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重点研究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吕家村传统民居建筑,在简要介绍吕家村聚落自然环境及空间形态的基础之上,探讨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建筑特点、装饰艺术等。  相似文献   

2.
新县位于大别山内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均比较特殊,处于南北文化过渡的区域,南北文化交融处。新县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山地民居,文化习俗共融性较强,迁移文化频繁。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新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部位、装饰题材等的分析,对新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进行初步研究,试图归纳总结新县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了解边界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在共融性与本土性中产生的装饰手法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云县受大理地区以及北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其传统民居既有北方建筑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本地建筑的特点,本文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云县传统民居的木构架承重结构、墙体围护结构、屋顶遮盖结构三个方面,对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蕴藏在建筑技术中的文化内涵,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陕南传统民居大木结构类型的空间分异为主导依据,结合其他建筑本体特征差异,以陕南自然、人文区划为背景,尝试对陕南传统民居进行建筑区划,划分出四个建筑大区和十个亚区。  相似文献   

5.
云县受大理地区以及北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其传统民居既有北方建筑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本地建筑的特点,本文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云县传统民居的木构架承重结构、墙体围护结构、屋顶遮盖结构三个方面,对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蕴藏在建筑技术中的文化内涵,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传统装饰艺术也有着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建筑装饰是建筑营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承载着民俗的、民间的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民居建筑装饰,作为民居建筑中的一项专题,保存大量的地域文化的信息,是研究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等课题的珍贵考古遗存。传统民居装饰元素是综合文化的体现,包括建筑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涉及的学科领域,并因时间年代的流变有所发展与变化。本文以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为例,探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许娟  刘加平  霍小平 《华中建筑》2011,29(8):124-12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山地民居建筑正在面临损毁甚至埋灭的成胁,如何保护现有民居及发展秦巴山地传统民居态势迫在眉睫,尤其是对秦巴山地独有的地域性聚落特色的保护.该文以青木川民居为例,研究整个秦巴山地传统民居的特征以及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及理论,挖掘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生态建造经验及生态适宜性技术,对更好地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秦巴山区山地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查,对其民居宅院建造特征、结构形式、构造方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气候模拟程序对该区域的自然气候环境与被动式建筑策略关系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总结了秦巴山区农村传统民居适合当地气候及自然条件的绿色建筑模式,为该区域山地农村民居生态化建设提供引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了解一种建筑类型,认识一种建筑形态,就要首先分析和研究产生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本文试从古代哲学观、环境观、宗法理论、宗教信仰、人文精神等文化角度探讨了我国民居建筑文化观,给现代建筑创造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建筑的大木结构差异为主体要素,结合其他建筑本体特征,以山水地理、方言形成、匠师活动等为背景,把江南明清民居划分为五个建筑文化圈。  相似文献   

11.
阿拉善地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疆多民族聚居区,其传统民居形式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早已从传统的蒙古毡包发展成为固定式房屋,阿拉善地区传统民居之所以会演变成这样的形式,与周边地区民居形式对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通过将阿拉善传统民居与周边民居形式对比分析,人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阿拉善传统民居在布局理念、院落空间、建筑形式、细部作法和建筑材料等方面对周边地区民居形式进行了吸收与融合,展现了极大的包容性,同时也能发现阿拉善地区的传统民居在很多方面结合着自身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以及长期以来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的提升之处。  相似文献   

12.
西方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与20世纪对梅州传统民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传统民居建筑受其影响在建筑结构、立面和材料使用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同时这批传统民居的平面形式和室内装饰仍旧保留了本地区特征,并对这种兼容吸收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赵伟  黄锦锦 《矿产勘查》2018,9(5):874-880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哈腾图雅金矿,产出在上石炭统本巴图组的一套火山沉积岩层中,金矿(化)体严格受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硅质角砾岩和硅化蚀变岩两种类型,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明显。该金矿的发现弥补了该区金属矿产的空白,给该区的地质找矿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卫琳 《南方建筑》2010,(6):16-17
本文简要介绍了开展中国传统民居可继承性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民居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民居设计和改建的三种主要方法,总结了一些省份在推动民居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经验。强调传统民居设计建设必须要政府加大指导,设计师充分了解地方文化和时代需求,广大农民要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5.
河南豫北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节能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  栾景阳  刘若瀚 《建筑科学》2012,28(6):10-13,23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本文以豫北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为例,从院落布局、单体建筑、建造技术等方面分析其所体现出的节能思想。本文研究对现代居住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古民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态,凝聚了各族人民的风俗文化和精神创造,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也有一定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对我国居住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分析我国古民居建筑特征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存古民居的火灾状况和消防现状作了分析;结合其布置格局及结构特点对古民居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的影响,对我国现存古民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作了重点讨论,并就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设想.古民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其特有的建筑结构类型,利用当前已有的技术手段和新型的消防设施保护好这份遗产,是当前古建筑消防保护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传统生土窑居的灾害及民间防灾营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生土窑洞特定的构筑材料和结构支撑形式,其抵抗灾害的能力对自然地质条件非常敏感.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窑居的选址、挖建、使用和维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数千年来大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工匠中流传和演进,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很少见于文字,但却具有很高的科学含量和丰富的智慧.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原始粗放的技术和工艺已不再被人们所使用,但科学合理的窑居防灾营造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本文分析了生土窑洞发生的灾害及原因,总结了民间防灾减灾的营造技术和方法,揭示了黄土窑居千百年来建造过程中所遵循的"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的构造规律.  相似文献   

18.
关华山 《新建筑》2006,(1):15-22
清领台没多久,邵族即开始赋税并受汉人涵化,而被称为“化番”。其传统建筑之文献较台湾其他原住民族少许多。为了“原住民文化园区”兴建邵族建筑,以供展示之用,本研究透过文献、影像研究及长老访谈企图追索出邵族各类居住建筑之构筑样貌与意义。研究发现:邵族传统之居住建筑主要包括家屋、会所、Lalu岛沿岸高架之谷仓及丰年大祭时之临时建筑;凿齿后少年男女休养小屋与“祖灵屋”。除最后二者外,其他均无实物,仅可由文字、少许影像,窥探其形貌一二。本研究亦提出现今之“祖灵屋”即由“少年休养屋”转化之看法。唯有“家屋”藉助长老回忆,尚可追索其平面及大致样貌,以供复建。本研究并追索出家屋、正门、前庭空间之文化意涵,亦即举行仪式时为凡世、过渡、超凡;平日则转为超凡、过渡、凡世的三段空间,其转换关键主要即为“祖灵篮”的取出与收回。若进一步考虑邵人之宇宙观,可看到仪式时三段空间其实有着自然、女性、孩子→交涉孔道、特殊女性→文化、男性、成年的三段喻意。  相似文献   

19.
张硕  王丽 《城市建筑》2014,(11):3-3
笔者就参数化建筑中所蕴藏的风水哲理进行探讨,以银河SOHO和央视新大楼为例意在阐明在中国流传了千年之久的风水文化必有其传播价值,并且脱离了风水的参数化建筑也将很难得到历史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