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研究退火温度(550~710℃)对厚度0.5和1.0 mm的TA1冷轧钛板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较高时,力学性能受退火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应将显微组织和晶粒大小作为重点因素来确定退火工艺;对于0.5 mm、1.0 mm的TA1冷轧钛板,适宜退火温度应分别控制在630~670℃、610~650℃。  相似文献   

2.
刘家涛  孙世能  戴山  张野 《热处理》2024,(1):25-27+31
TA15钛合金产品通常都要进行退火处理。为揭示退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350 mm的TA15钛合金试棒分别进行了在760℃、800℃和840℃保温2 h空冷至室温的退火。随后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检测了试棒的显微组织、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以及拉伸断口的形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β相转变的组织增多,细小的α相充分球化且杂乱分布;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升高,室温屈服强度先升高后略微降低,断后伸长率降低,而高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升高,塑性变化不大,拉伸断口的韧窝变大变浅,以韧性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温度下对TA6合金冷轧态板材保温60 min后空冷退火处理,研究退火温度对TA6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后的TA6合金板材,在650℃以下退火时,其组织和性能变化很小;在700℃退火时开始发生再结晶,组织和性能出现明显变化;在720~800℃之间退火时,板材的力学性能已趋于稳定。TA6合金板材合理的退火工艺为(750~800)℃×60 min后空冷。  相似文献   

4.
使用真空电弧炉熔炼出(Fe50Mn30Co10Cr10)94Al6合金,利用冷轧及在不同温度对合金进行退火,以期望得到由多尺度再结晶晶粒构成的层状结构;并对不同退火温度的样品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利用扫描电镜和EBSD对合金组织形貌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其相组成。结果表明:合金在铸态和冷轧后相组成未发生变化,700 ℃退火得到较好的多尺度再结晶晶粒的层状结构,其屈服强度为487 MPa,抗拉强度为708 MPa,断后伸长率为39%,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组织进行观察,研究了在相同保温时间下,退火温度对铌合金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铌合金管合适的退火温度为1250℃,该温度下管材得到了完全再结晶组织,伸长率达到了27%。  相似文献   

6.
利用真空自耗电弧炉+电子束冷床炉熔铸了Ti-6Al-3Nb-2Zr-1Mo(TA31)钛合金圆锭,通过铸坯直接斜轧穿孔制备出ø178 mm×12 mm大口径无缝管,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800、850、900、950 ℃)对TA31钛合金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态无缝管为变形的魏氏组织,主要由片层状α相集束和原始β相晶界组成;退火处理后,片层状初生α相减少,原始β相晶界消失,组织逐渐均匀化,但当退火温度超过900 ℃后,α相集束粗化并转变为网篮组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先略微降低后缓慢增大,而伸长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断口形貌由韧性+准解理混合型断裂逐渐变为韧性断裂再转变为韧性+准解理混合型断裂。综合分析认为,短流程制备的TA31钛合金大口径无缝管适宜退火温度为900 ℃左右,此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平均值分别为873 MPa、785 MPa和12.8%。  相似文献   

7.
对初始变形量为37.5%的5052铝合金冷轧板进行中间退火试验,研究了不同退火条件下5050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中间退火温度的提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合金组织由变形亚结构态逐渐转变为完全再结晶组织,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分布较均匀;经二次冷轧后,合金在400℃下退火时屈服强度σ0.2、抗拉强度σb和屈强比σ0.2/σb均较在350℃下的低,而伸长率δ5却比在350℃时高。  相似文献   

8.
冷轧与退火对LA91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挤压态LA91合金进行了冷轧及退火处理,研究了不同冷轧变形量与退火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轧制变形量为76.7%的LA91合金薄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抗拉强度为177 MPa,伸长率为37.4%)。在200~300℃范围内退火,冷轧LA91合金发生回复和再结晶,β相逐渐变为等轴状,α相逐渐球状化。因此,随退火温度升高,合金薄板的抗拉强度先降低后升高,伸长率则先升高后降低。同一变形量下,合金中的α相再结晶温度略高于β相;经1h退火,不同变形量的冷轧LA91合金开始再结晶的温度略微不同,约为250℃,退火温度为300℃时,再结晶完成。  相似文献   

9.
以冷轧双相钢DP980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退火温度对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从600℃增加到660℃,随着再结晶程度的逐步提高,强度逐渐降低;再结晶完成后,DP980钢退火温度从720℃增加到820℃,随着加热过程中获得的奥氏体含量的增多,冷却后硬相的量更多,宏观表现为强度逐渐升高;由热处理过程的膨胀曲线结合组织观察发现,冷却后的硬相中既有马氏体又有贝氏体。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普通退火和等温退火时,不同退火温度下TC6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过程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普通退火中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微观组织中细小的次生α相逐渐溶入基体相而消失,粗大的次生α相继续长大;最后发生再结晶,形成新的β晶粒在其内部析出新的针状组织。这一过程中合金室温强度呈抛物线形变化,并在850℃和870℃附近达到最大值约1090 MPa。等温退火中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微观组织中次生α相发生等轴化,由片层组织长大为等轴α相;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等轴α相尺寸显著增加。这一过程中合金室温强度呈台阶式降低,当温度在850℃和870℃时,室温强度达到最大值约1000 MPa。  相似文献   

11.
铜元素和退火温度对TRIP冷轧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铜和不含铜的两种TRIP钢板(0.2%C、1.5%Si、1.5%Mn)冷轧至1mm厚,然后分别在750℃、760℃、770℃、780℃下退火5min,最后在450℃等温3min,获得了不同含量和不同稳定性的残留奥氏体。金相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铜元素能提高残留奥氏体量和钢板的力学性能;退火温度影响残留奥氏体量和力学性能,当退火温度选择在Ac1 10%时可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CoCrNi中熵合金分别经低温(-196℃)和室温(25℃)冷轧及分别700℃和800℃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经低温冷轧+700℃退火后具有优良的强度-韧性匹配,抗拉强度为1023 MPa,总延伸率为34%,相比于室温冷轧+700℃退火、低温冷轧+800℃退火和室温冷轧+800℃退火,其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6%、13%、37%,主要是由于试样内发生回复与再结晶产生退火孪晶,细化晶粒,减小位错密度,阻碍位错的移动,提高合金强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中间退火温度对多道次冷轧Al-Mg-Sc-Zr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道次轧制前采用400℃/1h中间退火,合金强度无明显变化;采用450℃/1h中间退火,合金强度随加工次数增加而明显降低.对其机理分析表明,冷变形产生的高密度位错等缺陷在较高温度的中间退火过程中为Sc和Zr原子提供了快速扩散的通道,促进了Al3(Sc,Zr)相颗粒的粗化.Al3(Sc,Zr)颗粒的粗化不但使其阻碍位错运动的能力降低,而且还削弱了其对回复进程的抑制作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退火态合金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锻态Ti80合金的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低于相变点时,相比于供货态,屈服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升高,伸长率变化不大,断裂韧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退火温度等于或高于相变点时,伸长率下降超过40%,断裂韧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980℃退火时合金的断裂韧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TA15板材在不同条件下真空退火后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相比非真空退火,真空退火显著提高板材的力学性能。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相界面和次生α相增多,但初生α相体积分数减少,从而导致板材的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双重退火后获得的次生α相更加细小。在(950°C/2 h,AC)+(600°C/2 h,AC)下双重退火获得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070 MPa,958 MPa和15%。从拉伸断口形貌可以看到,最深最大的韧窝出现在850°C退火试样上,说明在该温度下退火板材塑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光学显微(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铸态以及分别在600、700、800和900℃退火处理30 min的Zr-3.3wt%Si合金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态Zr-3.3Si合金的相组成主要为α-Zr、Zr5Si3和Zr2Si,合金退火处理后,没有新的衍射峰出现,但衍射峰向高角度有轻微的偏移。在600℃退火时,粗大的四边形Zr5Si3相数量减少,而长条状的硅化物没有明显变化;退火温度为700℃时,四边形硅化物数量增多,尺寸细小、分布均匀;温度继续升高,硅化物的尺寸没有减小,反而增加。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700℃退火时合金的抗压强度和屈服强度最高,分别达到1249 MPa和1094 MPa,硬度值达到最大,约353 HV0.2,但塑性应变是最低的,仅有6.2%。  相似文献   

18.
在600~800℃温度区间对TA15合金进行多向等温锻造,利用金相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拉伸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对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道次多向等温锻造后,TA15合金发生细化和球化,随变形温度的升高,等轴α机械破碎细化效应受到抑制,而片状α细化更加明显,不连续动态再结晶(dDRX...  相似文献   

19.
对冷轧后TA18管材分别进行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分析退火温度对TA18管材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低于470℃时,TA18管材微观组织为加工态变形组织,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发生小幅变化;470~550℃退火时,管材力学性能稳定在同一个水平;550~700℃退火时,TA18管材发生再结晶,随温度的升高,再结晶程度加大,力学性能发生急剧变化;750℃退火时管材则已经完全再结晶.变形量为65%时,经过380~550℃退火,TA18管材力学性能可以达到抗拉强度≥862MPa,屈服强度≥724 MPa,伸长率≥12%.  相似文献   

20.
利用连续退火模拟机对DP980试验钢进行了连续退火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等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下(775、800、825和850 ℃),试验钢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从705 MPa增大到850 MPa),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则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减小(抗拉强度从1150 MPa减小到1030 MPa;伸长率从8.9%减小到5.3%),这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构成和形态分布密切相关。此外,不同退火温度下,试验钢的加工硬化率曲线均呈现单调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