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配电网对保护系统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电流保护的新方法。首先根据配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拓扑结构,对保护装置背侧的DG网络进行等值变换,得到其戴维南等值模型;其后,当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装置检测短路电流大于整定值时,先启动保护装置的启动元件,再立即向故障侧的相邻保护装置发出短路功率方向信号,同时接收对侧的短路功率方向信号,采用自适应电流整定值和通信技术相配合的方法,比较本保护装置和相邻保护装置的短路功率方向信号相同与否决定是否动作。该方案解决DG接入配电网后,原有配电网馈线电流保护的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和保护范围都将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保护全长线路,大大提高其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扩大单元接线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现有定子接地保护应用于扩大单元接线方式发电机上的不足,提出基于零序方向元件的选择性定子接地保护方案。采用发电机机端零序电流、接地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以及发电机零序电压构造零序方向元件,零序方向元件的动作边界可灵活整定,能够准确判断发电机区内、区外单相接地故障。该方案已应用到微机型发电机保护装置中,现场模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庄河发电厂2台600 MW机组发电机定子匝间保护装置采用G60保护装置,主要由负序功率方向元件及纵向零序电压元件构成。分别介绍了负序功率方向匝间短路保护及零序电压匝间保护动作逻辑的设置情况及优、缺点,并根据匝间保护装置实际运行及维护情况,提出了提高保护可靠性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整流型零序电流方向保护装置由五个电流元件、四个时间元件、一个零序功率方向元件构成,其原理接线见图继统一85-7中的图a。图中的交流回路元件是示意性的。交流元件的具体选型不属于本次统一设计范围,在满足统一设计要求的技术性能前提下,电流继电器及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可由制造厂选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微机线路保护正在电力系统中广泛推广使用。由于微机保护的特点,用常规的带负荷测试的方法来判断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即保护装置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接线的正确与否较为困难。虽然通过保护装置端子的极性及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接线方式能判断出接线的正确性,但是这样既不直观,也容易出现问题。本文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通过WXH—1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在现场实际测试证明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杨志坚 《供用电》1997,14(4):37-38
凡新安装或一、二次接线经过变动的方向零序保护,其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必须利用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检查其接线的正确性。 因为被保护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时,保护安装处所出现的零序电流和电压相位关系是: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约为110°,而功率方向元件动作特性的最大灵敏角为电流落后电压约70°。因此当继电器的电流端子为正接时,则电压端子必须与电压互感器零序电压反极性相  相似文献   

7.
大电流接地系统广泛采用零序功率方向元件,作为线路接地保护装置中接地故障的方向判别元件。此元件的动作正确与否将决定整套接地保护能否正确动作。为判别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接线的正确性,过去的反事故措施、规程和资料所介绍的用负荷电流、工作电压检验的方法均须借助于查线等手段,对某些线号加  相似文献   

8.
接地故障零序方向元件拒动保护改进方案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对于大电源长线路的输电系统,当线路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虽然零序电流达到定值,零(负)序方向元件由于零(负)序电压可能达不到方向元件的门槛值,造成保护拒动.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了2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当零(负)序方向元件由于零(负)序电压可能达不到方向元件的门槛时,以正序电压代替零(负)序电压作为零序电流方向判别;另一种是采用无方向零序电流反时限过流保护作为接地故障后备保护,并提出了新的电流互感器断线方案,解决了国内保护装置电流互感器断线与反时限零序后备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主设备保护中功率方向元件的接线方式和内角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现场主设备保护中相间功率方向元件接线混乱的现状,利用对称分量法和相量图分析法 ,从方向保护作为线路后备和变压器后备2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方向元件采用异侧各种电压时的接线方式和对应的内角整定。通过分析得出了作为2种后备时变压器高低压侧功率方向元件在同相位的异侧有无电源2种情况下满足继电保护要求的最佳接线方式和内角整定值。最后针对数字式保护的特点,采用与中、高压侧相间电压满足同相位关系的低压侧相间电压差作为方向元件的电压量的接线方式,提出了一种更好的、使内角整定计算更为方便的功率方向元件的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光伏电源与传统电源故障输出特性不同,其接入将影响配电网中传统功率方向元件的动作特性,使得传统功率方向元件不能正确判断故障方向。在研究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故障特性的基础上,得出了配电网保护正方向及反方向故障时流过保护的正序电流和保护安装处故障前电压的相位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序故障电流和故障前电压相位信息的方向元件新原理。该原理保证了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条件下含光伏电源的配电网中方向元件动作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了传统功率方向元件电压死区的问题。经仿真验证了该方向元件原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交点相角法功率方向元件 ,这种新型的功率方向元件是利用电流、电压相量的波形之间的交角作为动作判断量 ,其动作死区极小 ,且构成较为简单 ,因此比传统的功率方向元件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2.
JGF-11功率方向继电器主要作为单电源环状网络及双电源辐射线路相间短路的方向元件,应用于35kV线路功率方向电流保护中。对于JGF-11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相位比较回路分析可知:当加于电压互感器(YH)的电压在二次侧所产生的电流,加于电抗互感器经转换后的电流,而两者瞬时值方向相反时,输出电压为正(即图1中的m、n两点间电压,下同),三极管翻转(即图1中T_1、T_3截止,T_2、T_4导通),继电器动作;而两者瞬时值方向相同时,输出电压为负,三极管不翻转,继电器不动作。图1为该继电器的原理图。  相似文献   

13.
以本局多电源系统为例,分析了零序功率方向与零序电流保护整定值的关系,并总结出零序电流保护不经零序功率方向控制的一般规律-尽可能不用零序功率方向元件,以减少在现场安装调试中因零序功率方向接反而造成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并使接线简单化。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概述 新研制的零序电流功率方向保护,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集成电路动算放大器,CMOS固态集成块及门电路,构成了零序功率方向元件、电流元件、时间元件、直流逻辑、信号及出口跳闸回路。可以构成三段或四段式接地故障保护装置,每段可经方向或不经方向控制。适用于110~500kV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多电源或单电源供电的输电线路。长向线、中长线及短线路,作为各种接地故障的快速有选择性保护。本文重点对零序功率方元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改进的功率方向元件的动作判据,即通过将测量的电流、电压相量进行适当移相、组合后形成相应的电压波形,并根据所形成的电压波形之间是否有相交角θ作为动作判据.分析表明其电压动作死区很小,比传统的功率方向元件具有更高的动作灵敏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故障类型的零序方向元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因零序电压不满足灵敏度要求,而导致零序方向元件误动或者拒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零序电压和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故障类型的方向元件。当零序电压低于门槛值时,依据选相结果,该元件采用保护安装处故障前的故障相电压代替零序电压,进行零序功率方向判别。经现场故障数据验证,该元件正确、可靠,已应用于750kV线路微机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接入输电线路后,单一电压互感器与线路电流互感器构成的保护元件无法兼顾故障方向与区内外故障正确判别的问题,提出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接入线路距离保护的新方法。此方法在原有单一电压互感器、单一电流互感器的基础上再增加1个电压互感器构成保护元件,得到母线侧与线路侧两处的电气量,利用母线侧的电压互感器进行故障方向判别,线路侧的电压互感器进行区内外故障识别。PSCAD/EMTDC仿真验证表明,此方法可以正确对故障方向和区内外故障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广泛采用零序方向保护,其零序功率方向元件接线正确与否的判别通常采用带负荷测试的方法。目前有关试验规程介绍的方法存在缺陷;采用拉开电压互感器高压侧一相隔离闸刀人为产生零序电压的方法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要影响距离保护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国产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零序电压元件(以下简称P_0元件)与电压取自PT开口三角的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相比较,其最大优点是解决了现场易将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电流极性搞错的问题,并可省去或简化利用负荷电流检查继电器动作情况的试验。但在校验或模拟试验时,如何确定其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交点相角法功率方向元件,这种新型的功率方向元件是利用电流、电压相量的波型之间的交角作为动作判断量,其动作死区极小,且构成较为简单,因此比传统的功率方向无件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