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标GB407—78中对“花纬”疵点的评分方法是“叠起来看得出的1m内有1~2个交界线的作一条,每条6分”.当前,花纬疵点数量上升,直接影响棉布的等级及出口合格率.现就我厂生产实践分析“花纬”疵点的产生原因并阐述预防措施,以供兄弟单位生产时参考.1 原棉产地差异大,生产年限差异大目前原棉紧缺,企业大多原料不足,储备极少,现买现用,配棉成分无预见性,变动亦较大.这直接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的稳定,“花纬”疵点必然成为共性问题.以我厂所用原棉为例,产地遍及新疆、河南、山西、湖北等地区,并使用部分外棉;原棉品种及性质差异较大,再加上数量不足,更给配棉造成极大困难;除本年度原棉之外,尚使用86/87年度的国库棉,该棉色泽变黄,又给均匀混合增加了难度.2 品级不符,混级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
陶国定 《棉纺织技术》2001,29(12):757-758
原棉作为纺织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其生产用量大 ,成本占用高。历年来不少企业都将原棉管理视为挖潜增效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和强化成本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而原棉管理中的隐性亏重不仅影响到企业用棉量的高低 ,他也阻碍着企业效益的提高。我公司经实际测算每月实际用棉量与进厂原棉商业唛头重量相差 3 0T左右 ,仅此一项 ,净增成本 40多万元。1 造成原棉隐性亏重的主要原因1 .1 含水含杂测试未与逐包称重同步进行原棉具有吸湿放湿的特性 ,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及原棉储存时间的长短不同 ,原棉的含水量随时变…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纺织原棉严重不足,难以维持现有设备能力的正常生产问题,邯郸纺织集团总公司提出充分利用好有限原棉的六条措施: 1.自四月份开始至新棉到厂前,四个大棉纺厂买行每周开六天停一天的限产措施,可延长生产一个月。  相似文献   

4.
原棉管理,是棉纺织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原棉管理,充分掌握原棉性能,做好原棉检验及配棉混棉工作,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细纱断头,提高细纱单产和节约用棉的基本措施之一.许多地区、企业在加强原棉管理中,依靠和发动群众,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的做法主要是:  相似文献   

5.
低等级原棉纺纱生产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低等级原棉纺纱的配棉情况和生产工艺配置。低等级原棉色泽黄,短绒含量高,含杂高,成纱色差大,生产中应根据低等级原棉的特征,合理配棉,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成纱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原棉中存在的异性纤维始终困扰着纺织工业的生产与发展,如何准确地检测与识别原棉中存在的异性纤维是纺织工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采用三基色RGB最佳阈值算法来识别原棉图像信号中存在的异性纤维,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原棉中存在的异性纤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低等级原棉纺纱的配棉情况和生产工艺配置。低等级原棉色泽黄,短绒含量高,含杂高,成纱色差大,生产中应根据低等级原棉的特征,合理配棉,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成纱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探讨低回潮率原棉加湿处理对生产质量的影响。分析了使用低回潮率原棉对生产和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对低回潮率原棉进行加湿处理的设想,设计建造了原棉加湿处理房,阐述了原棉加湿处理范围、加湿处理方法和加湿后原棉的使用办法,并做了有关对比试验。试验表明:使用加湿处理后原棉,生条短绒率可降低1.6个百分点,成纱单纱强度和条干等指标水平有所提高。认为:对低回潮率原棉做加湿处理有利于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吴奉越 《棉纺织技术》2006,34(10):62-64
0 引言 每家纺纱厂的原棉采购者和产品质量管理人员都认识到原棉中的短纤维含有率(下简称短绒率)几乎对成纱质量的每一个考核指标都有影响.试验仪器制造商还难以开发出价廉有效和确实可靠测试短绒率的方法.原棉购入者在决策购买时,更重要的是在设计配棉方案时,力图能利用高容量测试仪(HVI)测得的诸如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均匀性指标.问题在于多少短纤维或多大短绒率对最终产品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棉花公司纤维加工试验室(FPL)将探讨短纤维对纺织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纺织生产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最突出的问题是原棉资源紧张.为解决原棉的短缺,又要保证质量的稳定,如何用好进口棉和新疆等地外省棉是许多纺织企业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稳定生产,提高质量,我们作了各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在使  相似文献   

11.
2003年3月我公司从Crosrol公司购买了三台MK5D型高产梳棉机。该机具有产量高、分梳效能好、尘屑和短绒排除能力强等特点,在生产中较适应原棉质量好、大杂和带纤维籽屑少的原棉。  相似文献   

12.
棉花灰纱开清棉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纺纱实践,总结了开清棉各工序对原棉的质量影响,分析了原棉性质和开清棉各工序工艺参数的关系,提出了棉花灰纱生产中开清棉工艺参数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彩色棉半精梳纺纱的生产技术难点,以及生产技术要点,包括原棉选配、纺纱工艺等.  相似文献   

14.
原棉管理是棉纺织厂一大基础管理工作,它对合理用棉,稳定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至关重要。作为原棉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原棉仓库管理,它除协助做好原棉进厂把关(过磅)外,还为配棉等人员提供原棉分等级库存情况(收、付存报表),为合理配棉提供数据,因而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纺织厂原棉收、付、存报表都是人工统计容易产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近年来,棉纺织行业面临着原棉紧缺的困难,众多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如何拓宽生产领域,开发非棉产品,缓解原棉短缺的状况,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四川是桑蚕养殖大省,桑蚕丝绢纺落绵资源丰富。紬丝纺是利用绢纺落绵进行再纺纱,这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复用率,而且为棉纺行业开发新产品辟开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原棉管理是棉纺织厂四大管理中的一大管理,是棉纺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原棉占棉纺厂整个成本的85%以上,原棉管理对棉纺厂合理用棉、稳定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至关重要,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一个棉纺厂的效益。自1985年以来,我厂由于重视原棉管理工作,配棉成本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7.
棉布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之一,棉布又可分为供印染加工用的本色棉布和经过漂白、染色、印花、整理等工艺加工的印染棉布。棉花做为生产棉布的主要原料,是生产高质量棉布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实践表明:提高出口棉布质量,必须从原棉抓起,原棉经过深加工后引发的质量问题,危害大,散布面广,且难以返修整理,往往使生产厂蒙受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从分析出口棉布的原料性疵点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人手,看原棉与提高出口棉布质量的内在联系,谈解决这一问题的思  相似文献   

18.
根据竹节纱原棉指标、半成品、成品指标及配棉选配依据,分别讨论了增加低级原棉用量调整配棉、根据库存情况调整配棉和根据成纱质量情况调整配棉等实例。指出:在保证成纱质量的前提下,品级较高的配棉适当增加低级原料使用比例,可以达到降低吨纱成本的目的;根据库存情况,合理地使用占库存量大的原棉,避免棉花价格大起大落的成本风险;根据梳棉生条质量指标的波动,查看配棉单,剔除与配棉主体差异较大的原棉,保证配棉中各成分的不匀率不能过大。通过做好以上3项工作,即保证了生产的纱线质量不过剩,又达到了降低吨纱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原棉技术品级评价模型在配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指导配棉技术管理工作,选取棉纤维上半部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为棉纤维品质的主要内在指标,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分等和隶属度的概念,建立了原棉的综合评价指数,即原棉技术品级.结合计算机编程将原棉技术品级应用于配棉工作.认为原棉技术品级以原棉的内在质量为主,并辅以外观质量,有机地将原棉品质统一在具体指标内,可以定量地反映原棉的主要特性,能加强原棉分类组批管理,准确量化配棉技术标准和配棉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原棉管理是棉纺工业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它和整个棉纺厂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成本有很大的关系.要加强原棉管理,就必须深入掌握原棉的各种性状,研究如何合理和经济地使用原棉,并根据产品的不同用途进行配棉,以纺制出品质符合要求的各种棉纱.而原棉品级又是原棉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