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JS2气藏储层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随机模拟为主要方法,在对储层参数进行变量统计参数和变差函数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JS2气藏地质研究和气藏描述成果进行定量化转变,建立了包括构造模型、物性参数模型和流体分布模型的三维地质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有利区进行了预测。随机建模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气藏描述精度,为气藏储层改造及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储层建模致密低渗气藏开发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新场气田上沙气藏致密低渗储层的地质特征,利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参数定量三维地质模型,应用网格粗化技术由地质模型生成数值模拟应用模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中的历史拟合、参数调整、完善地质模型,优化气藏地质认识,指导开发方案调整.生产实际表明:基于地质模型进行致密低渗气藏研究能较好解决石油地质研究和气藏工程的衔接问题,能从动态和静态角度研究气藏,从而为气藏开发的动态预测和方案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定量地表征储层的空间几何形态及物性特征,是反映地质特征三维空间变化与分布的数字化模型。采用地质条件约束下的随机建模方法建立杏树岗油田X4区西部三维地质模型。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建立构造模型;用地质研究的沉积相图采用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储层微相模型;按相控建模的思路,优选球型变差函数模型,以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对研究区储层参数进行模拟,建立储层参数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杏树岗油田X4区西部三维地质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符合较好,为油田开发调整、后期开发方案编制、挖潜剩余油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质建模可以定量、直观地展示储层三维物性参数及几何形态,提高井间物性的内插精度,从而提高储层精细描述的精确度。苏里格气田东区Z30区块储层发育于河流相,砂体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较大,故利用Petrel软件,以钻井数据为基准,按照点-面-体的建模步骤建立Z30区块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测井解释单井相数据为基准,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构建了沉积微相模型;并以相控建模技术为指导,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储层属性模型。储层建模研究为准确评价储层性质及潜  相似文献   

5.
魏力民  朱彤 《天然气工业》1999,19(B11):45-49
据新场气田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气藏的特点,从最基础的地震,钻井,地质和试采等资料入手,对储层开展三维气藏描述;以动态信息为线索,实验分析与气井相结合为手段,表征储渗差异现象的地质模型为突破口,建立等效地球物理模型为纽带,筛析并形成识别储层差异性的方法,以达到预测上沙溪庙组气藏富集带分布规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对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气藏 5 8口井的地震、地质、钻井、测井、测试及生产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确定性 (PostStack/PAL、Strata、Rave、RM、Integralplus、Stratimagic)和随机 (Jason)建模新技术、新方法对储层进行全面、细致的三维定量表征 ,建立了气藏J2 s2 1、J2 s2 2 、J2 s2 3 、J2 s2 4四套储层的三维空间储层属性参数 (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 )模型 ,网格大小为 2 0m× 2 0m× 1μs(2m) ,提高了气藏储层描述的精度 ,改进了原有储层预测在井间插值方面的不足。对上沙溪庙组气藏各类储层的改造及已探明储量的合理利用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 ,为气藏开发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油气行业,油气藏地质模型经常用于体积计算、井规划和流动特征预测。地质模型是储层结构和特性的一种计算机表述。像孔隙度和岩性这样的特性是在地质模型的每一个单元中用各种方法估计的;最常用的是地质统计模拟,如序贯高斯模拟和序贯指示模拟(Goovaerts,1997),这些方法考虑了特性的谱连续性,同时也重视它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8.
致密砂岩气藏勘探早期储渗体动态响应识别及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致密碎屑岩气藏由于其较强的非均质性,在气藏勘探开发早期,由于认识和资料的限制,地质、物探对储层有利储集区块难以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测。章以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气藏勘探开发初期气藏动态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径向复合试井解释技术对气藏非均质性在动态响应上的识别,从气藏动态角度建立了四类气藏储渗体分类。该储渗体分类的提出,为上沙气藏地质模型、物探、测井解释模型和压裂井评井选层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线索和思路,并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效益。该储渗体划分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值得在国内外同类气藏勘探开发早期气藏描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长岭气田火山岩储层三维孔隙度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准确可靠的三维孔隙度分布模型,对火山岩气藏有效储层的预测和建立合理的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长岭气田火山岩储层特点,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单井孔隙度解释模型,并将目的层火山岩划分为三个火山体,提出用火山岩"体控+相控"的建模策略,采用基于象元的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和协同克立金法,建立三维孔隙度参数模型,其结果符合地质认识和生产实际,并为生产单位所采用。  相似文献   

10.
国内页岩气资源开发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开发中缺少有效的技术指导,尤其是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面。在综合钻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页岩气有效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通过井震约束,建立有效储层段的构造模型,以GR(自然伽马测井值)、TOC(总有机碳质量分数)、Si质量分数、Ca质量分数与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构建沉积小层相的划分标准;应用序贯指示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分别建立起相模型和各重要参数的属性模型;最后通过单位体积含气量累计求和的方法计算页岩气藏地质储量。实例应用表明,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有效刻画出了有效储层空间的非均质性变化特征,并指出了各属性参数对应的有利分布区域。该类页岩气藏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实际应用,对类似气藏的开发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采油技术。水平井开发的技术关键之一是建立油气藏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据此可以确定明确的地质目标,设计合理的钻井轨迹。在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首先以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建立地层格架,然后结合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成果和相控建模的思路,利用序贯指示模拟等随机建模方法进行油气藏的属性建模。在大庆T4油田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T48-L121井区的精细地质模型,精细刻画了5m厚度砂体的空间展布,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水平井轨迹的设计,在高含水油区获得了较高的产能。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油藏评价一体化研究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随着陆上油田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大,传统单一的油藏勘探开发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油藏情况。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长6^3。油层组属于典型的陆相成因的油气储集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储集层物性差、储量丰度低的特点。介绍了现代油藏描述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一体化研究思想,针对研究目的层组的地质特征,首先应用随机建模技术建立精细油藏地质模型,并应用网格粗化技术将精细地质模型粗化到油藏数值模拟器能接受的数值模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中的历史拟合、参数调整步骤,完善地质模型,优化油藏地质认识。生产实际表明,通过一体化技术进行复杂油藏研究能较好解决石油地质研究和油藏工程的衔接问题,能从动态和静态角度研究油藏,为油藏开发的动态预测和方案优化奠定了基础。图5表1参17  相似文献   

13.
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地质因素,应用概率统计理论的随机模拟方法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进行资源量计算,得到资源量的概率分布,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地反映真实的地质情况。文中基于随机模拟思路,系统论述了3种不同的油气资源量随机计算模型,即基于圈闭体积法的随机模拟、基于储层体积法的随机模拟以及基于油气藏个数和规模的随机模拟,并且将其应用于我国西部某盆地的碳酸盐岩区带、致密砂岩气藏区带以及勘探程度相对较高的常规油气藏区带。随机模拟在油气资源评价应用中,关键是对重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其概率分布,然后通过地质模型随机模拟计算得到资源量。应用结果表明,这3种资源量计算模型简单高效,适用于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和勘探程度的地区,并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在准噶尔盆地钻探的前哨2探井取得重大突破,预示着盆地腹部侏罗系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腹部发育远源和次生油气藏,源与储之间距离大,油气运移路径决定了油气藏的分布.基于研究区侏罗系油气主要沿断裂垂向运移、沿砂体侧向运移的特点,制定了以三维地质建模、参数研究和模拟计算为核心的研究思路,提出了断面网格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5.
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储层物性参数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储层随机建模主要分三步:构造建模,沉积微相建模,物性参数建模,其中物性参数的建模需要沉积微相模拟的结果来控制。沉积微相控制下物性参数建模的方法是,首先利用顺序指示模拟建立沉积微相约三维模型,然后按沉积微相类型分别采用顺序高斯模拟对其物性参数进行模拟,最后根据沉积微相模拟结果进行合并,得到相控下的储层物性参数模型。在实例中对比了相控下物性参数模拟与直接物性参数模拟的结果,结果表明前者更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中既富油又富气的主要凹陷之一,凹陷内深层超压现象十分突出。为了深入认识凹陷超压与深层气分布的内在关系,弄清深层油气的成藏特点,以便进一步指导勘探,以钻井、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通过实验模拟,并以成藏动力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东濮凹陷超压封存箱的结构,进而深入研究了超压与深层气成藏的关系。提出了凹陷内超压封存箱控制下的3种天然气成藏模式,认为储集条件、盖层条件和超压环境是深层气聚集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超压过渡带或过渡带中的局部高压异常区是深层气的有利分布区。根据具体的成藏模式和成藏控制因素,提出了凹陷内深层气的有利勘探方向,其中部分认识已被新近的钻探井所证实。  相似文献   

17.
单砂体形态及分布特征预测是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然而,利用常规随机建模技术所建立的模型与油藏实际往往差别较大,难以精确预测含油单砂体展布。如何运用开发中后期丰富的资料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刻画单砂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规律,建立准确实用的三维地质模型是目前油气田开发中后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华北油田某区块为研究对象,对单砂体建模技术的实现方法和实际应用进行论述,通过与常规随机建模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单砂体模型既能清晰地表征储层内多期砂体的叠置关系,也能揭示三维空间中单砂体的分布和尖灭;同时又充分表达了地质研究的认识,为油气田开发提供了更加方便可靠的资料,尤其适合开发中后期井网较密、储层研究达到单砂体级别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带趋势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是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的随机模拟方法,其基础工作是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处理。实现此方法的主要步骤中,除了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的子波提取、层位精细标定、地质框架模型建立、波阻抗反演约束参数选取以外,还有单井岩性曲线的形成、趋势模型建立、储层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相关性分析,以及储层参数模型的可靠性评价与优选等。与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相比,该方法不仅使纵向分辨率明显提高,能精细地刻画储层特征,而且可对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对东濮凹陷QB块的应用表明,该方法查清了该区有利的含油气砂体分布范围及厚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是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领域。如何精准刻画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体空间展布及储集参数分布特征,是高效勘探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对储层地质分析、测井评价、地震预测、地质建模等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面临资料少、品质差、精度低,加之储层非均质性强等难题,深入开展了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研发集成了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描述与建模的关键技术系列,包括:(1)多尺度、多属性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知识库构建技术;(2)地质分析新技术——从宏观到微观的储层地质观测分析技术,储层微区原位沉积、成岩环境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储层发育机理与过程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技术;(3)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新技术——基于全域测井仿真的储层类型识别与参数定量评价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沉积微相识别技术;(4)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新技术——深层碳酸盐岩地震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岩石物理引导的机器学习储层参数预测与不确定性评价技术;(5)深层碳酸盐岩地质建模新技术——多点地质统计学新算法,地质过程模拟技术,人工智能地质建模技术。分别建立了面控、断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