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氧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对-马来酰亚胺基苯甲酸(MBA),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以对马来酰亚胺苯甲酸和CYD-128环氧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合成了环氧型双马来酰亚胺(EB)树脂;利用红外光谱(IR)、差热扫描量热(DSC)及热失重分析(TGA)对EB和固化-EB树脂的结构、反应性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由对羟基苯甲酸与对羟基甲醚反应得到了4-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苯酯(MPHB),MPBH再分别与环氧氯丙烷和甲基丙烯酰氯反应生成4-甲氧基-4’-(2,3-环氧丙基氧)苯甲酸苯酯(MPEB)和4-甲氧基-4’-甲基丙烯酰氧苯甲酸苯酯(MPMAB)。用阳离子和自由基聚合法聚合得到了具有相同液晶元而主链结构和间隔基不同的聚合物PMPEB和PMPMAB。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合成的聚  相似文献   

3.
烯基双酚A醚接枝LDPE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烯基双酚A醚(DBAE)在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存在下,与低密度聚乙(LDPE)在Haake转矩流变仪的混炼器中进行熔融接枝反应的工艺。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接枝共聚反应和证实了接枝共聚物LDPE-g-DBAE的结构。并通过正交实验及数据分析,确定了合成LDPE-g-DBAE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分析(DSC)的方法对聚(对羟基苯甲酸/6-羟基-2-甲酸萘[p(HBA/HN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纤维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EB—PVD热障涂层的失效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XS)技术,对EB-PVD热障涂层(TBCs)中陶瓷面层在热冲击和循环氧化试验前后的形和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陶瓷面层的生长形态和相且分对热障涂层耐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共缩聚醚酯聚酰胺亚胺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对-氨基苯甲酸酯封端的聚(四次亚甲基)醚(APTMO),4,4-二氨基二苯酰胺(DABA)及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利用溶液聚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硬段含量的共缩聚醚酯聚酰胺亚胺。用动态力学分析(DMA)、示差扫描量热(DSC)研究了样品的热性能和相态结构,用热重分析(TGA)和应力-应变试验测定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缩聚醚酯聚酰胺亚胺具有两相结构,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  相似文献   

7.
用模型化合物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柔性间隔链段芳香聚醚酯液晶化合物(PEECB-n),通过1HNMR、DSC、正交偏光显微镜、WAXD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液晶态转变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用模型化合物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柔性间隔链段芳香聚醚酯液晶化合物(PEECB-n),通过HNMR、DSC、正交偏光显微镜、WAXD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液晶态转变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稻壳合成SiC晶须(简称SiCw)的副产品SiC颗粒(简称SiCp,牌号BP)的合成及特性进行了研究,运用TEM、XRD等分析检测技术,对SiCp的形状、结构、粒度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BP-SiCp呈无规则形状,以β-SiC为主要晶型。由稻壳生产的BP-SiCp,粒度小于10μm的占76%。此外,对BP-SiCp在复合材料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几种热致液晶性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乙酰氧乙基纤维素(AEC)、苯甲酰氧乙基纤维素(B2EC)和苯甲酰氧纤维素(B2C)。采用FT-I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结构,通过用DSC、HSPLM和WAXD研究了产物的致热液晶织构和性能。B2C的热致液晶性最强,其各向同性液态转变温度(TLI=82℃)和转变热焓(ΔHLI=14.88J/g)是迄今报导的热致液晶纤维素衍生物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11.
以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PHMCD)和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4.4’-对二苯基甲烷二导氰酸酯(MDI)及1.4-丁二醇(BDO)合成线型聚碳酸酯聚氨酯,研究了其软段相的Tg,力学性能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随PHMCD含量增大,聚合物的拉伸强度增加,而熔体的表观粘度则降低。  相似文献   

12.
CuO—SnO2纳米晶粉料的Sol—Gel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不用金属醇盐而以无起始物质,采用Sol-Gek法得到了平均晶粒尺寸为21-22nmCuO掺杂的SnO2粉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失重分析(DTA-TG),透射电镜(TEM)及BET比表面(SA)测定等分析手段对粉料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CuO的掺杂抑制了SnO2晶粒的生长,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取SnO2(CuO)纳米级晶料是切实可行的,将有利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CVDBN陶瓷与金属接合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SEM/EDX、XPS及X射线粉末衍射手段,对CVDBN陶瓷与金属(无氧铜、钛)的接全机进行了分析,并用反应自由焓函数法对CVDBN陶瓷与金属的界面反应作了热力学计算。结论认为CVDBN陶瓷对无氧铜、钛的气密接合主要依靠活性焊料与CVDBN陶瓷表面层间的相互扩散及反应。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系列单环芳二胺型聚醚酰亚胺,研究了它们对H2、O2和N23种气体的透过性能。这类双醚二酐(HQDEA)型聚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对其透气性和透气选择性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二胺单体分子中甲基的增多,聚醚酰亚胺的透气性增大,透气选择性减小;由3,5-二氨基苯甲酸合成的HQEDA-DAB具有较高的透H2系数和很高的H2/N2分离系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IR,DSC,TG,TEM溶胀比测定等方法,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BA-St-MMA)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和EP/P(BA-St-MMA)Semi-LIPN(EP为环氧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及乳胶膜的吸水性,乳胶粒开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St-MMA共聚物中主要是无规共聚物,也含有嵌段或接枝共聚链段,但并不太长;当该Semi-LIPN受热时,其中的EP因未交联而先  相似文献   

16.
共聚物对PVC/PE共混物相容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室合成了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BD-b-PMMA),氢化聚丁二烯段得到含聚乙烯结构的氢化聚丁二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HPBD-b-PMMA)作为聚氯乙烯/聚乙烯(PVC/PE)共混物的增容剂。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增加了PVC/PE体系的相容性。共混物中加入共聚物后,体系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有提高。动态粘弹谱和扫描电镜也证实了共聚物的增容作用。共聚物使共混体  相似文献   

17.
摩尽ONEBCD-497CD机王振民笔者在对BCD-497机打摩(见《音响技术》95年第三期)后,音质已有较大的改善。通过两个月的不断地试机比较,包括和一些进口名机比较(如CEC819,SONYCDP-411)感到此机在高音分析力和低频力度上仍有一些...  相似文献   

18.
纳米晶Ba1—xPbxTiO3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醋酸铅,硬脂酸钡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用硬脂酸凝胶法(SAG)合成了粒度均匀,粒径10-20nm的Ba1-xPbxTiO3纳米晶粉末,利用红外光谱(IR),热重(TG)和差热分析(DTA)研究了纳米晶粉末的合成过程。用TEM,XRD观察和研究纳米晶的形貌及晶体结构,并用发射光谱测定样品的纯度。  相似文献   

19.
由对苯二甲酰氯(TPC)和二甲基联苯胺(DMBD)和双酚A(BPA)合成了三元无规全芳聚酯酰胺(PEA)。用DSC、X光衍射分析和偏光显微镜等手段表征了该类聚合物的热致液晶性质,确认了不同单体的比例的PEA均为热致向列型液晶聚合物,且不出现液晶相转变温度直至聚合物分解。由于PEA中聚酰胺链段之间的氢键作用,PEA为熔融温度随DMBD的比例增加而升高,即使DMBD链单元为20%(mol)的PEA,其  相似文献   

20.
CuO-SnO_2纳米晶粉料的Sol-Gel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用金属醇盐而以无机盐为起始物质,采用Sol-Gek法得到了平均晶粒尺寸为21~22nm,CuO掺杂的SnO_2粉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失重分析(DTA-TG)、透射电镜(TEM)及BET比表面(SA)测定等分析手段对粉料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CuO的掺杂抑制了SnO_2晶粒的生长;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取SnO_2(CuO)纳米级晶料是切实可行的,将有利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