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热镀锌生产线锌灰锌渣产生的原理,以及通过炉鼻子、锌灰泵等设备和环节,从各个途径减少锌灰的生成,清理能吸附到带钢表面的锌灰锌渣。  相似文献   

2.
相比金属锂,锌资源更丰富。而且锌如果作为燃料,将具有环保和安全的优点。锌-空气燃料电池的开发应用,无论对锌市场,还是对能源领域,都属特大利好。锌-空气燃料电池开启了锌应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热镀铝锌产品在用户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脱锌.本文对加工脱锌缺陷进行了微观形貌和能谱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脱锌缺陷产生原因可分为三类:基板组织异常、镀层厚度异常增加、基板表面氧化或残碳.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预防脱锌缺陷发生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赵宏 《甘肃冶金》2012,34(4):56-58
本文详细阐述了用电解锌浮渣生产电解锌的工艺技术诀窍,使得浮渣这一原本由于含氟、氯高无法生产电解锌的冶炼渣经过简单处理就能够生产电解锌。  相似文献   

5.
锌精矿中锌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社红 《云南冶金》2009,38(5):52-54
建立了锌精矿中锌测定的新方法。对共存离子的影响、掩蔽剂的选择、掩蔽剂的用量以及锌标准加镉同收实验、样品加标回收实验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pH5—6的溶液中选择碘化钾为掩蔽剂,碘化钾的用量大于5g镉才能掩蔽完全,锌标准加镉回收实验当镉量小于5mg时锌回收率达99.9%~100.9%,样品加标回收实验锌同收率在98%以上。该方法适用于锌精矿及含镉锌矿中锌的测定,结果与借助极谱仪测定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从镀铝锌生产角度来看,已经证明镀铝锌产品中常出现的"露铁"表面缺陷主要和锌灰在炉内的富集有关,针对镀铝锌锌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设备优化、工艺优化、操作标准化等处理措施,使该锌灰产生量大幅度减少,相应的"露铁"大幅减少,同时延长了镀铝锌退火炉的清灰周期,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含稀散金属铟锗的锌渣电炉炼锌的试验研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锌总回收率大于93% ;电炉炼锌过程中铟和锗挥发进入粗锌 ,其挥发率均大于 93% ;银则富集于蒸馏残渣。  相似文献   

8.
从锌浸出渣中湿法回收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采用硫酸焙烧—水浸出工艺从锌浸出渣中回收锌。考察了硫酸用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及浸出时间对锌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锌浸出渣与70%浓硫酸混合,在250℃下焙烧2.5h,然后以水为浸出剂,按液固体积质量比4∶1、常温下浸出1h,锌浸出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9.
实测了热镀锌锌锅表层锌液的流速,并分析了锌锅浮渣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在锌锅锌液上方主动加载外场力作用以驱动锌液流动进而改变锌渣分布的新方法,称为锌渣流动管理方法(DFMS-Dross Flowing Management System)。通过源力加载的方式修正了流体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锌液流场数值计算模型,模拟了不同外场力加载布局下锌锅表层锌液的流场。结果表明,附加外场力作用可有效促进锌锅表层锌液的切向流动,最大切向流速可达0.8 m/s;表层锌液的切向流动可拖动锌渣跟随流动,进而改变锌渣分布,促进锌锅排渣,证实了DFMS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还表明,锌锅表层锌液的切向流速受外场力加载时间的影响较小,而随加载外场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加载外场力的大小对100~200 mm深锌液的流速影响较小。最后,通过定义锌锅表层锌液的排渣时间因子讨论了不同外场力加载方式的排渣效率。  相似文献   

10.
美国矿务局研究了一个方法用锌阴极代替一般电积中使用的铝阴极。使用锌阴极就取消了剥片操作而且能够从含有过量氟化物的溶液中进行电积。试验采用了含有氟化物的锌精矿,按常规熔烧、浸出、净化。净化采用两段,净化前加入1.96克/升  相似文献   

11.
湿法炼锌已成为锌冶炼的主流趋势,铁闪锌矿作为当今锌冶炼的主要原料,铁的分离成为其在湿法炼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湿法炼锌工艺流程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就是锌铁分离方法的选择。阐述了铁闪锌矿在湿法炼锌过程中几种主要的锌铁分离方法及其工艺原理、工艺控制条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并且分析了工艺的优缺点,为湿法炼锌企业锌铁分离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柏松 《工业炉》2023,(1):39-42
从无缺陷镀锌锌鼻子设计入手,对比阐述了环境用锌铝镁锌鼻子的设计要点,并得出结论:锌铝镁机组锌鼻子不需要设计伸缩膨胀节,锌鼻子内部采用两台锌液泵的鼓抽方式,强化流动排渣,锌蒸汽采用高温保护气体携带外排的方式是应对锌鼻子的锌蒸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铟锌精矿铁资源制取铁酸锌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铟锌精矿铁资源制取铁酸锌新工艺系以湿法炼锌产生的中浸渣或高浸渣为原料,在盐酸体系中提取铟,并以提铟后的铁锌溶液制取铁酸锌.主要过程包括高温高酸还原浸出、置换除铜、萃取锌铟、置换铟、氧化萃取铁、铁酸锌制备.新工艺取消了除铁过程,简化铟回收流程,大幅提高铟回收率,并消除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和大量铁渣对环境的污染.盐酸体系中铁锌容易彻底分离和提纯,从而有利于铁酸锌、锰锌软磁铁氧体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高档材料产品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
无锌花热镀锌板的锌层均匀、牢固、有利于涂层、耐腐蚀性强、表面平整美观,应用比较广泛。邯钢西区热镀锌机组投产后生产的无锌花产品,偶尔出现的细微锌花是制约产品表面质量的主要缺陷。对这种细微锌花缺陷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此缺陷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国家标准方法测定锌精矿中锌、铁需单独溶样,步骤繁琐、流程长,研究建立锌精矿中锌、铁的连续测定。实验采用一次溶样,EDTA标准溶液滴定锌、铁。经国家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4%~1.02%,相对误差0.23%~1.56%,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且流程简单,适合大批量锌精矿中锌、铁的连续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6.
美国矿业局发展了一种用锌阴极取代工业上通常使用的铝阴极的电积方法。使用锌阴极的好处是,可以取消剥锌片作业,並有可能从含大量可溶性氟化物的物料所产生的溶液中电积锌。为了说明使用锌阴极是可行的,将含氟化物的锌精矿按现有工业操作实践进行焙烧、  相似文献   

17.
结合本地区锌精矿的特点和生产实际需求,在参考锌精矿测定锌量国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锌精矿中锌量的快速测定方法。试样经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分解后,氟化氢铵消除硅,铅生成硫酸铅沉淀,过硫酸铵氧化锰成二氧化锰沉淀,饱和氟化氢铵掩蔽三价铁,硫代硫酸钠掩蔽铜,氟化钾掩蔽铝,碘化钾掩蔽镉,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5~6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测定结果即为锌量。该方法无需沉淀过滤分离铁,避免了氢氧化物铁沉淀对锌的吸附和包裹,操作过程简单、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更好的满足了生产实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对今后几年国内外锌的价格、锌产量、锌精矿产量及锌消费量等方面的市场行情进行了预测,认为发展我国锌工业的良机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9.
EDTA络合滴定法直接测定锌镉试样中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锌镉试样中直接测定锌含量的一种新的络合滴定法。该方法利用强碱分离镉、镍、铁等共存元素 ,具有快速、简便 ,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可以准确测定锌矿、锌渣、铜镉渣等含镉试样中的锌含量  相似文献   

20.
提出用氨水—氯化铵一次沉淀分离铁、铝等,以β-DTCPA掩蔽铜、镉、镍、钴、铅,EDTA络合滴定锌,然后用盐酸溶解氢氧化物沉淀,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吸附在氢氧化铁沉淀中的锌含量,从根本上克服了大量胶凝状氢氧化物沉淀对锌的吸附影响.经过大批量出口商检样品的测试考核,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