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泡沫复合体系进行了大量的室内研究,对几种体系的发泡能力进行对比,充分证明了复合体系较强的发泡性能;对聚合物浓度与发泡能力的影响也进行了室内研究;同时对复合体系中的气体进行了泡沫综合指数对比,结合矿场实际情况确定了试验方案。对先导性矿场试验的动态反映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和分析,对复合体系的发泡能力作了初步评价,为该项试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该项目的推广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清栋  祝红爽  权莉 《油田化学》2014,31(2):247-251
为解决鲁克沁油田中区超深层稠油油藏非均质性严重、水驱开发效果差的问题,利用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开展了空气泡沫驱技术研究。对泡沫体系的发泡性、稳泡性、抗盐性和驱油效果等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研究,对发泡工艺进行了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XHY-4型起泡剂在高温高盐(80℃、160000 mg/L)条件下发泡率大于600%,半衰期大于600 s,岩心驱替实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5%。氮气泡沫矿场试注表明,气液交替注入可以在地层中形成泡沫,对水流优势通道形成有效封堵,起到降水增油的效果。试注试验的成功,为鲁克沁油田超深层稠油油藏开展泡沫驱矿场试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两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大庆油田进行的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先导性矿场试验注气量不足的情况,讨论了试验是否形成泡沫及究竟提高多少采收率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试验发泡条件及试验与三元复合驱、天然气驱的动态反应差别,即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注入压力、吸液指数、产液指数、地层压力的变化幅度都大大高于三元复合驱;注采压差大幅度增加;其注气压力大大高于天然气驱时的注气压力及气窜现象得到抑制等问题的讨论,得出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矿场试验在油层中形成了有效的泡沫的认识,该试验已提高采收率22.04%,超过了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根据试验动态预测最终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5%左右。  相似文献   

4.
泡沫复合驱体系稳定性及稳泡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波  肖贤明 《钻采工艺》2008,31(1):117-120
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目前已在我国部分油田应用,选择泡沫性能优良的复合体系会推动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文章研究了泡沫复合体系中发泡剂、稳泡剂和碱对复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筛选出配伍性较好配方是1.0%十二烷基苯磺酸、0.5%木质素黄酸盐与0.5%碱水复合体系,并对其进行了耐温、抗盐、抗油污染性能评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泡沫照片分析,一般情况下泡沫体系Plateau边界越规则,泡沫半衰期越长,泡沫越稳定;泡沫间液膜越厚,发泡体积越小,发泡性能越差。该泡沫复合配方的确定对矿场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二东泡沫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历经5年多时间,提高采收率超过25%,表明泡沫复合体系具有较强的流度控制、发泡能力和较高的驱油效率,并具有比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更高的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该项试验取得4个方面的重大技术创新:①泡沫复合驱油方法在水驱砂岩油田开发中的首例成功实践。泡沫复合驱集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碱驱及常规泡沫驱等多种驱油特性于一体,其中三元体系提高了驱油效率,气体上浮作用扩大了波及体积。  相似文献   

6.
多元泡沫复合体系由聚合物、碱、表活剂、天然气组成.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50%左右的剩余储量.为进一步提高聚驱后采收率,在喇嘛甸油田开展了聚驱后泡沫复合驱现场试验.在试验中,通过对表活剂种类及浓度的筛选、碱浓度的筛选、聚合物体系对性能的影响以及水质对泡沫体系性能的影响等研究,初步确定了泡沫体系配方.通过室内岩心驱油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气液比、注入速度、注入方式等对泡沫体系聚驱后驱油效果的影响,为矿场试验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石磊 《采油工程》2005,(4):14-15
通过对泡沫复合驱油试验的效果描述和分析,对复合体系的发泡能力、发泡效果做了初步评价,阐述了喇嘛甸油田泡沫复合驱现场试验中井下注入工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泡沫复合驱油井下注入工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泡沫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中取得的认识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通过对泡沫复合驱油试验的效果及动态反映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对复合体系的发泡能力、发泡效果做了初步评价,并探索泡沫复合驱油的注入及采出工艺,同时对泡沫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泡沫驱油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稠油热采油藏伴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生产效果变差,表现为周期产油量大幅降低,含水高,油汽比低。为此开展了伴蒸汽注入泡沫体系提高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技术研究。对多孔介质条件下影响泡沫体系封堵调剖性能的因素(温度、矿化度、气液比、浓度)进行了研究;利用一维物模试验和二维物模试验对泡沫体系提高多轮次吞吐后稠油开发效果进行室内研究;对泡沫体系注入时机、注入方式进行研究;对不同方式提高采收率和降低产出液含水率进行对比。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表明,高温复合泡沫体系可有效改善多轮次吞吐后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应用于底水油藏开发的水平井综合含水率上升速度较快的问题,采用氮气泡沫技术进行治理。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评价了氮气泡沫的封堵能力、对油水层及高低渗地层的选择性封堵能力、以及在岩心中的稳定性,表明氮气泡沫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底水油藏含水上升的趋势;通过考察不同发泡剂、稳泡剂的发泡体积和半衰期,确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为发泡剂,聚丙烯酰胺为稳泡剂。并在两口不同类型水平井中进行了矿场试验,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下一步治理此类问题的水平井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周明  蒲万芬  赵金洲  王霞 《钻采工艺》2007,30(5):119-120,130
在模拟无盐状态下和中原油田高矿化度的条件下,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用于泡沫驱的驱油泡沫的形貌。无盐泡沫的微观形貌:泡沫以气泡为中心形成了相互交错的六边形环状结构,呈空间重叠状态,在环状边缘上布满了丰富的细网。含盐泡沫的微观形貌:六边型结构特征削弱,但立体结构显著增强。含盐泡沫无独立的盐结构,盐与PS-3和C14-16AOS形成了一种复合结构,盐具有泡沫液膜增强作用。并从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盐的存在提高泡沫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在高矿化度的条件下采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半衰期前后泡沫的结构。含盐泡沫半衰期前泡沫细腻,比较均一,尺寸差较小。半衰期后泡沫尺度相差较大,不均一性增加。并运用Laplace方程对泡沫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泡沫泵站是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泡沫泵站设计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如泡沫液的选型、混合液的配制流程、供水和电控要求及其它设计要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内外关于泡沫体系渗流机理研究结果,以三维四相多组分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基于泡沫气泡数量平衡的泡沫功能模型,将该模型与一个三维四相多组分的化学驱模型相结合,构造了一个泡沫复合驱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了泡沫复合体系的岩心驱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2时应用泡沫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幅最大。  相似文献   

14.
泡沫剂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评价和研究了多种泡沫剂的起泡能力、稳定性、抗油性、老化性、岩石吸附、与水的配伍性,对部分泡沫剂进行了阻力因子和驱油效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非均质模型驱油试验中,提高采收率26%,为泡沫驱油的现场试验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5.
泡沫水泥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泡沫体积分数。通过水泥浆发泡实验,制备了具有良好沉降稳定性的泡沫水泥,深入系统分析了泡沫体积分数的变化对泡沫水泥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泡沫体积分数的增大,泡沫水泥浆变得黏稠,失水量降低;同时,泡沫水泥石抗压强度基本成线性降低,气测渗透率升高,弹塑性能增强。泡沫体积分数控制在30%左右,泡沫水泥石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弹塑性能,同时满足气层的有效封固要求,为现场泡沫水泥浆密度确定和施工安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泡沫的衰变机理,用搅拌法测定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泡沫衰变过程。根据测得数据,得出5种表面活性剂的发泡能力及泡沫稳定性次序为:SDS〉ABS〉AES〉OP〉AS,得出了产生的泡沫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总结出了各表面活性剂的泡沫衰变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孔隙或裂缝性低压地层井漏、井塌及油气层损害等多种技术难题,以聚胺为水化抑制剂,结合微泡沫钻井液特点,构建了聚胺微泡沫钻井液体系。通过调整搅拌速度、优选加重剂、增黏剂加量及p H值等手段,使聚胺微泡沫钻井液密度在0.43~1.15 g/cm3之间可调。研制的聚胺微泡沫钻井液体系的抗温达120℃,可抗12%氯化钠、20%海水、12%劣质土、21%柴油污染,具有较好的防漏堵漏性能及储层保护效果。聚胺微泡沫钻井液兼有聚胺的表面水化、渗透水化抑制作用,加之较低的表面张力、活度,具有屏蔽暂堵性,在井壁上形成半透膜,可起到良好的防止井壁坍塌和保护油气层作用。  相似文献   

18.
Gas injection into reservoirs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oil recovery. However,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and high gas mobility reduce sweep efficiency and decrease recovery. Using foam can reduce gas mobility and therefore increase sweep efficiency. Foam is thermodynamically unstable, so it is important to predict the foam stabili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oil presence on foam stability, static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foam by varying the type and amount of added oil and molecular weight of added alkane. Also static foam propert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varying the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ionic strength,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salts in the sample, and addition of polym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