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明确临兴区块致密气储层压裂损害影响因素,以储层岩心渗透率损害率为评价指标开展室内实验,分析储层敏感性、水锁效应、胍胶压裂液破胶残液和残渣含量对储层的损害程度.结果表明:储层具有中等偏弱水敏,弱—中等偏弱程度酸敏和碱敏;储层水锁指数为85%~100%,损害程度为强—极强;当使用单一过硫酸铵作为破胶剂,温度低于30℃时破...  相似文献   

2.
腰英台地区钻井完井液保护油气层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英台区块地处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东北部,储层属低孔特低渗油气藏,具有中等偏弱速敏、弱水敏、中等偏强酸敏等特点,水锁损害程度属中等偏弱.为了保护油气层,减小储层伤害,选用了两种钻井完井液体系: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聚合物腐钾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实验表明:两种聚合物体系的各种处理剂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好,储层岩心的动态渗透率恢复值在80%以上.现场测试也表明,这两种钻井完井液体系对腰英台区块复杂油气层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沙特B区块SAHRA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低,平均孔喉中值半径小于0.1 μm,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层.认清储层损害机理,设计合理的保护储层的钻井液体系是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前提.敏感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存在中等偏弱速敏、中等偏弱的水敏和盐敏、以及弱的酸敏和碱敏,水锁程度为中等.针对储层损害特征,选用抗温、低滤失的无黏土KCl钻井液体系,为减轻水锁伤害,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SPAN-80.室内实验结果表明,钻井液污染岩心后气测返排渗透率恢复值可达到75%以上.现场应用储层保护效果良好,ATNB-2井SARHA储层表皮系数为-2.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克深区块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孔隙度、渗透率低,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征,不经过压裂增产措施难以达到工业开采价值。钻完井以及增产改造过程储层与工作液及其所携带的固体颗粒相接触,容易引起储层渗透率降低,从而导致产能降低。以人工劈缝的储层岩心为评价岩心,使用储层成像测井资料确定岩心裂缝宽度,对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钻井液/压裂液损害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围压低于4.5 MPa的情况下,模拟裂缝岩心渗透率保持不变,模拟裂缝岩心渗透率与缝宽呈三次方关系;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压裂液伤害程度逐渐减小,但是钻井液伤害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伤害峰值;此外,一步酸可以显著提高裂缝渗透率,解除钻井液/压裂液伤害。该研究对低伤害新型工作液的研发以及储层保护措施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不锈钢缝板岩心为评价岩心,以储层成像测井资料确定岩心裂缝宽度,对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进行了评价,评价实验过程中所用岩心裂缝宽度的相对误差降低到1%以下。应用这种新方法对聚磺钻井液、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以及两种钻井液中加入理想充填暂堵组合剂后进行的储层伤害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的渗透率提高值高于聚磺钻井液,在加入适量优化暂堵组合剂后,两种钻井液的渗透率提高值均明显增大,在不锈钢缝板岩心端面可观察到有致密暂堵层形成。裂缝性储层损害评价新方法即可用于钻井液储层伤害评价和暂堵方案的优选,也可应用于裂缝性储层保护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致密砂岩气储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入侵将造成严重的储层伤害难题。通过岩心分析技术、岩心流动实验等系统分析了临兴区块致密砂岩气储层主要损害机理,统计并分析了现场钻井液存在的技术难题,并优化出具有良好性能的致密砂岩气储层保护钻井液。研究结果表明,临兴区块致密砂岩气储层岩石具有中-粗砂状结构,胶结致密,孔喉细小,含敏感性黏土矿物,储层潜在严重的水锁伤害与中等偏强的水敏性及应力敏感性损害(临界压力为7.0 MPa),潜在中等偏弱的速敏性(临界流速为0.75 mL/min)、盐敏性(临界矿化度为7500 mg/L)、碱敏性(临界pH值为10.0)及土酸敏感性损害;临兴区块主要存在储层损害、钻井液漏失、井眼垮塌、摩阻扭矩大与井眼清洁等钻井液技术难题。优化出的钻井液封堵性能良好,滤液表面张力低(23.3 mN·m-1),能减少固相侵入,削弱水锁效应,提高岩石渗透率恢复值至91.3%,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性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储层保护钻井液完全满足复杂井段或水平井段钻进的钻井液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致密砂岩储层伤害与保护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由于存在天然裂缝通道沟通,在裂缝性致密储层的开发过程中,工作液很容易沿裂缝进入储层,对储层造成严重的伤害。为了探究钻井液对裂缝性储层的伤害程度和机理,以塔里木库车山前区块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钻井液侵入伤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钻井液侵入过程按照泥饼的形成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无泥饼阶段、泥饼快速生成阶段、泥饼动态平衡阶段和形成封堵阶段;钻井液侵入速率受储层渗透率、泥饼渗透率、流体性质以及密度的影响,当储层渗透率高于临界渗透率时,侵入速率主要由滤饼渗透率决定;通过扫描电镜结果可得,钻井液固相颗粒在岩心孔喉中的堵塞状态分为堵塞状、黏附状和填充状3种,不同堵塞状态对储层渗透率伤害程度不同。得到的钻井液动态伤害分析与固相颗粒侵入研究有助于复杂油藏模拟器的改进,对现场施工作业以及钻井液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海西部北部湾盆地乌石区块低渗储层硬脆性页岩发育,孔隙喉道小,水敏性强。前期钻井过程中水锁伤害严重,表皮系数高,且井壁失稳问题突出,井眼扩径严重,钻井事故频发。在前期使用的钻井液基础上,通过优选氟碳防水锁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用成膜封堵剂及优化碳酸钙粒径配比,在加强井壁稳定的同时可显著降低钻井液滤液及固相颗粒侵入储层,进一步保护低渗储层。室内评价优化后的钻井液滤失量及砂床侵入深度得到显著降低,高温高压滤失实验滤液固相粒度分布显示固相侵入低,高温高压滤失实验泥饼表面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致密光滑,水锁伤害率降低至17.5%,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0%。乌石区块现场应用表明,优化后的钻井液井壁稳定性好,井径扩大率仅为5.4%,储层保护效果较好,测试表皮系数仅为1.2。该钻井液技术对其他低渗储层钻井液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性能多元醇钻井液保护深层低渗透油气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准噶尔盆地中部3区块的深层油气藏具有低渗透储层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含水饱和度高、孔喉细小、渗透性差、结构复杂、非均质性严重、油气流动阻力大及常伴有天然裂缝等特点。经岩心流动实验证实,水锁是损害该低渗透储层的主要因素之一,渗透率损害率为49.3%~89.2%。应用防液锁技术、理想充填理论及 d90 规则,研发了具有防水锁、低侵入特点的高性能多元醇钻井液。通过配伍性实验、表面 界面张力评价实验、动态污染实验及水锁实验,对该钻井液的储层保护特性进行了评价。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不仅能够满足超深井安全快速钻井的需要,而且多元醇SYP-1与表面活性剂HAR之间的协同作用能显著降低滤液表面张力和滤液-油界面张力,提高钻井液返排效率,减轻深层低渗透储层水锁损害。  相似文献   

10.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储层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矿化度升高和降低的盐敏性实验,揭示了特低渗透储层的盐敏特性,探讨了盐敏损害机理.该区块储层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孔隙度为6%~16%,渗透率为0.01×10-3~10×10-3μm2,孔喉中值半径为0.01~0.54 μm;粘土矿物含量为0.8%~6.5%,其中伊利石含量为20%~90%,伊/蒙间层含量为4%~36%.实验结果表明,矿化度升高和降低时,基块的盐敏程度均为弱到中等,裂缝的盐敏程度强.根据敏感性实验结果,优选出了矿化度范围适宜的两性离子聚合物甲酸钾钻井完井液,为更好地保护储层同时采用了屏蔽暂堵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储层保护技术的3口井,目的层井段平均井径扩大率为0.66%,比未采用该技术的邻井缩小了5.78%;表皮系数为1.75,低于没有应用该技术井的表皮系数平均值(4.54),证明以盐敏实验结果为依据设计并实施的钻井完井液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储层损害.  相似文献   

11.
针对塔里木盆地B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孔喉细小、渗透性差、束缚水饱和度高、非均质性严重、微裂缝发育、极易受到损害且损害难以解除的难题,模拟地层条件,开展了高温敏感性与水锁损害测试,分析了储层固相损害,系统揭示了致密砂岩气藏损害机理:应力敏感损害、水锁损害、微裂缝固相损害是该储层的主要损害类型。在该区块使用的磺化防塌、钾聚磺钻井液基础上,优选出暂堵剂及可有效降低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运用理想充填技术与表面活性剂两者相结合,优化设计“协同增效”型保护致密砂岩气藏的低损害钻井液。通过配伍性测试、动态污染实验对优化钻井液的储层保护性能进行评价发现,优化钻井液与研究区块地层水配伍,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在85%以上,储层保护效果明显。优化钻井液在B区块B2井巴什基奇克组储层中取得成功应用,钻井后储层表皮系数极大降低,钻井液对储层的污染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川西地区九龙山构造砾岩储层敏感性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西北部九龙山构造下侏罗统珍珠冲组气藏的储层岩石矿物特征和孔隙结构十分特殊和复杂,颗粒大、裂缝发育且非均质性强,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致密储层的特征,目前对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及主要伤害因素尚未掌握。为此,进行了系统的岩心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总体表现为强速敏性和强-极强水敏性,速敏渗透率损害率为67.2%~94.1%,水敏渗透率损害率为71.3%~95.5%,渗透率越低,速敏性越强;碱敏性中等偏强-强,碱敏渗透率损害率为48.6%~90.9%,酸敏性弱,注酸前后渗透率变化不大;应力敏感性强,裂缝受压后产生闭合难于恢复,渗透率损失率大。总之,该气藏储层敏感性强,极易被伤害,主要伤害类型为水敏、速敏和应力敏感,建议气田生产中避免“强采强注”,施工中采用合理矿化度的工作液,加入适当的黏土稳定剂,并控制酸碱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渤海湾盆地广泛分布裂缝性致密变质岩油气藏。与常规储层相比,致密变质岩储层具有黏土矿物丰富、溶蚀孔隙及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钻井液漏失容易诱发储层损害,堵塞孔喉,降低储层渗流能力,阻碍油气井稳产。文中以渤中某区块太古界变质岩岩样为例,开展了钻井液动态损害实验和滤饼承压实验,明确了钻井液的动态损害程度和滤饼承压能力;基于扫描电镜,分析了敏感性矿物的类型和钻井液固相颗粒的赋存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岩样气测渗透率越大,钻井液滤失量越大,返排突破压力越小,最大返排恢复率越大,最大返排恢复率对应的压差越小;钻井液对于200μm及以下宽度的裂缝能够完全封堵,对于200μm以上宽度的裂缝则不能够进行有效封堵,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滤饼的承压能力降低,并且钻井液侵入裂缝内的固相含量增大。研究区黏土矿物以丝片状和丝缕状伊利石、伊/蒙混层及钠长石为主,钻井液滤液的长期浸泡导致黏土矿物水化膨胀,堵塞粒内溶蚀孔隙,封堵储层孔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渤中19-6深部潜山高温气层特点,通过岩心分析和敏感性评价实验,分析了渤中19-6储层主要损害机理,并优化出了一套综合性能较好的抗高温水基钻井液配方。实验表明,该气层基质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黏土矿物含量较少,微裂缝较发育,具有强速敏性、中等偏弱应力敏感性,水敏性、盐敏性和碱敏性较弱,无酸敏性损害等。储层微裂缝发育易导致外来固相侵入损害,微裂缝内颗粒胶结疏松可促进速敏性损害,也存在水锁损害。优化钻井液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85.95%,水锁损害率为13.21%,其储层保护性能优异;可抗温210℃,也可抗10% NaCl、1% CaCl2和8%劣质土的污染,满足渤中19-6区块深部潜山气层钻井工程及储层保护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储层物性对于油气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延长气区石盒子组储层基础物性进行研究,为后续气井开采提供依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敏感性。通过研究发现石盒子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和黏土矿物为主;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矿物;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0%~12.0%,平均为7.5%,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10~(-3)μm~2~0.5×10-3μm~2,平均为0.70×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集层段填隙物主要为黏土矿物(水云母、高岭石、绿泥石)、硅质和碳酸盐胶结物;速敏为中等偏弱或无速敏,水敏为弱至中等偏弱,盐敏程度为弱到中等偏弱盐敏,酸敏为弱酸敏,部分有改善作用,碱敏为弱到中等偏弱碱敏。  相似文献   

16.
扶余油田储层渗透率级差大,层内非均质性较强,钻井液污染储层程度不一,严重制约油气储层的识别。通过钻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实验,回归出不同渗透率储层钻井液污染深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非均质储层钻井液污染程度的规律;同时结合区块储层敏感性数据,通过对比污染前后岩心气测渗透率的方法,探究了钻井液污染非均质储层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钻井液侵入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裂缝/孔隙性碳酸盐岩储层钻进时的主要损害机理是钻井液中固相和滤液对储层裂缝的侵入。针对平均缝宽不超过100 μm的低渗透裂缝性油气藏,建立了钻井液在单一裂缝中的侵入预测模型,模型中裂缝开度随有效应力连续变化。利用该模型对塔里木油田某区块现有钻井液体系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侵入程度进行了预测,并与该钻井液体系性能室内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在钻井过程中,泥饼的形成速率和形成质量是保护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技术的关键。通过调整钻井液快速弱凝胶的结构和优化体系粒径级配,可将钻井液对储层裂缝的侵入量控制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东方1-1气田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东方1-1气田储层岩石胶结疏松,细砂岩孔隙度在14.3%~21.1%,渗透率范围值在0.28×10-3~3.2×10-3μm2,具极强水敏性和弱的酸敏性及碱敏性。为此,开发出了满足钻井工程和储层保护要求的快速弱凝胶水平井钻井液,该钻井液具有无固相、快速弱凝胶特性。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均表明,该钻井液具有独特的流变性,维护简单和优异的储层保护性能,特别适用于水平井水平段的钻进。  相似文献   

19.
NP4-55井是南堡4号构造的一口重点探井,该井东营组地层存在大段泥岩,水敏性强,易造成水化剥落;该区块低孔、低渗,储层水锁损害比较严重;受井斜影响,中深层井壁稳定性差;探井对钻井液荧光要求高,常规钻井液技术难以满足施工要求。通过室内优选和评价,该井三开使用封堵性、润滑性、抑制性、储层保护效果好的低荧光改进型低自由水钻井液,该钻井液较强的抑制性配合防水锁剂的使用,降低了储层的水敏和水锁损害,油层保护效果提高,渗透率恢复值可达100%;在钻进过程中岩屑棱角分明,回收率达90%以上,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4.19%,改进型低自由水钻井液在NP4-55井的成功应用,满足了南堡油田中深层低渗油藏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根据储层速敏性评价结果,南堡油田馆陶-东营组油藏为无-弱速敏,但在生产过程中,部分采油井出砂,注水井压力上升较快.通过对速敏评价数据分析,大部分岩心渗透率值呈上升趋势,没有下降的拐点,但存在明显上升的拐点;岩心速敏实验证明气测岩心正-反-正向渗透率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单相油相渗透率正-反-正向渗透率值有所升高,进一步证明了储层存在速敏性;同时储层敏感性矿物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该储层的速敏损害程度.因此建议该储层在注采过程中,应控制合理的注采速度,降低速敏对储层造成的损害,提高储层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