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技术在低渗透低压气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低渗透、低压气藏压裂改造中压裂液返排困难的问题,研究了CO2泡沫压裂技术,分析了CO2泡沫压裂过程中井筒和储层温度场变化对CO2液气转化的影响,对提高CO2泡沫压裂液的流变性、内相恒定与工艺措施等进行了室内研究.现场试验表明,CO2泡沫压裂技术能减少进入地层的水基压裂液量,提供地层液体返排的能量,达到了压裂液自喷、快速、多排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压裂液对储层的二次伤害,提高了低渗透、低压气藏的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2.
非常规油气是我国重要的接替资源,由于油气储层物性普遍较差,大规模水力压裂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储层改造技术,但存在耗水量大、储层伤害大、环境污染等问题。CO2压裂技术充分利用CO2自身扩散能力强、储层配伍性好、可增加地层能量等特点,具有节水、保护环境、埋存CO2以及增产等优势。室内实验及现场实践证明,CO2压裂技术可有效降低储层伤害、改善储层物性,降低岩石起裂压力,促进形成复杂缝网,同时可以高效置换吸附气、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单井产量,CO2压裂技术相对于水力压裂,压后返排率可提高25%以上,平均单井产量可提高1.9倍以上。通过进一步优化工艺技术,研发配套设备及制定相关标准,探索区块整体开发模式,CO2压裂技术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非常规油气绿色和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3.
新场T5为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泥岩互层非常规气藏,储层埋藏深、沉积厚度大、含气性差、非均质
性强、自然产能低或无、经济开发难度大。针对该气藏的具体工程地质特征,从增产技术的适应性入手,开展有针
对性的工程工艺技术研究,借鉴国内外针对页岩气藏的改造理念,以充分改造为目的,以经济压裂为核心,采用净
现值分析的方法,对工作液体系配方的研发、大排量油套同注管柱结构的设计以及加砂压裂增产措施的液体规模、
施工排量等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针对T气藏的非常规增产措施技术体系。现场21口井的实践表明,工
程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技术方案合理可靠,为气藏的经济高效高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针对苏里格地区低压低渗气藏压裂施工后返排困难的问题,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易降解的多元共聚物CLT-1,形成一套低残渣CO2泡沫压裂液体系,评价了该体系的携砂性能、耐温耐剪切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0.4% CLT-1按100:0.6交联后形成的冻胶泡沫具有良好的携砂性能;在100℃、170S-1条件下剪切2h后表观粘度为110 mPa·s,破胶时间小于2h,能够满足现场压裂施工要求。破胶后残渣含量为73mg·L-1,可有效减小对地层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采用变泡沫质量法进行施工,共注入二氧化碳154.5m3,加砂37.6m3,最高砂比22.2%,总施工排量4.0-4.3m3/min。施工结束后24h内返排率达到49.2%,求产后无阻流量31.1×104 m³/d,达到了快速自喷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措施改造效果。采用低残渣交联压裂液体系进行CO2泡沫压裂施工能够有效提高低压低渗气层的产气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CO2在非常规油气增产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挑战,概述了CO2在压裂、驱油、封存过程中的12项应用机理;分析了近年来CO2干法压裂技术、CO2泡沫压裂技术、CO2混合压裂技术和CO2驱油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需求;展望了CO2在非常规油气增产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川西新场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J21、J23气藏是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由于地层致密坚硬,施工中经常出现砂堵和泵压异常偏高的情况,导致加砂压裂施工失败。为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该气藏进行低砂比压裂改造的可行性和低砂比压裂优化设计的原则,认为采用常规的压裂技术不能使地层对裂缝的供给能力与裂缝对井筒的供给能力相匹配,从而造成裂缝导流能力的浪费,而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克服了常规压裂技术适应性差和施工容易砂堵等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在上述气藏的开发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不同介质注入过程中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揭示超临界CO2压裂的起裂压力低、穿透距离远、裂缝密度广的力学机理,基于线弹性多孔介质模型,线性分解井筒平面各向应力,引入井筒增压速率,对孔隙压力与附加周向应力进行修正。结合长庆气田致密气特征,集CO2破岩增压与滑溜水体积压裂双重优势,改进气藏地质储量容积差值法,优化CO2注入量,根据井下压力计监测数据分析动态滤失平衡点,优化CO2施工排量,研发防冻隔离液,开发单机组作业流程,攻关形成前置CO2蓄能压裂技术。计算结果表明:液态CO2压裂的起裂压力降低了69.2%,超临界CO2压裂的起裂压力降低了75.5%。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开展先导性试验6口井,一次喷通率100%,平均试气产量7.59万m3/d,为长庆气田探索出了新的技术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8.
��ѹ��������ѹ�ѹ��ռ����о���Ӧ��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气藏是一个典型的低压致密气藏,气井压裂前自然产能很低或基本无产能。水力加砂压裂是该地区进行气田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储层具有低压、低孔、低渗的特点,且存在严重的水相圈闭损害和其它敏感性损害,采用针对常规砂岩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在该地区不能达到满意的增产效果。针对鄂北地区低压致密气藏的储层地质特点,通过近年来的攻关研究和现场试验,提出了改进的压裂工艺技术方法,筛选出了低残渣、低伤害、抗水锁、易返排的压裂液体系,大大提高了压裂改造效果。压后平均单层气产量提高2倍以上,初步形成了该地区低压致密气藏压裂工艺技术体系,为进一步探索、解决低压致密气藏的勘探开发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红台气田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原始地层压力系数偏低,为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压"三低"储层,气井必须经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气流。针对低压气藏压裂存在的普遍问题,从红台气藏地质特征出发,优化压裂工艺参数,改进施工工艺,在保证压裂施工成功的基础上增大压裂规模,研究应用泡沫压裂液体系,有效缓解低压储层压裂存在的问题。对具备条件的气井开展压裂投产一体化管柱和分层压裂等新工艺、新技术试验,提高了压裂增产效果,增加了气田产能。  相似文献   

10.
SC-CO2(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技术不仅具有油气增产与CO2利用的双重作用,而且还能有效避免水力压裂导致的地层伤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但SC-CO2压裂液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存在摩阻过高的问题,从而制约了压裂工艺参数的设计与优化。为了改善SCCO2压裂液该项性能的不足来提高压裂效果,通过分子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SC-CO2压裂液的降阻机理和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多种降阻剂的降阻和增黏功能,得到了混合种类降阻剂的优化比例并验证了其优化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 CO2管流摩阻内部阻力和外部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流体的黏性和惯性,宏观影响因素为流速、流道性质和流体性质,微观上由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热运动、界面黏附力控制;(2) SC-CO2压裂液降阻剂的降阻机理有2大类,癸基聚氟酯与聚烯酸月桂酯通过控制CO2分子运动降低SC-CO2压裂液体系流动摩阻,二甲基聚硅氧烷通过降低管壁的相对粗糙度...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井水力压裂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页岩储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页岩气井完井后需要经过储层改造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而水力压裂是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研究水力压裂技术开发页岩气原理的基础上,剖析了国外的应用实例,分析了各种水力压裂技术(多级压裂、清水压裂、水力喷射压裂、重复压裂以及同步压裂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性,探讨了天然裂缝系统和压裂液配制在水力压裂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页岩气勘探开发水力压裂应从老井重复压裂和新井水力压裂两个方面着手,对经过资料复查、具有页岩气显示的老井可采用现代水力压裂技术重复压裂;埋深在1500m以浅的有利储层或勘探浅井可采用氮气泡沫压裂,埋深在1500~3000m的井可采用清水压裂,埋深超过3000m的储层暂不考虑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关键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21  
中国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低孔低渗、裂缝发育、局部超低含水饱和度、高毛管压力、地层压力异常、高损害潜力等工程地质特征。经过10多年持续攻关,已经形成了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保护屏蔽暂堵技术系列、气体钻井及全过程欠平衡完井保护技术系列,成功试验了CO2泡沫压裂液体系、N2增能压裂液体系和低摩阻高黏度瓜胶有机硼冻胶压裂液大排量套管注入的大型压裂工艺。实践证明,贯彻储集层保护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实现全过程储集层保护是致密砂岩气藏及时发现、准确评价和经济开发的重要保证。建议加强致密砂岩岩石物理学基础研究,重视水平井及特殊工艺井的钻井及完井储集层保护配套技术应用,大力提高增产改造技术的适应性,形成针对不同类型致密砂岩气藏的配套技术系列。参42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庆上古生界低渗低压砂岩储层特点,为降低低压气层的伤害,改善压裂增产效果,自2000年起,长庆油田公司开展了CO2压裂工艺的系统研究和工程试验,先后在榆林、苏里格、靖边等气田的天然气井上共实施21口井23层,气层深度3000~3500 m,最大单井加砂量47.8 m3,平均砂比达29.5%,CO2泡沫质量为25%~64%。CO2压裂在多数井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且通过研究与试验形成了由酸性交联液体体系、恒定内相和变比例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装备配套等组成的CO2压裂工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裂缝型、低压、低渗、强水敏、易水锁等特殊油气藏的高效开发,采用研发的多元共聚物、黏度增效剂、调节剂等和CO2 混配,得到一种抗高温清洁CO2 泡沫压裂液(BCF 压裂液)。对压裂液体系进行了综合性能测试,结果表明:BCF 泡沫压裂液抗温能力可达140 ℃,在90 ℃下泡沫液具有优良的携砂性能,其半衰期超过5 h,泡沫液滤失系数与胍胶冻胶相当, 并且压裂液破胶彻底,破胶液残渣含量低至1 mg/L、表面张力在24 mN/m 以下。BCF 压裂液体系在延长油田YY2 页岩气井得到了成功应用,加砂成功率100 %,求产后单井无阻气量达到1.0×105 m3/d,是邻井产量的3 倍。试验表明,该压裂液具有常规CO2 泡沫压裂液不可比拟的优点,对此类特殊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和储层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CO2泡沫压裂在煤层气井中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泡沫压裂液由于对储层伤害小、返排能力强、滤失量小和携砂能力强等特点,在油气田,特别在低压、水敏性储层中得到应用.CO2泡沫压裂液与常规水基压裂液最大的差异是交联环境的不同.常规水基压裂液是在碱性环境下交联、酸性环境下破胶,而CO2泡沫压裂液则要求在酸性环境下交联.为使稠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能形成良好的冻胶,开发研制出了AC-8酸性交联剂,并通过室内研究,形成了CO2泡沫压裂的配套技术.现场应用表明,CO2泡沫压裂液是一种优质低伤害压裂液体系,该体系粘度高,滤失量低,能够清洁裂缝,对地层损害小,易返排,能够满足煤层气井的压裂施工.  相似文献   

16.
CO2泡沫压裂液具有油层伤害低、滤失量小、返排能力强等特点,不仅能在高渗透地层压裂中应用,在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矩形裂缝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流体特性、不同流速、不同泡沫干度条件下CO2泡沫压裂液的两相流阻力特性,提出了两相流阻力的泡沫干度修正系数。在低粘度下,CO2泡沫压裂液在矩形裂缝中的两相流动阻力随流速和泡沫干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高粘度和高泡沫干度下,两相流阻力特性曲线相当于低流速区阻力特性曲线沿流速坐标轴向高流速区的平移,表明在该条件下的CO2泡沫压裂液在裂缝中能更好地满足高摩阻悬砂、低摩阻返排的压裂工艺要求,为泡沫压裂液性能的评估以及合理选择钻呆压裂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长庆上古生界气藏CO2泡沫压裂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初步形成适合长庆上古生界低渗、低压气藏的气井(井深4000m以内)CO2泡沫压裂工艺技术。在压裂液体系的室内研究中,选用羟丙基胍胶作为交联的增稠剂,研究合成了AC—8酸性交联剂,使压裂液在酸性条件下有较高的黏度和携砂能力,优选出在清水中发泡性能较好的YFP—1发泡剂和CQ—A1、DL—10助排剂。现场压裂施工通过增大CO2用量来增加施工规模,通过提高基液浓度,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以保证压裂液与液体CO2完全混合并乳化,以及保持压裂液一定排量来保证实现较高砂比。现场试验19井次,14井次增产效果明显。与常规水基压裂液相比,CO2泡沫压裂液的返排率提高近50%、返排时间缩短了近40h、对地层的伤害率(平均为48.51%)降低了近30%。  相似文献   

18.
川东石炭系气藏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气藏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的主力气藏之一,经过20多年的开发,出水气井增多、开发难度加大,必须进行排水采气才能维持正常生产。由于石炭系气藏大部分生产井存在井深、地层压力系数低、温度高、静液面深、复产后井口套压高的特点,常规排水采气工艺不能满足气藏的要求。针对这些难点,研究出深井高压气举、低压深井的优选管柱、深井高温泡排三项适合石炭系气藏的排水采气工艺,并在现场十多口井上进行了试验,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川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不成熟、关键参数不合理和压裂后单井产量低的问题,在综合分析已压裂井压裂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川南深层页岩储层地质工程特点,以提高缝网复杂程度、增大裂缝改造体积、维持裂缝长期导流能力为核心,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优化了压裂工艺和关键参数,形成了以“密切割分段+短簇距布缝、大孔径等孔径射孔、大排量低黏滑溜水加砂、高强度小粒径组合支撑剂、大规模高强度改造”为主的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关键技术。Z3井应用该技术后,获得了21.3×104 m3/d的产气量,较同区块未用该技术的井提高1倍以上;川南地区多口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应用该技术后获得高产,说明该技术有较好的适应性,可推广应用。川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关键技术为3 500~4 500 m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动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干法压裂技术在实施中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法压裂采用了无水无伤害性液体CO2作为挟砂剂,避免了对地层渗透率的负面影响,无需担心对地层的潜在伤害。其中CO2在泵入过程中为液态,可以携带砂子,而在返排的过程中完全气化,不会在地层中造成水或其它化学有害物质的遗留,所以干法压裂特别适合于低渗水敏储层的开发,但是由于干法压裂过程中的费用较大,而且所用二氧化碳量大,其压裂投资大于氮气压裂和氮气泡沫压裂工艺。文章对干法压裂、氮气压裂和氮气泡沫压裂三者之间在开发低渗水敏气层时的净现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干法压裂初期投资较大,但由于干法压裂可提高通流能力,产量高,且井维护费用较低,使干法压裂比另外两者的经济性更高。从压裂完成后5年内的产量可以看出,实施干法压裂的井累积产量依然是最高的,分别为N2气压裂、N2泡沫压裂累积产量的2倍和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