京急需100万软件外包人才”,令在场的人非常震惊。这个数字也许有点张.但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看出我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以及对软件外包人才的大量需求。  相似文献   

7.
组织     
商业软件联盟(BSA)年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是“合作·创新”,并发布《软件及IT服务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报告。第二届中关村软件外包峰会在京召开,除开通全英文软包会网站——Zsoft.cn以外,还发布了4家企业共计200多万美元的欧美外包项目。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以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共同宣布“,英泰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IC-MSP)”正式获得三大机构认证,从而成为中国3G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标准。组织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业界动态外包产业当空起舞软博盛会海纳百川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将于6 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展会将以庆祝18号文件颁布五周年,展示软件产业发展成就为主题,本次软博会的热点论坛为“软件产业国际化与外包服务国际峰会(SIMChina2005)”。  相似文献   

9.
6月6日,中关村软件园孵化服务有限公司与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联合举行了孵化器开园仪式,由中关村科技、四通、微软三家合资创立的中关村软件也作为入驻软件园的第一批软件公司今天正式挂牌。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参加了在中关村软件园内举办的这一盛典。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座落在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内,紧邻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占地2.9公顷。作为其运作平台的孵化服务公司,依靠国家有关政策,孵化企业、孵化人才、孵化项目。由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  相似文献   

10.
孙泠 《软件世界》2006,(2):18-19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用在软件外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也是一样。2005年,中关村的软件外包企业曾有机会获得微软650万美元的大单,但由于对接包商的情况不甚满意,大单一溜烟儿“绕道”去了印度。“煮熟的鸭子”竟然飞到竞争对手的碗里,这让很多软件人唏嘘不已。拿不到大单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除了企业规模不够大、英语不够熟练、开发流程不够规范的“老三样”以外,我们的软件外包还欠缺什么?和印度外包企业相比,中国的优势是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然而一些欧美软件的中国本地化工作却是在印度、韩国等国家做的。有一个原因是担心盗版…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中国软件外包的产业环境还有哪些需要亟待改进?中国能否成为继印度之后的第二个接包大国?北京在整个中国外包产业所处的地位如何?……7月25日,由北京市政府领导、企业代表组织的“2005年度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发布了由中关村软件园撰写的《2005~2006年度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市场规模(不含嵌入式)达到3.07亿美元。与GartnerGroup在2005年报告中显示的全国9.7亿美元软件外包的规模相比,北京软件外包已经…  相似文献   

12.
将于6月23?26日在大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简称为软件交易会),是国内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软件交易会;该展会将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为主线,贯穿IT行业的各个领域,并将设置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国际合作部长峰会暨企业家高层论坛,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业务年会、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发展与应用论坛行业峰会、国际IT人才教育培训高峰论坛、国际物流信息化应用论坛等各项活动。中国软件交易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第三届软件交易会将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三大平台:国际合作平台、应用对接平台、人才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3.
聚焦软件国际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胜 《软件世界》2004,(6):56-58
就在中国的软件企业争相探讨如何走出国门,加入到国际外包链条当中时,印度、爱尔兰等国外外包巨头却看好国内IT外包的广阔前景,纷纷登陆中国。IONA,爱尔兰最大的软件公司,99%以上的销售收入都来自本土之外的市场,不久前将亚太软件研发中心落户北京。他们如何看待中国的IT外包市场?“国际化”热情正高的中国软件企业如何权衡“走进来”与“走出去”之间的平衡?作为中国软件产业智囊的中国软件研究所又是如何看待中国软件企业“走出去”的问题的呢?  相似文献   

14.
简讯     
动态软件外包落户中关村软件园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微软、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大用软件和天津华苑软件园日前将其共同建立的一家软件合资公司,落户在中关村软件园。新公司面向全球主要市场提供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服务。预计于明年初开始运营。  相似文献   

15.
近期,在中关村召开“绿色建筑”创新峰会上,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由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市场开拓支持平台和中关村不动产商会共同发起的“中关村绿色建筑推广联盟”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6.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17(2):66-66
北京华富惠通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经北京市软件协会认证的软件企业,坐落在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公司以专业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为主业。华富惠通是OPC中国基金会会员、常务理事,并成为中国唯一的在该国际标准组织有投票权的自动化软件公司。作为O  相似文献   

17.
2004年9月9日,CITOS'2004中国软件外包国际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软交会和软博会之后,此次的软包会再次把外包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策略是什么?在“十一五”开年第一年,2006又将有哪些举措?在“2006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和中关村软件园等相关领导、专家,给出了北京市在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脉络。北京市发改委张工副主任在会上强调,要大力推进软件产业国际化,促进软件从手工业向工业化方向发展,加快中关村软件园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软件产业之都;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产业国际化,以改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政府在坚持对软件外包企业进行优惠政策的扶持之外,也在逐步推进和实施软件外包“千百十工程”。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与网络》2006,(3):60-60
最近,中国软件协会中间件分会公布了一组数据,这个数据表明,中间件分会的成员企业较前一年又增长了一倍多,整个行业的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元,作为“网络时代的操作系统”。作为“与数据库、操作系统并驾齐驱的三大基础软件”,中国的中间件产业历经10多年发展,逐步走出了“风雨飘摇”的困境。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稳健地发展;与此同时。国际软件市场对中间件再次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包括IBM、ORACLE以及微软在内的软件巨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