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后期的民窑青花婴戏纹体现出了人们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望,儿童吉祥、多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寓意,推动了明代后期民窑青花婴戏纹饰题材审美的创作。明代嘉靖、万历、天启、崇祯时期的民窑青花婴戏纹民俗内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传统哲学思想都对婴戏纹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仁"的伦理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佛教莲花化生童子的信仰以及道家"复归于婴儿"的自然审美观,构成了明代民窑青花瓷婴戏纹饰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性格对于明代后期民窑青花婴戏纹饰艺术表现有着巨大以致不可估量的影响。明代后期民窑青花婴戏纹包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同时也表现出超越时代的价值,这也正是明代民窑青花婴戏纹饰文化艺术不断创新与传承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明代水墨写意画与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就表现内容而言,具有类同性,都是源于人类对自然观照和表达需求。从传统艺术视角诠释了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笔墨审美意趣,旨在对现代青花的创作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致敏 《陶瓷研究》2003,18(4):35-37
该文从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多角度地谈及青花的料色与用料纹样与题材、造型与品种。论述有理,引文有据,读后令人学有所得,开卷有益之感!  相似文献   

4.
明代初期青花缠枝莲纹饰艺术是最具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延伸着明初社会进步的足迹,传承着百姓智慧和文化意蕴。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强调天人合一、中和之美作为自己基本特征的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饰艺术审美文化,无疑能为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饰艺术创作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寻找到更多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经典元素。明代初期洪武、永乐、宣德民窑青花瓷器缠枝莲的纹饰审美特点、艺术风格及文化寓意已成为陶瓷文化艺术审美的主流。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缠枝莲纹饰艺术审美并非只是简单的还原活动,审美活动在使美得以实现和完成的过程中充满着主体创造精神,通过"写意"描绘物象外形以求表现物象内在"神韵"的生动性,境与世界的自然之美是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饰美学的最高追求和核心内容,享受大乐天地和谐之美是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缠枝莲纹饰美学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明代民窑青花瓷绘艺术新探徐巍(故宫博物院·北京·100009)青花瓷器是我国古陶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之一,明代又是青花瓷器生产的主流,无论是生产数量还是使用范围都是其它品种所无法比拟的,这其中又以景德镇生产的民窑青花居主导地位,它那潇酒活泼的气质,...  相似文献   

6.
历史悠久的民窑青花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山水纹饰独树一帜。青花山水纹饰从元代开始出现,经过明朝的继承发展和开拓创新,最终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结合在一起,使得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有别于其它瓷器的根本属性。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的审美思想,对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使得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情与理的交融。从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艺术的审美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赵明景 《陶瓷研究》1998,13(4):45-46
明代是我国青花瓷生产的高峰时期。明代民窑青花瓷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这就更进一步促进了青花瓷画艺术的发展。如果说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那么景德镇民窑青花则是这瑰宝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以其独特的风格蜚声于陶瓷艺术之林。近年,笔者在临摹景德...  相似文献   

8.
麒麟文化作为人们美好追求与愿望的象征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审美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道德崇拜的民族,道德在民俗文化方面常体现为麒麟文化。明代民窑青花瓷麒麟纹饰文化本质为道德崇拜的产物,麒麟是一种仁兽,是儒家厚德与礼乐文化的象征。明代民窑青花麒麟纹饰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审美境界,青花麒麟纹饰艺术有着中国哲学思想和美学的深刻印记。明代民窑青花瓷麒麟纹饰作为传统文化中经典审美纹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审美精神,麒麟纹饰艺术的刻画离不开结构形式的律动感和生命感的表现,通过瞬间传神的自然形态来表现麒麟旺盛的生命力。明代青花瓷麒麟纹饰艺术特征具有典雅清新的东方神韵之美,青花麒麟纹饰艺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精神,具有较强的民族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晚明清初民窑青花山水制瓷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民窑青花的发展历程有其独到的内在规律性,与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互为融合。工匠们在承袭民俗性、民间性的创作过程中,借鉴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这种借鉴方式使得民窑青花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间生发生了特定的联系。二者构成的元素如题材、构图、技法、表现形式等互为影响、参照,并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去粗存精,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婴戏图"是指以儿童游玩、嬉戏为主题画面的纹饰,景德镇明代民窑写意青花婴戏构图疏简、笔法洒脱随意、画面活泼奔放、人物生动传神。这一时期作品多追求简洁、凝练,体现"童趣"、"古朴"、"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形象语言与艺术风格。文章通过挖掘婴戏图纹饰的文化内涵,阐释了景德镇明代民窑写意青花"婴戏图"的艺术表现及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潘垒 《中国生漆》2013,32(2):33-34,46
漆器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漫长,漆工艺也随之不断的发展进步。在明朝,漆工艺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高潮和登峰,特别是《髹饰录》的出现,探究明代的漆工艺对漆艺的发展和继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重回明朝     
《中国搪瓷》2009,(10):87-87
《明式浮雕龙凤纹卷云足罗汉床》 作者:伍炳亮(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明式家具学会理事。) 材质:越南黄花梨 产地:深圳  相似文献   

13.
重回明朝     
《中华手工》2009,(10):87-87
《明式浮雕龙凤纹卷云足罗汉床》 作者:伍炳亮(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明式家具学会理事。) 材质:越南黄花梨 产地:深圳  相似文献   

14.
吴鸣,字怡陶,居怡陶园,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江苏陶艺》主编。宜兴市文联、美协副主席、紫砂学术技术带头人.第八届全国陶瓷评比评委,中国《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5.
看似东方格调的家具,细品后又能感受到独特的欧式风格,"明合文吉"设计的家具个性鲜明,不随大流,中西元素结合之完美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6.
吴鸣 字怡陶,居怡陶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高级职称评委: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宜兴市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美协副主席、紫砂陶艺专委会主任、紫砂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陶瓷工程》2009,(1):53-54
李日铭,字和生,笔名醴一农,1927年生于江西萍乡,四十年代学艺。后期任职于湖南省醴陵瓷业总公司,1981年评授为陶瓷美术工程师;1988年评授为高级工艺美术师;2005年评授为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美术学会当然会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家研究会会员,共创湖南省陶瓷美协和醴陵美协。先后担任过湖南省陶瓷美术工作者协会首届副秘书长,副理事长和醴陵分会秘书长及醴陵市美术家协会首届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8.
19.
6月3日,浙江龙泉墨香氤氲,瓷音萦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龙泉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名家写名瓷--中国书法家走进龙泉"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