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潇笠 《江苏陶瓷》2009,42(4):20-20
紫泥出于山泽,乃天然之物,经披沙拣金,巧手塑造,而成神器。陈列于书斋香案,摆上红木博古架,指弹之锵锵然有金石声,美妙悦耳,可直达文人心灵深处,激起片片波纹涟漪:手抚之温柔敦厚有肌肤感,若儿童藕臂,若处子桃颊,可使你亲之、近之、偎之、倚之。正如浙江于良子先生有佳语:“……,品其壶,实可滤浮躁,入静境。何须酽茶,有壶足矣。”  相似文献   

2.
顾建芬 《佛山陶瓷》2011,21(12):44-45
《李渔杂说》中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品茶是一种艺术享受,更需要泡茶技术的支持,本文通过对泡茶的方法进行讲解,使读者需要享受时会泡茶、泡好茶。  相似文献   

3.
宗志军 《佛山陶瓷》2014,(3):50-50,5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  相似文献   

4.
挑选紫砂壶,首先要看造型,市场上紫砂造型式样上千种,选什么造型的茶壶,完全根据自己的爱好,但无论何种造型的茶壶,都要壶体比例恰当,轮廓规整,线条清晰,既美观又合乎实用要求。其次看泥质、凭手感,用手摸摸壶身是否光滑,给人一种自然的舒服感;而后三指抚壶底,用壶盖轻敲壶口听声清脆,响亮,有较强的清心感,或声音深沉、浑厚。再次看砂色,茶壶档次的高低,砂色的优劣至关重要。一般地说,砂细、质润而富有光泽者为佳,紫中泛黑、黑中蕴红者,则更为难得,质量好的茶壶,壶盖与壶口之间“准缝无纸发之隙,倾茶无落盖之优”。壶把、壶嘴与“盖滴”成一…  相似文献   

5.
鲍正平 《江苏陶瓷》2006,39(4):35-37
人各有志,亦各有所癖。志者,有远大抱负者;癖者,嗜好如命也。如此而已,历史上自紫砂器伴随着茶文化产生即时起,也就伴生了紫砂在社会名流雅士、达官显贵的赏玩和收藏之风。  相似文献   

6.
宜兴紫砂壶艺的传承与发展,凸显了历史人文元素的融合,在造型与装饰日趋多样而又多变的创新氛围中,传统经典和创新之作与茶文化相映生辉。通过对紫砂壶"寒山钟声"作品分析,揭示了哲理为先,审美为重,个性为要,实用为佳的审美价值,也是审视壶艺创新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所谓材质美是决定工艺美术物品审美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质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古人十分强调工艺物品材质之美,《考工记》中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为良。材美工巧,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里所说的材美、工巧就是指合理利用材料的性能,发挥材料本质的美感,而且技巧必须要精。材料作为工艺美术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工艺美术作品的基本内容,是工艺美术作品艺术审美的表现载体。  相似文献   

8.
“茗壶莫妙于妙,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世间茗具称为首”都是对宜兴紫砂壶的美誉。源于宋,成熟于明清的紫砂陶艺发展到今天,宜兴紫砂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制作工艺和优异的日用功能闻名于世。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赏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砂壶艺术?  相似文献   

9.
“茗壶莫妙于妙,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世间茗具称为首”都是对宜兴紫砂壶的美誉。源于宋,成熟于明清的紫砂陶艺发展到今天,宜兴紫砂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制作工艺和优异的日用功能闻名于世。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赏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砂壶艺术?  相似文献   

10.
紫砂泥最适于用来塑造茶壶。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天下最为理想的茶具。  相似文献   

11.
王桂芬 《江苏陶瓷》2014,47(5):75-75
“茗壶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这是明代文人李渔对宜兴紫砂壶的总评价。紫砂壶是一种十分富有工艺性的艺术品,它材质特殊、形制多样、内涵丰富,讲究艺术形象与人文理趣的完美统一,带给人强烈的内在共鸣,因而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情有独钟的品茗佳器。意境与艺术联系密切,艺术品则是意境表现的主要形态,紫砂壶的实质是一种艺术品,一种能带给人品茶乐趣和精神享受的载体,因此,紫砂壶的意境始终是其整体艺术效果的核心内容,通过外在形象、内在文化上的拓展延伸,将艺术与人文融为一体,形成风格别致、品位独特的紫砂艺术。  相似文献   

12.
“茗壶莫妙于妙,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世间茗具称为首”都是对宜兴紫砂壶的美誉.源于宋,成熟于明清的紫砂陶艺发展到今天,宜兴紫砂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制作工艺和优异的日用功能闻名于世.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赏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砂壶艺术?  相似文献   

13.
刘红仙 《江苏陶瓷》2009,42(4):37-38
在谈紫砂壶的创作时.首先要明确紫砂壶的存在价值。紫砂壶的创作难不难,看你如何评价。只要是一件作品,能容水之器,就可成为茶壶,但只是一种容器,一般人都会做。大部分艺人穷毕生精力,也很难创作出一件流芳百世之作。  相似文献   

14.
陈杏花 《佛山陶瓷》2013,23(7):55-55
现代人对于紫砂壶的创新之道,又该如何呢?如何使自己创新的紫砂壶,既具有时代风貌,又能达到紫砂壶“形、神、气”的三者和谐统一,是紫砂壶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高建中 《江苏陶瓷》2007,40(6):34-35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七件事。茶,不可一日无,讲究饮者,对茶、水、薪、壶之茶道、茶事、茶艺、茶具、茶的冲泡、茶的品饮、茶的文化都有一番研究。饮茶自有它的真趣,客来敬茶,礼谊增情;口渴饮茶,润喉解渴;闲静品茶,修身养性;疲劳喝茶,舒筋消累;滞食用茶,去腻消食;烦  相似文献   

16.
俗语有云“修己以清为要,当品茶;涉世以容为本,当赏壶”。文人雅士品茶赏壶,品的是那股清雅,修的是那份涵养。然而紫砂壶之修心养性,非但仅仅是文人雅士,对于凡人同样适合,光是其蕴藏的那份悠久深沉的文化内涵,就能在凡尘俗气中飘散出清雅芳香,不知不觉中洗涤人的心性。壶,乃茶具,但又高于一般茶具,然壶中又以紫砂为上。有诗为证“茗注者,莫妙于砂;壶精者,莫过于阳羡”。明代戏曲小说家李渔如是所云。中国自古就是茶的民族,茶文化深入寻常巷陌、百姓人家,可以说茶文化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淳厚的儒道思想品质。正如李渔所言,宜兴紫砂陶…  相似文献   

17.
时大彬之典重,价拟璆琳;陈仲美之雕锼,巧穷毫发;李仲芳骨胜,而秀出刀镌;欧正春肉好,而工凝刻画;求其美丽,则争称沈君用离奇;尚彼浑成,佥曰陈用卿醇饬;"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进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  相似文献   

18.
范占荣 《佛山陶瓷》2014,24(11):69-69
紫砂壶作为艺术品所具有的把玩、欣赏、收藏价值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全手工制壶历来就是玩壶者及众多收藏者的追求,一把好的全手工紫砂壶.可以显示作者深厚扎实的制作功底。  相似文献   

19.
周琴娣 《江苏陶瓷》2006,39(4):39-40
宜兴紫砂历史悠久,素以制作技术精湛、造型质朴大方、品种繁多、形制完美、色泽古雅,有实用、欣赏、收藏价值而闻名中外,被称为“东方明珠”、“国之瑰宝”。宜兴紫砂始于北宋,兴于明清,最被人推崇的是紫砂壶。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又说  相似文献   

20.
徐春花 《佛山陶瓷》2011,21(12):60-61
自古以来,文人雅客都有收藏紫砂壶的嗜好,一些出自名家之手、做工精良的紫砂壶,往往呈现“泥土与黄金等价”的现象。近年来,紫砂壶成为投资者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