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NaCl为助熔剂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Co2-W钡铁氧体BaCo2Fe16O27。采用VSM、XRD、SEM对所制备的BaCo2Fe16O27进行磁性能、物相、形貌和尺寸分析。结果表明:添加NaCl作为助熔剂,可使BaCo2Fe16O27的生成温度显著降低至1050℃,且其纯度较高,颗粒呈明显的近六角片状形貌,其Ms=68.42emu·g-1且Hc=1375Oe。  相似文献   

2.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近六角形厚片状Y型铁氧体Ba_2Zn_xNi_(2-x)Fe_(12)O_(22),研究所制备铁氧体的物相组成、颗粒形貌、静磁性能。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实验因素对所制备铁氧体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的影响显著性。结果表明,x值、原料Fe/Ba摩尔比及焙烧温度均对Ba_2Zn_xNi_(2-x)Fe_(12)O_(22)的Ms和Hc存在显著影响;当x值为0.3、Fe/Ba摩尔比为6.0、焙烧温度为1250℃时为最优实验条件,所制备的Ba_2Zn_xNi_(2-x)Fe_(12)O_(22)的Ms为37.2emu/g,颗粒径向尺寸约为1.00~3.25μm,径厚比约为4.7~5.3。  相似文献   

3.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片状镍掺杂Zn2-Y铁氧体BaNi0.5Zn1.5Fe12O22和Zn2-Y铁氧体BaZn2Fe12O22。采用XRD、SEM、VSM和VNA技术,探讨镍掺杂对Zn2-Y铁氧体的物相组成、颗粒形貌、静磁性能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镍离子引入,使饱和磁化强度Ms增大,在10~18GHz频率范围内,磁损耗增强,介电损耗减小。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颗粒形貌及金属离子掺杂对M型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通过调变掺杂量及前驱体焙烧温度,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得到微米级片状Zn/Ti掺杂M型钡铁氧体。所制备的Zn/Ti掺杂M型钡铁氧体颗粒呈明显近六角片状,径向尺寸约为0.5~2.5μm,径厚比约为3.5~8.5,经合成条件优化后其饱和磁化强度Ms可达65.5emu·g~(-1)。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蔓延-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Fe2O4,使用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了铁酸锌晶相组成、粒度大小和形貌。结果表明,产物具有尖晶石结构,平均粒径约为10 nm。以高压汞灯为光源,ZnFe2O4为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经过4 h后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了98.5%,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蔓延-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Fe2O4,使用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了铁酸锌晶相组成、粒度大小和形貌.结果表明,产物具有尖晶石结构,平均粒径约为10 nm.以高压汞灯为光源,ZnFe2O4为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经过4 h后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了98.5%,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种不同提拉速度对溶胶-凝胶提拉法制备氧化锆薄膜均匀性的影响。以无机盐氧氯化锆为锆源,制备出澄清透明的溶胶;采用0.4、0.7和1.0 mm/s的提拉速度分别在二氧化硅基底上制备出氧化锆薄膜;经干燥、热处理后运用WYKO表面分析仪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拉速度对薄膜表面粗糙度具有重要作用,1.0 mm/s的提拉速度下制备的氧化锆薄膜表面粗糙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3种不同提拉速度对溶胶-凝胶提拉法制备氧化锆薄膜均匀性的影响。以无机盐氧氯化锆为锆源,制备出澄清透明的溶胶;采用0.4、0.7和1.0 mm/s的提拉速度分别在二氧化硅基底上制备出氧化锆薄膜;经干燥、热处理后运用WYKO表面分析仪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拉速度对薄膜表面粗糙度具有重要作用,1.0 mm/s的提拉速度下制备的氧化锆薄膜表面粗糙度较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离子筛IE-H,该离子筛对Li+的饱和交换容量达到41.30 mg·g-1.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制备该离子筛的适宜条件n(柠檬酸)∶n(乙二醇)=1∶4、n(锂)∶n(柠檬酸)=1 ∶ 1,n(锂)∶n(钛)=9∶10,溶液的pH值为3,干凝胶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20 h.  相似文献   

10.
通过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和化学共沉淀法均制备出片状w型钡铁氧体BaZn2Fel6O27。XRD、SEM和VSM分析表明,制备工艺的差异使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的BaZn2Fel6O27呈现较高的结晶有序程度和纯度,颗粒呈明显六角片状,颗粒径向尺寸和径厚比(3.6~7μm和12~14)明显高于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BaZn2Fel6O27(0.9~4μm和4.5~10),进而其呈现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  相似文献   

11.
以钨酸钠和盐酸为主要原料,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光致变色敏感性的稳定WO3溶胶,并应用SC-80C型全自动色差仪对溶胶进行了色度表征.使用漫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光光度计和TWM分析了WO3光致变色溶胶的吸收光谱和溶胶的颗粒形态;同时对WO3干溶胶粉体颗粒进行XRD表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制备稳定WO3光致变色溶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体系的Ph值为1.6;丙醇的加入量为初始Na2WO4溶液的15 Vol%;乙酰丙酮的加入量为初始Na2WO4溶液的1.5 Vol%.  相似文献   

12.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硝酸为催化剂制备了SiO2溶胶.研究了反应物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陈化条件及添加剂对溶胶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tOH/TEOS摩尔比增大,溶胶粘度减小;H2O/TEOS摩尔比增大,溶胶粘度先增大后减小,H2O/TEOS =9.6左右时粘度最大;pH<2时,HNO3/TEOS摩尔比增大,溶胶粘度增大;反应时间的延长及反应温度的升高都会促使溶胶粘度增大;低温陈化可以大大提高溶胶的贮存性,陈化时间延长,溶胶粘度开始变化缓慢,接近凝胶点时急剧增大;DMF加入量增大,溶胶粘度减小.  相似文献   

13.
将均匀设计这一优化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应用于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化学共沉淀法制备M型钡铁氧体(BaFe_(12)O_(19))。以饱和磁化强度M_s为实验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两种制备方法的均匀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实验指标M_s与实验因素间的回归方程;基于回归方程,判断了各因素对实验指标的影响显著性以及影响主次顺序,确立了两种方法制备M型钡铁氧体的最优实验条件并经验证实验得到确认。验证实验表明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的M型钡铁氧体的M_s(76.55emu/g)略优于化学共沉淀法的M_s(74.84emu/g)。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水溶胶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考察指标,对改进的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高光催化活性TiO2水溶胶的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各因素对水溶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水溶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回流温度、回流时间,TiCl4与加入的蒸馏水体积比的影响最小。推荐优选工艺条件是TiCl4与加入的蒸馏水体积比1:25、pH值8—9、回流温度80℃、回流时间6—8h。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以柠檬酸为络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Fe2O3粉,并用TG/DTA对干凝胶进行了热分析,用XRD、SEM对产物的粒度及分散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无水乙醇,乙二醇及金属离子与柠檬酸摩尔比对产物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Fe2O3的粒度比醇盐法的要细,乙二醇的加入能够减轻产物的团聚现象,当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时,产物的粒度和分散性最佳,XRD测出原始晶粒的精确尺寸为18.3nm,SEM所测团粒的平均粒径为200nm左右,且颗粒近似球形.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PbTiO3(PT)铁电薄膜,对薄膜的形貌、结晶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对铁电薄膜材料的介电、铁电、热释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微波合成AlN纳米微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铝的无机盐和酚醛树脂作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微波炉中以较低的温度和极短的时间合成了粒度在5~80nm范围内的AlN纳米微粉,其纯度达到质量分数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金属醇盐以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In掺杂SnO2 薄膜 ,并用正交试验法系统地研究各种因素对溶胶稳定性和薄膜成膜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溶液配比、加水量、催化剂是制备良好成膜性溶胶的关键因素 ,适当的稀释倍数对抑制膜层开裂有明显作用 .In3 离子的注入极大地提高了薄膜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9.
以Ca(NO3)2?4H2O和P2O5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主要研究对反应时间、pH、反应温度、陈化时间、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的影响,通过SEM形貌分析结合XRD相组成分析,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pH值为8.0,溶液反应时间6 h,溶液反应温度为70℃,干燥温度为10...  相似文献   

20.
溶胶-凝胶法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四水硝酸钙Ca(NH3)2·4H2O和五氧化二磷(P2O5)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高纯且粒度均匀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借助XRD,TEM,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羟基磷灰石合成各阶段的相组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600℃下处理2h可获得粒度均匀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