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胶东沿海地区渔村村落人居环境的景观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沿海地区渔村村落选址依山傍海,独特的山、海、岛并融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村落自成一格的自然景观。渔村村民以海为生,对大海充满了崇敬和敬畏之情。这种情感体现在村落人居环境上,形成了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景观。此外,渔村村落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海带草作为民居的建筑材料,形成人居环境独特的乡土景观。以荣成地区的靖子村、俚岛镇为典型案例,分析了胶东沿海渔村村落人居环境的自然、文化和乡土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2.
博山古窑址村落作为当今极少存有古窑址的聚集地之一,在当今地域文化景观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文章以博山地区古窑址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与测绘,基于地域文化风貌,分别从古窑村落的物质景观和价值景观两大层面对村落景观特色进行剖析,通过认识、分析和归纳古窑村落的景观形态,提炼出该村落一些形态构成模式,最后总结与评价古窑址村落的景观内涵。  相似文献   

3.
《园林》2019,(7)
本文基于学术界对地理景观视角的观点与认识,从地域文化、景观生态、乡村规划等方面探讨在地理景观视角下的金坛诸葛八阵图村落(大小鲁墅村)景观研究。解析诸葛八阵图村落文化理念的提取和文化地理景观的研究,科学分析诸葛八阵图村落的景观生态,并在地域文化和景观生态的基础上提出进行诸葛八阵图村落乡村规划思路,为江南水乡村落的景观研究提供更加合理的思路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晋南地区的旅游型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艺术传承以及保护价值,认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结合村落的生态理念、人居环境、艺术传承、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有机协调发展。晋南地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要突出地域文化特征,要坚持以人为本,守好地方传统文化的根脉。  相似文献   

5.
我国幅员辽阔,民俗各异,各地都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村落景观特征。然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村落景观设计及规划方面,我国各地原有的地域性村落景观特征被拆除、破坏或遭到外来文化的侵蚀,大都变得千村一面缺失本土地域文化特点。因此,从地域文化的背景对村落景观设计调查研究尤为重要,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传统村落民居地域特色设计创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媛  徐悦颖  田永刚 《城市建筑》2023,(14):100-102+119
文章从景观基因理论视角出发,通过识别秦巴山区传统村落景观的外在表达和内在特质,建立片区内独特的景观基因谱系,为地域景观文化的研究提供新路径。在对秦巴山区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对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从传统村落外在营构过程和内在文化形成两个层面,构建了双层(营构—文化)、六维、二十二类景观基因图谱体系,同时基于景观基因识别四原则,定性分析梳理了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景观基因特征。研究成果为秦巴山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研究提供借鉴和科学依据,为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特征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我国部分村落建设规划中存在景观特色缺失的问题。本文基于符号学相关理论,通过对景观符号学发展的总结梳理,探究去符号化主义背景下村落景观符号与自然、地域、文化等符号间的结合点,并选取案例实证演绎,从顺地立意、生态自然、传承文化、尊重行为、勇于革新等方面解读村落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景观符号在村落景观营造中的准确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琳  杨珂 《园林》2022,(7):20-27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地域精神。使游客获得对乡村景观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使居民获得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二者对传统村落的主动保护行为,是发展传统村落旅游的重要意义。以云南大理沙溪寺登村为例,通过场所依恋感知量表和景观偏好认知地图等方法对村民和游客的景观感知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村民的景观特征感知普遍低于游客,景观依恋感知普遍高于游客;村民与游客都对保留了传统风貌与文化精神的典型景观具有更高的感知与偏好。针对以上问题与发现,从空间规划、游线设计、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提高村民和游客景观感知和场所依恋的策略建议,使乡村旅游能够成为促进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传承乡土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伴随"美丽乡村"等政策落地,传统徽民居村落得到发展.街道景观是传统村落中的重要组成,为完善徽民居村落的整体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搜集等方式,总结街道空间、街道内容物、街道文化等内容,探索街道景观中的元素构成与文化内涵.徽民居街道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承载村落日常交通与生活,受传统村落规划、地域文化影响,街道空间曲折有致,...  相似文献   

10.
江西金溪县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群。城湖村为金溪传统村落中极具景观特色的典型案例,村落格局完整,建筑布局严整有序,集中体现了地域文化特性,为赣东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村落概况、村落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越来越多对现代建筑的批评声中,人们再一次认识到尊重自然和发扬传统地域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由此引发重新思索如何在建筑创作中正确对待“传统”与“现代”的问题,由于地区差异和居住理念的不同,乡土建筑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本文以胶东半岛地区传统民居为例探索传统建筑的当代置换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尹航  张超  赵鸣 《古建园林技术》2022,(162):114-119
胶东半岛三面环海,群山遍布,为道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沿海的气候特征和特殊的海洋气象,使半岛山岳成为修建宫观园林的佳地。宫观园林在各山体并非平均分布,而是以昆嵛山、崂山为中心,呈局部聚集、整体散点的布局模式。将风水堪舆理论的寻龙、察砂、观水转译为“高峰”“山环”“水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以此 3 项指标分别对半岛各山脉的风水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发现宫观园林的分布与山岳风水“大聚局”紧密相关,符合“大聚局”尺度下的理想景观格局的山脉宫观园林分布较多,反之则少。研究发掘了宏观尺度下胶东半岛山岳宫观园林分布与风水理论之间的关系,可为其他地区宫观园林选址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乡村景观环境有自然之美。新型城镇化虽然是当前乡村的发展趋势,但不应以粗暴的方式干预乡村景观环境规划,应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以及景观聚落形态三个方面促进乡村景观良性发展。这三个方面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继承传统文化、发展区域产业经济、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village plann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How to construct a beautiful village with promine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line with rural natural resource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turns out be a problem demanding prompt solution in curr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andscape information chain theory, Jiabi Village in Maoba Town, Lichuan City was taken for example to create a complete landscape information chain where tea culture dominate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intermingle by excavating local landscape information elements, creating landscape information places, and constructing landscape information corridor, so as to create a distinctive beautiful vil age in western Hubei and accord with its positioning of "China's tea homestay culture village" and "China's couplet tea village".  相似文献   

15.
韩刚  张华芳  石玉好 《山西建筑》2012,38(4):251-253
通过分析胶东半岛海水入侵的现状特征,提出了海水入侵治理的工程措施以及保障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半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腾飞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西青区南运河发展战略 西青区南运河规划以水文化为核心,挖掘、保护、传承运河文化。 通过“品质保护”提升沿线区域的“生活品质”.完成”区域功能演变”.打造生态、文化、活力、旅游之河。规划遵循一心两翼的开发准则,营建以元宝岛为核心的旅游休闲商务区与乡村生态休闲区。旅游休闲商务区以南运河和中央休闲景观大道为两条休闲景观主轴.横向连接元宝岛与主城区并串联西青体育中心、创意产业园区、运河新天地、运河休闲岛、秀水北岸、花花世界等特色板块。  相似文献   

17.
徽州古村落与水口园林的文化景观成因探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徽州古村落及其水口园林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宗氏族谱、方志等记载的历史上相关风水选址活动的探究,结合大量的实例参照与图例的比对,对其村落格局、水系、人文景观等文化积淀的成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特别是针对村落水流出口且被视为村落门户和灵魂的“水口”,对其景观建构、功能特性、文化属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势头,试图从中发现可供我国当前乡村景观格局借鉴的传统“天人合融”的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18.
程方明 《城市建筑》2014,(32):229-229
地域文化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性景观设计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是体现地区园林景观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以杭州为例,对地域性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的展现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融合的乡村景观变迁——以淘宝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速城镇化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相互影响,且乡村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处于弱势。乡村景观包含人工与自然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乡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经济类型对于乡村景观的影响最为深远。新型城镇化相较于传统城镇化,更加强调人的在地城镇化,以改善乡村的经济条件为首要任务,以产业融合作为主要途径,因此乡村的经济结构必将发生转型,乡村景观也势必会因此而变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网络和物流的"淘宝村"经济发展模式成为越来越多农村实现在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创新与传统文化虽不是矛盾,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空间生产理论清晰地阐释了经济发展决定空间模式,因此,如果在经济发生转型之后,空间没有响应,那激化的矛盾对于乡村景观将是毁灭性的,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自身的适应性而转变。  相似文献   

20.
青岛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概念解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青岛的区位优势和现状基础,其城市性质应该定位为半岛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的海滨旅游度假城市、我国和亚太地区重要港口城市、作为人类家园的山水田园城市,最终发展成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