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重点探讨了合成铸铁生产时增碳剂的加入方法、原铁液中的化学成分(C、Si、Mn)和增碳温度等对合成铸铁增碳吸收率的影响;同时对合成铸铁与非合成球铁的组织状况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球铁比非合成球铁中的石墨球数多、细小且分布更为均匀;而且基体中的铁素体量略有增加,晶粒与珠光体片更为细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熔炼工艺,w(C)、w(Si)量,w(Mn)、w(S)量,合金化工艺及孕育处理对高强度灰铸铁铁液质量的影响。认为大量使用生铁使铁液收缩倾向增大且使铸件性能降低;增碳剂的选用是全废钢熔炼的关键;在较高w(C)、w(Si)量条件下生产高强度灰铸铁件,必须设法在熔炼过程中增加石墨晶核,并增S防止石墨长成粗大片状;适当的合金化和孕育处理,可以使铁液的收缩倾向得到明显改善。指出可以通过延迟开箱时间使铸件在砂箱中缓慢冷却以消除铸造应力,为生产优质铸件提供最后保证。  相似文献   

3.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影响增碳剂吸收率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频电炉熔炼时,铸铁牌号、过热温度、增碳剂粒度、增碳剂种类等因素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实践表明,增碳剂在低牌号铸铁中的吸收率低于高牌号铸铁;铁液过热温度在1460~1550℃范围内升高,利于增碳剂的熔化和吸收;相同过热温度下,增碳剂粒度小,容易被熔化吸收;常见增碳剂中,石墨电极增碳剂的吸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合成铸铁熔炼工艺及增碳剂吸收率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合成铸铁熔炼过程中的增C原理及增C剂粒度、增C剂加入量、温度、铁液搅拌、铁液化学成分对增C剂吸收率的影响。说明了感应电炉熔炼合成铸铁的配料比、加料顺序和炉内加入增C剂、炉外增C的方法。经过增C剂增C处理后的铸铁,石墨形态基本为A型石墨,抗拉强度比非合成铸铁高15~30MPa,硬度提高10HB左右,铸件本体硬度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
《电焊机》2008,38(6):74
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铸铁中除了含有Fe和C之外,还含有Si,Mn,P,S等元素,某些特殊用途的合金铸铁中,还分别含有Cu,Mg,Ni,Mo,Al等元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r-Cu合金灰铸铁在有覆盖剂的情况下,中频感应电炉熔炼过程中合金元素的烧损规律。研究表明:在有覆盖剂覆盖的中频感应电炉熔炼条件下,铁液熔化温度在1400~1500℃之间时,铁液中的C、Si、Mn、P、S、Cr、Ni、Cu、Mo、Ti的含量基本不变;高于1500℃,铁液中的C稍稍下降而Si含量稍稍升高,其它合金元素依然未发生变化。作者解释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熔炼合成铸铁的增碳工艺原理,阐述了增碳剂加入方式、铁液化学成分及增碳剂品质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在分析实际增碳案例基础上,指出选用合适的增碳剂,并大量使用废钢生产的合成铸铁,与传统熔炼工艺相比在成本和质量上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合成铸铁的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熔炼合成铸铁,由于废钢加入量大,增碳技术成为其生产的关键技术。对合成铸铁的增碳原理、铸铁熔炼工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晶体石墨增碳剂,电炉熔炼合成铸铁的增碳速度明显高于非石墨增碳剂;且晶体石墨增碳剂可作为石墨的外来晶核,促进细片状A型石墨的形成,铁液白口倾向小,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工频电炉熔炼铸铁轧辊时,采用新型增碳剂可以有效地解决铁液的增碳问题。新型增碳剂含碳量高,密度大,它和钢铁料同时装入或者加在铁液表面上,平均增碳效率分别为92%和88%,增碳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中频电炉熔炼合成铸铁,必须采用增碳技术,以保证铁液中碳含量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在中频电炉熔炼新工艺中,根据增碳剂分类及增碳原理,结合电炉熔炼对增碳剂的要求,选用了国产DT-CA-09型增碳剂.实验证明,所选用增碳剂可满足目前中频电炉熔炼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铁液化学成分对球墨铸铁管质量的影响,确定成分控制范围为:w(C)3.2%~3.3%,w(Si)1.95%~2.25%,w(Mn)0.4%,w(P)0.06%,w(S)0.05%。由于铸管的主要缺陷是内壁有夹渣,对冲天炉铁液氧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结果使铸管的伸长率由7%~11%提高到9%~14%、一次水压合格率从97.5%提高到99%。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的形成条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球墨铸铁连杆Si,Mn,Cu等元素的成分,通过研究碳当量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确定了C元素的成分。生产试验证明,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连杆可替代进口可锻铸铁件。  相似文献   

13.
选择化学成分(W_B/%)为:3.40~3.65 C,1.7~2.0 Si,0.6~0.8 Mn,≤0.1 P,≤0.1 S,0.6~1.0 Cr,0.3~4.5 Mo,0.4~0.8 Cu的冷硬铸铁生产凸轮轴,并对工艺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从而控制冷硬铸铁的白口深度,达到凸轮轴耐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提高低铬耐热铸铁化学成份中的Si/C值 ,在稳定获得较高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铸铁的残余应力 ,提高了强度 /应力比 ,具有较强的抗裂纹能力有效防止了矩形阀体的裂纹。分析了Si对提高铸铁耐高温性能的良好效果 ,增加Si量可适当的提高含铬量。  相似文献   

15.
对复合轧辊所用合成球墨铸铁的增碳原理及实际生产工艺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采用增碳工艺后合成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影响增碳吸收率的因素主要有增碳剂的粒度、熔炼过程中铁液的搅拌、铁液的化学成分、铁液饱和浓度、增碳剂加入量.采用增碳工艺后,铸铁组织明显改善,石墨均匀分布,且形态得到明显改善,石墨球化良好,未出现片状组织,铸件硬度提高,硬度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6.
影响薄壁球墨铸铁白口倾向和球墨数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巨强  李少春 《铸造技术》2007,28(3):323-325
研究了不同的冷却速度、稀土加入量、碳量、硅量、Si/C、Mn/S及孕育处理等工艺时薄壁球墨铸铁球墨数量和白口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增加,薄壁球墨铸铁石墨小球越多,但容易产生白口。冷速较大时,加入稀土元素进行孕育和控制碳当量,可以有效的消除薄壁球墨铸铁的白口现象,当Si/C大于0.80、Mn/S大于20时薄壁件白口倾向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的过程与冲天炉熔炼的区别在于增碳工艺和合金加入方式的不同.分析了增碳剂化学成分和粒度、金属炉料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通过合理控制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铸铁过程中的增碳剂加入方式、熔化过程时长、铁水过热温度、合金化元素及增碳剂加入量,使增碳剂被充分吸收,并减少其烧损,在保证铁水质量的同时,提高设备的熔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讨论了汪克飞同志提出的白口铸铁锻造性能比较指标应用中的不妥之处,设计了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碳含量和合金元素对白口铸铁锻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含量增加使白口铸铁的锻造性能单调下降;合金元素Mn、Si有使锻造性能恶化的作用,而Cr则有改善锻造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医学和人类营养学的角度,确定了煎盘中除Fe和C、Si、Mn、P、S五大元素外,可供选择的微量元素。从铸铁冶金学、产品的壁厚和具体生产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应当保证含量并经现代医学证明对人类极为有益的元素及其加入方式.获得了具有保健功能的高强度铸铁营养煎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