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剖析郊区公共交通发展特征与现行规划技术评价规范不合时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指标作为解析因素,详细探讨了郊区路网设施与公交网络相互影响关系及公交站点设施有效服务覆盖的机理,并相应于机理解析对公交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两项常用的规划技术评价指标提出了具体改良说明和量化方法,可为郊区公共交通规划工作提供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问题及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从生成预测、分布预测、分配预测三阶段对公交客流进行预测。分析了中小城市公交线网规划的原则和思路,将公交线网结构分为片区间骨架线路、片区内骨架线路、片区内基本线路三个层次,提出从土地利用和城市居民出行方便角度考虑公交线网规划,重点考虑城区内部公交线路的完善、城区间公...  相似文献   

3.
在对邯郸都市圈规划对交通的影响分析、现状城市结构分析、现状交通发生源分析、现状交通吸引点分析及现状公交线网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邯郸市公共交通线网的结构层次及具体规划措施,为城市居民创造便捷的出行方式,促进城市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徽建筑》2019,(8):48-49
通过对巢湖市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合区域公交客流需求,提出构建"3+2+1"的城乡一体化公交线网结构,以此满足城区、镇区、乡村三者之间的公交客流需求,也为其他市县城乡一体化公交线网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地面公交线网调整,对加强两者网络衔接,形成多模式协同的公交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地面公交与轨道的竞争与协作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地面公交线网调整目标、原则。在分析轨道运营初期公交系统各方式功能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两者的网络衔接模式。依据两者的几何关系对线路进行分类研究,结合线路的客流特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调整措施以及实施时序。本研究已应用于无锡轨道1、2号线开通前地面公交线网的调整中,得到了具体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6.
每个市都有城乡结合部,它地处城之尾、乡之头,其规划建设既不同于城区,也不同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如何把这块特殊地区规划建设好,成为当今建设管理领域热门话题。 一、城乡结合现状 1.郊区村镇比远村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利用城区幅射综合环境质量较高,又有大面积可供城区外扩的发展用地。 2.城乡结合部人口密度相对大,且人员情况复杂,既有农业户、又有非农户,流动人员较多,人均土地比远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城市公交线网,从时间、空间和价值三个维度建立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目标函数,通过计算优化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偏差构建了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应用极值法对权重信息未知条件下公交线网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对公交线网方案进行择优决策;研究表明该模型精确度高,可操作性强,可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郑保力  杨华  杨涛 《规划师》2012,28(10):63-66
南宁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结合城市功能布局的转变,采用"公交适应城市"的发展模式,形成由公共交通骨干线路、公共交通基础线路和集散接驳线路构成的城市公共交通等级线网,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立高效、有力的保障措施体系,解决居民出行换乘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协作式规划评价指标及芝加哥大都市区框架规划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哈贝马斯的交流理性的协作式规划模型的核心原则;并比较其与强调系统的理性模型在规划师的作用和规划过程的不同.文章同时介绍了印尼斯(Judith E.lnnes)所提出的协作式规划模型的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其评价体系强调在碎片化的社会结构和复杂的价值体系下,规划师如何通过规划过程建立各方参与者之间的共识,编制规划方案和进行规划决策.结合芝加哥大都市区框架规划,这一协作式规划模型在规划实践中应用的典型案例,文章运用印尼斯的标准体系对该区域性规划进行评述.最后作者将分析协作式规划在中国规划实践中可能的应用,以及该评价体系对更广泛的规划项目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哈贝马斯的交流理性的协作式规划模型的核心原则;并比较其与强调系统的理性模型在规划师的作用和规划过程的不同。文章同时介绍了印尼斯(Judith E. Innes)所提出的协作式规划模型的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其评价体系强调在碎片化的社会结构和复杂的价值体系下,规划师如何通过规划过程建立各方参与者之间的共识,编制规划方案和进行规划决策。结合芝加哥大都市区框架规划,这一协作式规划模型在规划实践中应用的典型案例,文章运用印尼斯的标准体系对该区域性规划进行评述。最后作者将分析协作式规划在中国规划实践中可能的应用,以及该评价体系对更广泛的规划项目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建设对于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促进建设小康社会、缓解大城市人口及生态压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带来了诸如人口密度增加、环境污染加剧、土地利用不合理和生态退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规划方案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缺陷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开展小城镇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EIA)是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其自身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由于我国开展规划EIA的时间较短,缺乏实用的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工作中暴露出经验不足、工作难以深入、指标体系不统一等问题。对此,迫切需要建立…  相似文献   

12.
旅游规划的目标与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规划目标作为对旅游发展全局性要求的简要、生动的反映,是旅游规划科学性、合理性的集中标志.旅游规划目标的制定,是依据有关基础条件和发展政策,对旅游发展的未来可能性所作的状态和位置抉择。该目标既应该是符合目的的.也应该是通过主观努力可达的.旅游规划指标则是对规划目标所确定的方位进一步量化所形成的一系列可度量的技术标准.旅游规划目标常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借助旅游规划指标这一工具,来实现对旅游发展的预测和对规划目标的精确度量。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电力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开始朝向全方位自动化的运作态势转变,配网规划也伴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逐步取得了优化。但是,就目前来看,配网的自动化在系统建设、设备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着鲜明的问题,且其规划工作也失于合理性,进一步完善配网的自动化以及规划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便以城市中配网的自动化及规划为主题,从意义、现状以及完善规划的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家明  卢江  王哲  董宏戈 《山西建筑》2014,40(30):61-63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划分了绵阳市地质易发性评价指标等级基准值,并采用4 km×4 km网格来划分评价单元,使评价指标量化问题简单化,从而用简单易懂、便于实际操作的方法分别确定了基础指标层中的各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5 中心村建设动力条件和模式 5.1 动力条件 5.1.1 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促进中心村建设的发展通 过对21个试点中心村调查,这些村的村级经济都较发达,工业产值均超过亿元,经济结构中二产占绝对比重,基本上都在90%以上,马桥镇旗忠村是上海中心村建设起步最早的村,村办工业产值达13.46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99%。崇明新村镇新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实施评价,又称后评价,是旨在探讨解决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问题。通过实施评价,来判断原有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是否还能够指导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否适应城市不断发展的要求。该文在分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施评价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对我国城市配网规划和建设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电力专业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城市配电网规划的相关理论,结合城市配网自动化现状,探讨了城市配网规划的注意事项,指出城市配网自动化与配网规划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城市电力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多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实施,使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理论与实践得到迅速发展。从后评价的角度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进行研究是对公共交通规划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修编的依据和前提,同时也可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系统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后评价的理论意义、特点、机制等,建立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后评价体系,可清晰地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可拓学建立的多指标多层次的复合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为项目规划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上海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推进的速度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但上海郊区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方面确存在着规划滞后于经济发展、系统性较差、管理粗放、对生态和环保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建设、运营管理和投资机制有待理顺等问题,而现有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村镇规划标准》等又不能完全满足上海市这样的特大城市中郊区城镇的发展水平和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合适的标准、规范来引导郊区城镇高水平、高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