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机械产品可制造性定量的评价方法,以制造周期、加工成本、加工难度、产品质量为指标构建了产品可制造性评价模型.最后以250t的液压机床油缸的制造方案评价和决策为例,证明该方法在产品可制造性评价多准则决策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车铣复合加工在现代制造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提出了基于UG和VERICUT的车铣复合集成数字化制造技术流程;而后以典型的机床为例,阐述数控工艺规划和程序编制方法,利用VERICUT软件构建了加工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加工;最后通过典型结构件的加工得到了合格的零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OpenGL的虚拟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虚拟制造中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加工系统三维几何模型和加工过程仿真等模块的设计,开发了基于OpenGL的面向虚拟制造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在NC代码的驱动下运行,在Visual C 6.0开发环境下,以铣削某零件为例,直观实时性显示零件加工过程,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对肿瘤型人工膝关节股骨段假体及其在股骨髓腔内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截骨前的股骨为基准,对定位器械定位,然后以定位器械上的表面为基准加工假体安装定位面,再后以假体安装定位面为基准安装假体的手术定位器械的设计思路,并完成了该定位器械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工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下,特种加工作为对传统机械加工方法的延伸和完善,朝着自动化、精密化方向转变.但随着工业加工、制造要求越来越高,全新的特种加工技术层出不穷,在具体生产中应用,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且能够推动加工技术体系更加完善.文章将从特种加工工艺建模入手,对人工智能技术对特种加工产生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最后探讨面向快速制造的特种加工技术,旨在为制造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制造环境中提高加工系统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加工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加工系统基于故障率预防性维修的可靠性模型.以数字化设备立式数控铣床为例,进行加工系统可靠性实验研究,通过切削试验对变加工条件下加工过程的可靠性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变加工条件下,加工参数的优化与系统的可靠性存在着混合效应关联关系.掌握可靠性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加工过程作业调度和维修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高速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实现高速加工所必需的一些核心技术.通过与常规的电火花加工方式的比较,论述了高速加工的优越性能及高速切削加工对机床的主轴、刀具和CAM软件的要求,指出在型腔模制造过程中,选择加工方式主要取决于型腔的几何形状、材料的硬度和所要求的工艺参数,最后以加工实例说明了高速切削是现代模具加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虚拟制造技术为设计者提供一个设计产品和评估可制造性的环境,在绿色制造中应用虚拟制造技术,能够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分析虚拟制造在绿色制造中的应用,探讨产品加工工艺、制造、装配、拆卸等环节的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与合作企业共商、共建集MES管理、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设备、智能检测设备、自动化加工系统、智能货架等构成的模具智能制造实训平台,以满足智能制造教学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Delphi数据库设计加工误差统计分析软件,对罗拉进行加工质量控制,为罗拉制造质量控制提供一个的平台,对降低罗拉制造质量控制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平行多基线立体视觉图像校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现有双目立体视觉校正算法的原理和过程,分析了其应用于多基线立体视觉系统的局限性,得出其产生原因是各摄像机光心位置不共线造成图像平面不共面.保持三目立体视觉系统中两个摄像机的光心位置不变,利用光心和基线构建三角形,将第三个摄像机的光心投影到前两个摄像机光心连线构成的基线上,使各摄像机的光心共线,然后使用双目视觉校正算法对三个摄像机进行校正.结果表明,算法可正确有效地校正平行三目立体视觉图像对,并可推广至摄像机数目多于三个的平行多基线立体视觉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AVS的颅颌面整形手术计算机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正颌外科,口腔正畸科和颅颌面整形外科等颅颌面畸形整形手术,基于多媒体PC机的立体可视化整形手术模拟计算机辅助系统.原型对以统一规范方法采集的头颅CT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格式转换,并在图像配准基础上,通过立体可视化技术,对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最后,运用多平面分割、可视化交互技术,实现Le Fort Ⅰ手术模拟.  相似文献   

13.
面向髓内钉闭合穿钉手术的机器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辅助医生完成髓内钉闭合穿钉手术,实现在医生直接控制下的微创骨科手术,研制了由机器人子系统、导航子系统、遥操作子系统和手术仿真子系统组成的机器人辅助髓内钉闭合穿钉手术系统。该手术系统可以在X光图像的引导下,完成断骨牵引复位和髓内钉远端锁定操作,从而提高复位的效果,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同时系统的遥操作功能使医生在非手术地点可遥控系统完成一系列的手术操作,减少医生在X射线下的暴露时间。实验表明,机器人手术系统满足手术要求,可以准确完成手术动作。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图像导航的骨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髓内钉远端孔锁定是目前长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难题.介绍了一种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及作为其核心技术的图像导航方法.首先对X光图像进行畸变矫正和对比度增强,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几何模型的对准方法,得到一条能够穿过髓内钉远端孔的三维路径,从而引导串联机器人锁定髓内钉.系统还包括虚拟手术仿真子系统和遥操作子系统,可以模拟、监控手术过程,并可使医生远距离操作系统完成手术.实验表明,该系统能成功实现用机器人锁定髓内钉.并且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可以大大减少手术所需时间,降低医生所受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机器视觉的公路交通设施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公路交通设施信息自动采集系统。该系统由承载车、计算机、图像采集子系统、地理信息采集子系统和距离定位子系统等组成。图像采集子系统用CCD摄像机采集交通设施的图像信息;距离定位子系统测量车辆的行驶距离从而控制图像的采集频率;地理信息子系统采集交通设施的经纬度等数据。  相似文献   

16.
有向滤波可使一些特殊方向的线性特征得到增强,传统的有向滤波结果往往会在这些方向出现分散的图像,使图像在揭示其线性特征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滤波方法,该方法采用一个神经系统调整来自不同方向的滤波结果,使其产生一个集成图像,该图像代表了在一个或多个方向的增强型的线性特征,综合实例也证明了组合神经系统和有向滤波对于线性特征增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激光雷达场景的仿真逼真度,采用光线跟踪的方法构建了以激光成像模型为基础的激光成像模拟仿真系统.结合激光散射定律,对计算机图形学中基本光照模型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得到了简化的用于高真实感场景仿真的激光成像模型,具体的改进如下:1加入激光光源的直接反射分量;2将多光源光亮度模型改变为多次反射的功率模型;3在模型中引入探测器噪声项.对典型场景进行了激光雷达场景成像计算,用采集到的激光雷达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采图像在基本特征上是相似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图像与实采图像在主要特征上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8.
图像融合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小波分析具有多分辨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将特征明显、分辨率高的图像融合在一起,得到比任何一幅源图像效果都好的图像。论述了基于小波分析的图像融合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优点,介绍了基于小波分析图像融合、小波框架图像融合和多小波图像融合等方法,分析比较几种图像融合效果的评价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视频图像的多特征车位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位检测是停车场监控和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针对停车场的复杂背景和不同环境光照条件,提出了多特征的车位检测方法.通过充分利用车位信息的几何特点和纹理特征来提取车位的特征参数,从数学建模的角度设计了3种不同判决函数的方案并采用实际现场的视频监测图像数据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测试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案在运算的实时性、识别的准确性及鲁棒性方面均能满足实际停车场车位的监控和管理系统的需求,其中以主成分分析降维的贝叶斯判别方案效果最佳,识别率高达99.17%.  相似文献   

20.
对研制的近地超轻型小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系统进行介绍并对其在焦作市的应用进行分析.该系统总体由4部分组成:超轻型飞机飞行平台;数码影像获取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地面辅助系统.其关键技术包括:系列数码航空摄影测量仪;非量测数码相机的高精度检校技术;稳定平台与航飞相机姿态控制技术;GPS定点曝光和实时补拍技术;虚拟相片制作技术及真彩影像;高精度单点定位在航测中的应用;高精度大比例尺测图;超轻型飞行平台(飞机)的改造及影像数据后处理技术.在焦作市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表明,本系统航飞适应性强,地面野外工作量少,航测成本低,成图周期短.总之,该国产数码航测系统的研制成功,将给我国测绘工作带来一场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