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58S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为原料,利用预先处理过的聚氨酯泡沫作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孔隙率高, 贯通性好,孔径可控的生物玻璃多孔支架. 并通过排水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和表征了多孔支架的显气孔率、晶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浸料一次所得支架的显气孔率为93%左右,浸料二次下降为80%左右;在SBF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最初形成的颗粒状钙磷化合物逐渐矿化生成叶片状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表明该材料恒温37℃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矿化性能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用PVB、NH4HCO3和(NH4)2CO3粒子作造孔剂,制备了骨组织工程用多孔HA生物材料.讨论了烧结工艺和造孔剂含量等对材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佳的烧结工艺为1200℃烧结4h,烧结后样品主要是HA相.造孔剂PVB、(NH4)2CO3、NH4HCO3含量分别为10vol%、15vol%和20vol%时,多孔HA陶瓷拥有大于100μm和5~50 μm的贯通孔,具有较好的孔连通性与孔结构,有利于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以及营养输送;其最大孔隙率为50.3%,抗压强度为6.33MPa.  相似文献   

3.
孔径可控的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添加造孔剂法,选择合适的造孔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通过严格筛分,可烧结制得孔径可控的多孔基磷灰石陶瓷,气孔率可从20%到50%变化。并对烧结多孔体中孔的结构、孔径分布与特征,影响气孔率和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有机—羟基磷灰石复合骨替代材料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有机-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材料的发展,研究近况作综述,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作描述。  相似文献   

5.
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碳粉为造孔剂,研究了多孔羟基磷灰石(HA)陶瓷的制备方法及性能.采用三种不同颗粒尺寸的碳粉,以聚丙烯酸氨为分散剂,可制得气孔率30%~45%,抗弯强度>10MPa,孔径<200μm的多孔体.并发现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气孔率先降低后升高,抗弯强度则一直升高.通过严格控制碳粉的粒径,可有效地控制多孔烧结体的孔径大小与分布.应用XRD、SEM等技术手段,对多孔陶瓷的性能、微观结构、制造工艺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多孔羟基磷灰石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论述了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工艺及基本原理,介绍了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各种性能,并提出了多孔羟基磷灰石研究中现存的一些问题,预测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多孔ZnO/羟基磷灰石(HA)生物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纳米ZnO含量对ZnO/HA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孔隙特征、力学性能、矿化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后ZnO/HA复合材料主要由HA相和ZnO相组成;随着ZnO含量提高,多孔ZnO/HA复合材料孔隙率缓慢增大,抗压强度略有减小,弹性模量变化不大;多孔ZnO/HA复合材料的孔隙率>40%,孔径在50~500 μm之间,抗压强度>148 MPa,弹性模量为6.5 GPa左右,能够满足骨修复材料的要求;模拟人工体液中矿化和降解实验表明,多孔ZnO/HA复合材料浸泡7天后表面开始形成大量类骨磷灰石层,且随着ZnO含量增加,磷灰石形成能力明显增强而降解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8.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多种致孔剂采用粒子沥滤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多孔支架材料,用IR、XRD、SEM等手段对多孔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检测了其物理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两相分散均匀,且发生了界面结合;材料的孔隙率与致孔剂的含量成正比,支架中大孔与微孔并存且相互贯通;以NaCl作致孔剂且孔隙率达到80%左右时的支架材料可以同时满足组织工程对孔隙率和力学强度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9.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材料作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之一,已成为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综合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这种涂层主要制备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胶晶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多孔羟基磷灰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tber法制备SiO2胶粒,经自然沉降的过程制备SiO2有序模板,再通过HA前驱体溶胶灌注、烧结和碱液浸渍等过程,制备了三维有序多孔羟基磷灰石(HA).采用XRD、TEM、FESEM和Zeta电位对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孔分布及表面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H2O2表面改性使得SiO2胶粒Zeta电位升高,有利于提高模板的有序性.制备的SiO2胶粒粒径约为250nm,由胶粒形成的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孔径约为200nm,孔间由孔径约为20nm的微孔互相连接.此外,还考察了羟基磷灰石前驱体浓度、用量以及碱液浸渍时间对多孔材料的成型、孔结构、孔隙率的影响.当使用的前驱体浓度为0.8mol/L,用量占模板体积的30%,浸渍在4mol/L 的NaOH中3d后,形成的多孔HA有序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邱军  李娜 《材料导报》2012,26(3):91-95
综述了芳香族热固性共聚酯多孔材料的特点与性能,并针对其在航空航天材料、车体结构材料、吸波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与有机泡沫多孔材料进行了相似的分析与比较。通过对比得出芳香族热固性树脂多孔泡沫是一类高性能树脂泡沫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很高的刚性与强度,且制备成本低廉,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并通过X射线分析了多孔陶瓷的相成分,采用扫描电镜观测了孔隙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孔隙率均大于80%;孔隙尺寸主要分布在350~600μm,孔壁上存在孔径为60~190μm的贯通孔;X射线衍射证明烧结过程未引入异质成分.所制备的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具有适宜的孔隙直径和孔隙率,且孔隙间具有良好的贯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凝胶成型法制备多孔氧化锆(ZrO2)支架,通过改变循环次数实现了对孔隙率的可控,使其保持在91%~45%之间,并且每循环一次,孔隙率稳定下降4~5%.在多孔ZrO2的表面涂覆羟基磷灰石(HA)涂层.为了防止HA和ZrO2之间的化学反应,中间涂覆了氟磷灰石(FA)层.XRD表明加了FA层作为中间层以后,没有发现反应发生.体视显微照片表明在HA/FA和FA/ZrO2两个界面上没有出现分层和裂纹.层与层之间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14.
结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聚合物的优点,采用溶液共混相分离制备出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多孔支架材料,并采用离心注浆填充新方法对支架材料进行增强,制备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孔隙率和抗压强度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孔隙率分析表明材料具有60%~80%的孔隙率,符合骨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材料的压缩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凝胶成型法来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利用体视显微镜等对制备的多孔羟基磷灰石孔洞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多孔支架材料的孔洞结构与大小.孔分布均匀且内部连通,孔径在300μm~500μm之间.体外模拟试验表明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种孔洞结构的特点更有利于骨细胞的生长.对压缩性能和孔隙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压缩强度和孔隙率随不同工艺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多孔镁作为新型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耿芳  谭丽丽  张炳春  郑丰  杨柯 《材料导报》2007,21(5):76-78,85
多孔镁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介绍了多孔镁的制备方法,评述了镁基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在其表面可能制备的生物活性涂层,初步探讨了镁基材料在体内的降解机理,并对多孔镁作为一种新型骨组织工程材料的医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包装用泡沫材料的多孔弹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江  刘占芳 《包装工程》2008,29(3):27-29,55
包装用泡沫材料是一种多孔隙的、呈现超弹性本构行为的橡胶类材料.引入了描述硅泡沫的多孔介质模型,针对泡沫材料弹性本构行为以及由于多孔隙的结构特征所导致的可压缩性,并考虑孔隙度对变形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解耦为等容部分和体积变形部分的应变能函数的具体形式,从而获得泡沫材料的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8.
羟基磷灰石(HA)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吸引力的骨组织替代材料,与纯HA相比,碳磷灰石(CHA)在化学组成上更接近于人骨和牙齿等硬组织,且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高的骨传导性,因此有望成为新型的骨组织替代材料.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碳磷灰石的研究,主要介绍了CHA中碳酸根的取代类型、机理及制备方法,碳酸根的取代对HA结构及各方面性能的影响,以及碳酸根含量的测定等,并指出仿生法合成CHA及其复合材料是最新的研究热点,也是今后骨植入材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