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淬火介质对1420铝锂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1420铝锂合金锻件的可加工性,研究了不同淬火介质对该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拉伸试验和TEM对不同介质处理后试样的拉伸性能和微现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对试样的塑性有明显影响,在一定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可以得到强塑性的最佳配合,同时冷却速度对δ’析出相的大小、析出位置及亚晶、位错组态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间形变热处理对8090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终轧前过时效温度和终轧温度对8090铝锂合金再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时效温度对再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终轧温度的影响与过时效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合金元素对铝锂合金焊缝凝固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不同化学成分的焊丝,研究了合金元素对8090铝锂合金焊缝凝固组织形态的影响:采用横向变拘束裂试验,探讨了焊缝凝固组织形态化对改善焊缝热裂倾向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镁、锂、锆和铈等合金元素能够明显细化焊缝凝固组织,并降低8090铝锂合金焊缝形成热裂纹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能谱(EDS)分析Cu-Te-Cr合金时效析出相的形貌与组成,研究合金元素对Cu-Te-Cr合金时效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过程中Te、Cr以多元化合物或细小的单质Cr析出,合金的硬度明显升高,随时效温度的升高,Cr粒子长大,共格度降低;同时基体晶粒内,部分析出相重溶,使合金硬度下降;由于Cr和Te两种元素互不相溶,其交互作用生成CrxTey化合物,随着Te含量的增加,铸造过程中生成这种化合物越多,减少Cr元素在铜基体的固溶度,从而合金硬度下降,而导电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稀上元素对1420铝锂合金在不同时效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与不含稀土元素的1420合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稀土元素可以阻碍合金的再结晶,细化再结晶晶粒,并促进δ'相在时效过程中的弥散析出。采用465℃固溶,2%预拉伸变形后经170℃,2~6h时效,可使含微量稀土元素的1420合金获得较好的强度塑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金相显微分析,透电镜观察及硬度测试,研究了2091铝锂合金焊后固溶时效处理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2091铝锂合金焊接接头中强化析析出数量少是接头弱化的根本原因;采用焊后固溶时效处理,可以改善合金接头组织,获得均匀分布的纱散强化相。 相似文献
7.
钎缝间隙对2090Ce铝锂合金钎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8,16(1):142-146
从力学观点分析了用锌基钎料钎焊2090Ce铝锂合金时钎焊接头的拘束强化效应。研究发现,钎焊接头受力时,钎缝的拘束应力状态与双边半圆缺口平板中的应力状态相类似。据此,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钎缝间隙与接头强度间的定量关系,从而为通过控制钎缝间隙提高接头强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0,(2)
通过带有原位观察设备的疲劳试验机、金相显微镜、EBSD、SEM以及TEM等设备对进口2060-T8E30铝锂合金薄板的组织特征、疲劳损伤行为以及疲劳试验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2060铝锂合金薄板为完全再结晶的块状嵌套组织,织构类型以立方织构和高斯织构为主,晶内析出相主要为T_1相,长度在50~60 nm左右;轴向加载疲劳试验时,裂纹在试样边部缺口附近晶粒中沿最大Schmid因子方向萌生并向晶内扩展,在到达并穿过第一个晶界后裂纹发生偏折,变为垂直于加载方向扩展,继续扩展时,裂纹遇到其他晶界后发生小的偏折,但基本方向不变,直至最终发生瞬断。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塑性变形区,该区域中T_1析出相被位错切过,降低了尖端的应力集中。合金中较大的晶粒取向差以及小尺寸可被位错切过的T_1析出相,是疲劳裂纹呈"锯齿"状穿晶扩展并获得良好耐损伤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SEM,EDS,TEM等试验方法研究了3004铝锰合金的铸态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细晶铝锭用于熔炼3004铝锰合金时,其铸态综合力学性能与Al-5Ti- 1B中间合金、Al-10Ti中间合金细化的试样差别不大.3004铝锰合金在未均匀化时,其析出相为粗大的骨骼状共晶组织;均匀化后析出相在一定程度上球化,且晶内析出细... 相似文献
10.
CP276铝锂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P276合金薄板材料在100 ̄250℃时的高温拉伸性能和高温变形组织特征,实验结果表明:CP276合金在200℃拉伸时的屈服强度可达室温屈服强度的70%以上,显示良好的高温性能;高温变形时的强化与被切割的δ粒子重新恢复有序结构以及热激活形成的交滑移障碍有关;随着变形温度提高,时效前的预变形引起的强化作用减弱;高温变形时,由于位错交滑移和动态回复的结果,形成了以位错网络和胞状亚结构为特征的变 相似文献
11.
12.
Al—Cu合金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在所规定的含量范围内,铜使其获得某些特殊性能,如在室温和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合金熔炼工艺简单,机械切削性能良好,但合金的铸造及耐蚀性能差。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低熔点Al-Si-Cu-Mg系钎料成分,通过金相、硬度、铺展及差热等方法,分析钎料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钎料的组织主要由基体相α-Al、粒状相Mg2Si、骨骼状相Al2Cu(θ相),以及θ相和Mg2Si的复杂共晶组成;合金元素对显微硬度及熔化特性的影响由主到次的顺序为Cu、Si、Mg;受金属间化合物Al2Cu和Mg2Si以及初晶Si析出的影响,当Cu、Si含量达到一定值(10%Cu、7.5%Si)后,钎料铺展面积变化不大,试验配方中Al-7.5Si-20Cu-0.4Mg熔点529℃时,铺展面积大,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合金在不同时效温度,不同时效时间下进行时效处理时,在硬度上都将出现一个最大峰值,并随时效时间的延长,硬度值逐渐下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时效过程中有γ沉淀相析出,而γ沉淀相的大小与时效温度,时效时间有关。合金的强化主要来源于γ沉淀相对运动位错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Al-Cu-Mn铸造铝合金在(540±5)°C保温14h固溶处理后,在175℃下时效时间对其强度、塑性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l-Cu-Mn铸造合金获得较高的拉伸强度(σb﹥455Mpa)和较好的延伸率(δ﹥8%)的时效时间范围是3~8小时,其中5小时时效的拉伸强度σb达到最高480MPa,对应的延伸率为8.2%。时效时间对试样的拉伸强度影响不大,其原因在于强化方式主要以时效沉淀相θ′和二次T相的弥散强化为主。材料的延伸率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时间大于10小时后,延伸率明显下降(<5.0%),其原因在于时效时间过长,导致了晶界沉淀相从链条状分布变为粗大块状,晶界无析出带过宽,二次T相偏聚严重,晶内出现明显的空白区域,以及晶界呈网状割裂基体等微观组织结构。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Al-Cu-Mn试样的塑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铝锂合金超塑性变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8090和CP276铝锂合金在超塑性变形最佳条件下,除位错滑移、攀移和扩散蠕变外,还发生贯穿变形始终的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研究指出,8090和CP276铝锂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是位错滑移、在晶界上的位错攀移、三角晶界处阻碍晶粒的动态再结晶及扩散蠕变共同协调晶界滑动的过程。其中,在晶界上的位错攀移及三角晶界处阻碍晶粒的动态再结晶是两个交替作用的速控过程。本文提出了有动态回复… 相似文献
18.
对Al-Cu-Mg-Ag新型耐热铝合金进行预时效+中温轧制变形+终时效的动态时效工艺处理,采用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结合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探究动态时效对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时效能够提高合金的时效硬化速率,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合金的峰时效时间逐渐减小,峰值硬度逐渐增大。动态时效能够改变晶粒形貌,随着变形量的增大,晶粒的纵横比增大,位错数量增多,强化相数量增多尺寸减小,使得合金强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伸长率逐渐减小。变形量为50%合金的强度最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最大,分别为527.4 MPa和467.0 MPa,伸长率保持在较高值9.1%。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时效处理对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组织与疲劳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针对不同时效状态的合金进行了低周疲劳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50℃×6 h时效处理后,合金晶内析出相较少,晶界无析出相;经过150℃×36 h时效处理后,合金晶内析出相较为细小,并呈弥散分布,同时晶界析出断续分布的平衡相,并存在晶界无析出带;经过150℃×48 h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析出相均已长大,且晶界无析出带发生宽化.经过150℃×36 h时效处理后的合金,表现出了较高的循环变形抗力与较长的低周疲劳寿命;不同时效状态合金的塑性应变幅、弹性应变幅与载荷反向周次之间,以及循环应力幅与塑性应变幅之间均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