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SYSWELD有限元软件对12mm厚的310S奥氏体不锈钢平板TIG自熔焊焊接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建立材料物性数据库,选用双椭球模型作为焊接模型,以对流和辐射作为模拟工件与外部环境热交换的主要方式,将模拟获得的焊缝截面形貌、焊接热循环曲线和实验获得的焊缝截面形貌、焊接热循环曲线对比,建立了焊接热源模型,获得了TIG焊温度场分布。研究表明:建立的焊接热源模型拟合良好,参数选取的较为合理;双椭球热源模型能较好的模拟310S奥氏体不锈钢TIG焊接过程的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对310S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结构和组织的影响。对样品材料进行冷轧,使其厚度分别减少20%、50%和90%,然后在1023、1223和1323 K下退火5、15和30 min。在厚度减少20%后,奥氏体内产生孪晶,且可观察到形变诱发的α’马氏体,孪晶的体积分数大于α’马氏体。当厚度变化由50%增加到90%,α’马氏体的体积分数由11%增加到69%,孪晶被α’马氏体取代。发生形变后奥氏体相主要为Brass、Goss和S织构,α’马氏体的主要纹理为R-Cu、R-cube、F和E组份。随着形变量增大,Brass织构增加,Goss织构减少。退火过程中,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并发生了再结晶,使Goss和Brass再结晶织构的体积分数增加。材料退火后的结构与冷轧后的大致相同。1223 K下退火5 min的马氏体转变速度明显高于1023 K下的。在1023 K下退火5 min,由于马氏体不完全转变和初级再结晶,未能检测到等轴组织。获得超细晶粒组织的最佳退火温度为1023 K,退火时间为15 min。在1173 K和1273 K时出现快速再结晶和晶粒生长。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测时底片上出现的线状影像为X射线衍射斑纹,实验表明衍射斑纹对焊缝力学性能无影响,提出了识别衍射斑纹和缺陷影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拉伸、冲击、显微硬度测试等检测手段,对高温临氢环境下开裂的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高温锅炉管断裂为典型的疲劳一蠕变断裂模式,裂纹形态为穿晶沿晶混合萌生、沿晶扩展。高温不锈钢炉管在运行过程中承受较大的热应力,在锅炉频繁起停过程中应力不断循环变化,导致构件承受疲劳与蠕变交互作用并最终使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开裂。  相似文献   

5.
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方法,以不同的焊接工艺方案对310S奥氏体耐热不锈钢进行焊接试验.焊接试验完成以后观察焊缝成形的外观质量,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焊接电流I=140 A、焊接速度V=0.32m/min的焊接工艺方案下,焊缝外观质量优良,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是最优的.在该焊接工艺方案下,焊缝区的晶粒组织细小均匀,拉伸试验的断裂位置在母材区域,并且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为481MPa,能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91%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与评价钢材屈强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构建了不同温度钢材屈强比的比较方法与评价体系。基于非预应变奥氏体不锈钢S30408在室温与液氮温度时的有效拉伸试验数据,在双侧置信度为99%时,比较与评价了其屈强比的变化。室温屈强比均值范围为0.397 0~0.426 0,标准差范围为0.003 3~0.027 7,变异系数范围为0.007 7~0.069 7。液氮温度屈强比均值范围为0.293 7~0.320 7,标准差范围为0.031 1~0.050 2,变异系数范围为0.096 9~0.170 7。  相似文献   

7.
合金元素对铸造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r、Mo等合金元素对铸造奥氏体不锈钢析出相的成份、结构及形貌的影响。测定七种铸造奥氏体不锈钢在20%H_2SO_4及含有不同Cl~-浓度的20%H_2SO_4中的均匀腐蚀速度、稳定电位和极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元素Cr、Mo促进了针状σ相析出;合金元素Cr、Mo、Cu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钢的抗均匀腐蚀性能和抗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Cr、Mo等合金元素对铸造奥氏体不锈钢析出相的成份、结构及形貌的影响,测定七种铸造奥氏体不锈钢在20%H_2SO_4及含有不同Cl~-浓度的20%H_2SO_4中的均匀腐蚀速度、稳定电位和极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元素Cr、Mo促进了针状σ相析出,合金元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动态法测定了五种铸造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有Cl~-的介质中的点蚀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介质中含有Cl~-会不同程度地降低五种钢的抗点蚀性能;合金元素Cr,Mo能提高钢的抗点蚀性能;高Cr,Mo的铸造合金有良好的抗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不锈钢着色技术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通过使用化学镀INCO的方法,在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表面可获得不同的彩色镀层。研究了不同配方的着色液及封闭液对不锈钢表面着色,耐磨性和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着色后的不锈钢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还保持了原不锈钢的优良性能,同时使不锈钢获得彩色镀层,使不锈钢的着色过程缩短,色膜光亮度好,减少工艺过程,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不锈钢材料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属于难加工材料,而奥氏不锈钢类材料又是难中之难,无论其切削工艺、加工成本及加工质量都为当前机械加工的难题。通过不断探索寻找、确定最佳刀具几何角度、材料、切削液等工艺,采用试验分析方法,确定奥氏体不锈钢车削工艺的方法,具有时间短、准确可靠、针对性强的特点。通过分析对比,取得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能较好地解决奥氏体不锈钢车削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耐用度低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工件质量显著提高,基本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切削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敏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敏化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电极动电位再活化扫描(EPR)后的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敏化时间,敏化温度,直接影响敏化程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结果说明敏化程度越大,晶间腐蚀开裂越严重,敏化使晶界局部成份变化,腐蚀发生在贫铬处的晶界,Fe、Cr、Ni等元素被溶解腐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量试验,得出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对奥氏体不锈钢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其中切削速度应避开驼峰区,合理造反刀尖圆弧半径,并且适当减小进给量,主偏角,副偏角等参数,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4.
用材料科学方法研究不锈钢板坯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提出板坯生产中轧制变形不均匀对其表面缺陷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材料科学方法研究不锈钢板坯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提出板坯生产中轧制变形不均匀对其表面缺陷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分析了排气歧管用含Nb奥氏体不锈钢热疲劳行为.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主要沿晶界扩展,少部分穿过晶界扩展,与较大碳化物颗粒有关;除循环上限温度为1050℃的试样外,其他试样的热疲劳过程均包括萌生、加速扩展及稳态扩展阶段;随循环上限温度的升高,热疲劳裂纹起裂及达到最大扩展速率所需次数减少;循环上限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进口蒸煮器含裂纹缺陷进行了评定计算。通过用有限尺寸条板的单边裂纹类比,采用四次方程近似,作出b/R_1=1/20和b/R_1→0两条曲线,再用补插值绘制F(a/b、15/760)曲线,求得适合该蒸煮器缺陷尺寸的F(5/15,15/760)值。对埋藏裂纹采用K判据和COD判据;对内表面裂纹采用以双参数为基础的失效评定图(FAD)判据,用以判定裂纹缺陷的存在对该蒸煮器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火焰钎焊的方法,实现铝合金(LF6)与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焊接.首先在不锈钢的表面热浸镀一层ZL102铝合金,然后采用搭接的形式对热浸镀层和铝合金进行焊接,并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火焰钎焊的方法能够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但热浸镀层的结合强度低于母材、钎缝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采用低碳钢芯(H08E)和药皮过渡合金元素获得了高熔敷效率的不锈钢代用新型焊条,试验表明,该焊条具有电弧稳定,熔渣流动性良好,焊条尾部不发红、药皮无脱落土产,时缝金属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达到同类型铬镍合金焊芯不锈钢焊条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不锈钢焊条尾部发红,开裂等问题,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焊条生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