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的25%,资源利用率也较低,灌溉水利用率仅为30%~4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所以,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答记者问时,人们又听到了这些令人焦灼的数字: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北方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4.5%,水资源总量却  相似文献   

3.
1水资源现状及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黄河下游,是全国10个沿海省市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m3,淡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7%,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按现状供水能力,平水年、枯水年、特枯水年全省缺水量分别达到34.17亿,68.67亿,104.70亿m3.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和内陆河水资…  相似文献   

4.
1山西省水资源概况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而山西省又是我国水资源贫乏的一个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40.8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76.4m3(按1993年计,下同),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55.8m3,人均亩均值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20.5%及13....  相似文献   

5.
刘祥国  张竞 《吉林水利》2000,(10):39-40
水资源的短缺是世界各国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而吉林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左右。所以说如何定位我市水资源状况,如何搞好我市水资源的规划工作,是关系到我市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大问题。1我市的水资源现状1.1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配差异性大 主要降雨多集中于6~9月份,其径流也占全年的60%~70%,从区域上讲东南部为山区丘陵,年降水量大,多年平均径流…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一)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亩均水量较少。我国水资源总量28124×108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亩均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三分之二。我国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二)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与耕地、人口的地区分布不相适应。从全国来说,南方水多人多地少,北方地多人多水少,造成了南方水量有余,北方水量紧张的局面。南方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1%,人口占全国的54.7%,耕地只占全国的35.9%;北方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14.4%,耕地却占全国的58.3%,人口占全国的43.2%。  相似文献   

7.
《海河水利》2005,(2):2-2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虽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非常少,在不同季节和区域分布不平衡,并且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水资源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文章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岱山且是一个岛县,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421m^3,仅蛤省人均量的17.4%,通过建筑翻水站、建立库库联网工程等措施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即使在暴雨频降、洪涝灾害频发之年,水资源短缺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8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介绍中国防汛抗旱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在水利部部长陈雷答记者问时,人们又听到了这些令人焦灼的数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  相似文献   

12.
浅谈构建节水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资源短缺是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根据2004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405×10^8m^3,但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180m^3,是世界平均值的31%,且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辽河流域是水资源短缺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值的60%,农业亩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值的30%。由于地理和地形因素,流域内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加之具有调蓄能力的骨干工程少,其中有些骨干工程的开发目标相对单一,缺乏跨流域调节水量的手段,致使流域内水资源的适时调节受到限制,区域调节难以实现;再加上人们的节水、爱水意识淡薄,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水质严重污染的后果,进一步加重了流域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4.
浅议节水灌溉与节水农业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2200m^3),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仅为30%-40%,而一些发达国家达。7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用水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技术、采取节水农业措施,加强节水灌溉管理是促进农业丰收和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5.
莱西市地处胶东半岛的西部,属典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5.67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65亿m^3,其中自产水量2.52亿m^3,入境水量1.13亿m^3。全市多年地下水补给量为1.88亿m^3,其中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达0.88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518m^3,只有我国人均占有量的24%,世界人均占有量的6%;亩均水资源占有160m^3,为我国亩均水资源占有量的9%;全市人均水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长春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二是水资源缺乏已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保护水资源并使其水续利用,是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沧州是全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2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 8%,人均不足河北省的 50%,年供水缺口 5~ 10亿立方米。   沧州水资源严重匮乏,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由于缺水,每年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展,造成地面沉降。水资源的匮乏制约了沧州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大陆性季节气候, 10年来,沧…  相似文献   

18.
乐至县地处沱、涪二江分水岭上,境内无大江大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8.8m^3,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4%和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2%。目前,全县水资源严重短缺,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水资源难以优化配置、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管理薄弱等种种弊端,不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机制,严重制约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积极研究和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淡水资源紧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水资源短缺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紧缺的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和区域上的不均匀分布给人类带来了用水困难,而更大的灾难却来自人类自己制造的污染和浪费.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体制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理顺体制,水务一体化管理是理顺体制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1水资源缺乏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2000m3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1000m3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目前我国有15个省市自治区人均水资源严重低于缺水线,有7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辽宁、江苏)人均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20.
郭强 《河北水利》2004,(3):14-15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全国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年缺水量60多亿m^3;近50%的河段、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省是承受着人口、环境双重压力的极度资源性缺水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03亿m^3,可利用量仅为170亿m^3,人均、亩均分别为311m^3和1208m^3,是全国平均值的1/7和1/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m^3缺水标准的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