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米雪  柳世光 《特种油气藏》1999,6(4):11-13,24
方法 针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黄金带、于楼、热河台岩发育区地震资料处理的问题及难点,采取全区振幅能量的调整;叠前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速度分析;去多次波;谱台北;消除偏移画弧,完成复杂构造的一步法偏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对区原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方法研究。目的 弄清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火山岩发育区复杂构造带的形态,寻找油气藏结果用该处理技术对黄、于、热火山岩发育区380km^2的三维连片资料进行处理,其结果较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某浅海区多次波压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东部某浅海区二维地震勘探中,有两个突出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地震成像质量:一是浅层普遍存在数个强反射界面,多种类型的多次波广泛发育,能量很强;二是受浅层强反射界面屏蔽作用的影响,加之海相地层间波阻抗差小,构造复杂,中、深层有效反射弱,成像困难。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研究区的地震地质特征和地震资料特点,对各种多次波的形成机制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套以rP域预测反褶积和双曲线Radon变换为主的组合多重压制方案。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案在保护有效反射的同时,充分压制了多次波,使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火成岩区二维地震正演及照明分析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海南福山凹陷表层及浅层火成岩异常发育,导致该地区多次反射波、折射波等干扰波现象非常突出,地震有效信号成像困难,地震资料分辨率、信噪比低,地震资料品质差。为了研究火成岩与地震资料品质之间的关系,针对地震目的层的反射特点,利用地震解释成果及测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通过二维模型正演与照明分析技术研究多次波、折射波等干扰波的形成机理。通过研究分析认为:①表层风化层等低速层对地震资料高频吸收强烈,应在地表风化层下激发;②浅层火成岩是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浅层火成岩之下激发能获得较高品质的地震资料;③适当增加激发能量,并根据不同的地表特点调整覆盖次数来提高反射能量;④地震模型正演与照明分析技术有助于区分多次波和有效反射波,可以用来指导地震资料采集及数据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川中地区前震旦系勘探程度不高,远远满足不了深层地质研究的需求。现今主要依据地震资料研究前震旦系,但由于地层年代久、地层压力大、波阻抗差异小,导致地震波能量衰减大、有效信号能量弱,中、浅层存在的强反射界面容易掩盖深层有效的弱反射能量,大大降低了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影响地震成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造成构造或地层假象,误导地质解释。为此,在详细分析川中深层地震资料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深层的地震反射特征,认为深层寒武系和震旦系地震资料存在强多次波,超深层前震旦系的连续层状反射结构主要源于中、浅层强反射层产生的多次波,致使深层和超深层信噪比很低。基于多次波的认识和压制难点,确定了叠前和叠后联合、组合压制多次波的思路,应用层控速度分析、高分辨率抛物线Radon变换、优势炮检距叠加和叠后F-X域滤波压制残余多次波等关键技术压制多次波。高石梯—磨溪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提高了深层地震数据和测井合成记录相关性,超深层低角度席状多次波强反射能量得到有效压制,地层结构特征更为清楚,地震成像质量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辽河盆地深层地震资料反射不清,信噪比及偏移成像精度低的情况,采用振幅补偿、叠前去噪、剩余静校 正、多次波压制及叠后去噪等技术提高信噪比;采用DMO、偏移速度场平滑、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提高偏移成像精度。使 信噪比及偏移成像精度均有明显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深层地震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南海北部中生界油气勘探积累了多个年度、多次采集、多种处理方案的地震资料,但地震成像品质总体上仍难以满足目前中生界油气勘探研究需求,对制约地震成像的影响因素认识不一,缺乏系统对比论证。通过对地质背景及沉积特征的分析,以现有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建立典型地质结构模型并正演模拟,对制约中生界地震成像品质的地质、地球物理因素进行剖析对比和论证,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明确了不同地质条件下造成现有地震资料品质差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制约中生界地震成像的主要因素是海底及中-新生界之间的两个强反射界面、中生界地层内部波阻抗差异小所导致的低信噪比;绕射波、多次波等各种干扰波异常发育使有效信号难以识别和成像;崎岖海底造成照明能量散射等。南海北部中生界制约地震成像因素的明确为后续中生界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提供了有效指导及技术支持,并进一步提出通过适当加大震源容量、提高覆盖次数、深沉放枪缆、高维度,获得更多深层有效反射波能量的采集建议;通过自适应鬼波压制、多域提高信噪比处理及基于频率谐振能量补偿等技术解决弱反射问题,宽频组合解决多次波发育问题,基于地质、折射波增强速度规律认识,沿层高密度速度拾取提高速度分析精度等处理...  相似文献   

7.
王维红  林春华  裴江云 《石油物探》2011,50(2):196-200,12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断陷的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受上覆地层对地震波反射能量的屏蔽影响,在深部火山岩等强反射界面产生了能量较强的层间多次反射波,导致古龙断陷研究区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为消除由层间多次波引起的断陷期地层的构造假象,提高古龙断陷结构的识别精度,采用减去法进行深层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应用多次波速度对原始CMP道集进行动校正处理,然后对CMP道集进行叠加,得到多次波能量加强的单道记录,亦称为模型道,将模型道和校正后的CMP道集进行逐道匹配相减运算,再进行反动校正得到多次波压制后的CMP道集。减去法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易于编程实现,算法简单。数值算例显示,该方法可有效压制古龙断陷研究区的深层层间多次反射波,为深层地震资料的准确成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西湖凹陷地震资料品质普遍较差,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地震地质条件的显著特点是砂泥岩薄互层发育,速度和密度不存在大的突变或大的台阶状变化,难以形成强反射界面,决定了地震层间多次波发育。众所周知,地震多次波压制一直是地球物理学界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利用VSP正演模拟研究西湖凹陷的多次波形成机制,识别产生多次波的主要界面或层段,为数字处理中压制多次波提供依据。研究思路是以西湖凹陷实际钻井资料为基础,研究多次波的运动学规律与动力学特征,然后用VSP正演模拟等手段找出产生多次波的主要层段或界面,确定多次波的相对强度及影响有效波的主要多次波类型。研究结果得知该区所有较强的反射界面都可产生多次波,影响地震成像质量的多次波类型是各种不同路径的多次波叠加后的复合多次波。  相似文献   

9.
泌阳凹陷深层系具有良好的剩余资源潜力,但是深层系地震资料能量弱、多次波严重,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偏移成像困难,资料品质较差,难以满足精细勘探的需求.开展以保护低频弱信号提高信噪比技术、高精度多次波压制技术、高精度速度建模技术以及高精度偏移成像技术为主的处理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改善深层系信噪比和保真度,提高深层系复杂构造成像...  相似文献   

10.
海上宽频地震勘探技术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是中国近海极具潜力的油气勘探领域。该区具有水深变化大、海底崎岖、断裂发育等特点,造成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地震反射能量弱、同相轴连续性差、断层及基底成像不清晰等,影响了勘探目标的综合解释研究及凹陷的资源评价。本文介绍了在该区采用的宽频地震勘探—检震空变采集、处理技术及其细节,在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等地震数据采集环节及资料处理过程中采用不同于常规海上地震勘探的各项技术,增强了地震资料的低频能量、拓宽了频带,尤其是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明显改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的地震资料多次波发育 ,中深层反射能量较弱。国内外多个处理中心对该区资料进行过多次处理 ,但处理结果都不很理想。在分析以往处理流程和处理结果的基础上 ,确定了本次地震资料精细处理以压制多次波为主要目的 ,探索出了一套联合使用Radon变换、预测反褶积和F K变换等方法的处理流程 ,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海海域发育新、中生界碎屑岩和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独特的地层构造及岩石物理特征 ,使得该地区地震勘探中长期存在海底多次波与层间多次波发育 ,碳酸盐岩与中、深层碎屑岩地层地震反射成像差、品质不好等问题。文中详细分析了该地区的地震反射机制及地震勘探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的地震资料多次波发育,中深层反射能量较弱,国内外多个处理中心对该区资料进行过多次处理,但处理结果都不很理想,在分析以往处理流程和处理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次地震资料精细处理以压制多次波为主要目的,探索出了一套联合使用Radon变换,预测反褶积和F-K变换等方法的处理流程,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海地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对地震勘探技术的挑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海海域发育新、中生界碎屑岩和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独特的地层构造及岩石物理特征,使得该地区地震勘探中长期存在海底多次波与层间多次波发育,碳酸盐岩与中、深层碎屑岩地层地震反射成像差、品质不好等问题。中详细分析了该地区的地震反射机制及地震勘探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南福山凹陷表层及浅层火成岩异常发育,以及海陆地区的复杂地理环境等因素,导致多次反射波、折射波等干扰波现象非常突出,其结果是地震有效信号成像困难,地震资料分辨率、信噪比低,地震资料品质差。针对火成岩分布区的地震资料采集问题,从分析以往地震采集方法入手,找出采集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研究火成岩与地震资料品质之间的关系,针对地质任务要求及目的层反射特点,通过对多个地震采集参数进行论证,并对不同采集方案进行优选,结合本地区特殊地理、地质条件,最终确定了野外观测系统设计理念:大炮检距、高覆盖次数、小面元观测;为保证激发能量和避免多次波干扰,采用在地表风化层和表层火成岩层下激发;不同区域采用不同覆盖次数的灵活多变的采集观测方法,以确保获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6.
辽河外围盆地LX地区构造复杂、干扰发育、近地表吸收衰减严重,是典型的地震资料低信噪比地区。通过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技术、井震分区联合激发方式和海量地震数据实时质控技术的联合应用,成功实施了高覆盖、宽方位三维地震采集方案,大幅提高了LX地区地震资料品质,显著改善了深层构造的成像效果,取得了滑动扫描高效地震采集技术在辽河外围盆地首次工业化应用的成功,也证明了可控震源滑动扫描高效地震采集技术在东部探区复杂地表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伊犁盆地伊宁凹陷侏罗系地层顶部存在2套煤层,导致该地区多次波十分发育,并与下伏多个反射界面的反射波相互干涉,严重影响了目的层的反射品质.利用已往勘探成果建立地球物理模型,基于正演模拟方法进行多次波特征分析,优选地震采集参数,为室内压制多次波处理提供可靠的资料,从而提高深层反射能量,改善资料的信噪比.结果表明,增大偏移距...  相似文献   

18.
南堡1号构造位于南堡凹陷西南斜坡,地震资料受馆陶组与东营组火成岩影响,中深层地震能量弱,多次波发育,信噪比低。针对火成岩发育区地震资料特点与地质需求,采用一套稳健保幅的处理技术,逐步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一是通过近地表Q补偿技术有效改善因近地表吸收导致的振幅、频率损失及相位畸变;二是采用交叉鬼波化双检合并技术有效压制鬼波,提高了一次波的能量;三是采用稳健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提高低信噪比资料的分辨率;四是采用高精度Radon变换压制了火成岩引起的多次波。实际资料处理效果表明,采用稳健保幅处理技术,克服了常规处理技术的不足,获得了较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成果数据,为南堡1号构造油气勘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演模拟在大平房火山岩发育区地震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辽河大平房火山岩发育区的地质情况。在分析低频信号有利于火山岩下伏地层成像的理论基础上,以现有的地质认识为基础构建正演模型,模拟了不同频率的地震子波激发得到的单炮记录及偏移剖面。模拟结果表明,低频信号有利于辽河大平房火山岩发育区中深层成像,在下一步的勘探中应加强低频信号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盆地老爷庙地区火山岩有较大勘探潜力,但在新近系馆陶组和古近系东营组广泛发育的多期次的火山岩对地震波具有强屏蔽作用,地震记录存在大量强反射和多次反射,而且火山岩岩层和下伏地层岩体形状极不规则、物性横向变化快,造成了地震能量的大量散射,制约了火山岩及下伏地层的准确成像,严重影响了该区的地震资料品质和油气精细勘探。采用"六分法"保真去噪技术结合五维规则化,提高了地震数据信噪比,为速度建模及深度偏移成像提供了宽频高信噪比道集;采用沿层层析结合三维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技术,建立了深度域速度模型。结果显示:火山岩层间细节成像、中—深层断裂、断面成像都有了较大改善,井-震吻合程度较常规处理方法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该技术为该地区地震解释和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