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ATS/PEEK共混物的结晶熔融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DSC研究了PEEK和ATS/PEEK共混物的结晶熔融行为。PEEK的结晶熔融行为取决于其物理状态、熔融、退火结晶和固相处理条件。ATS的加入使PPS的冷结晶温度T∝提高,Tc和Tm降低。固相处理引起PEEK无定形区热氧化交联,淬火样品退火结晶后出现双熔融峰,随退火温度提高,高温峰Tm2基本不变,低温峰Tm1移向高温,最后与Tm2重迭成单峰。ATS对PEEK的Tm1影响不大,但使其Tm2降低。  相似文献   

2.
乙炔端基砜对聚醚醚酮转变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TBA、DSC、WAXS研究了乙炔端基砜(ATS)对聚醚醚酮(PEEK)的玻璃化温度(Ts)、冷结晶温度(Tcc)、降温结晶温度(Tc)、熔点(Tm)和结晶度(Xc)的影响。ATS的加入使PEEK的Tg、Tcc提高,Tc、Tm和Xc降低;退火结晶温度提高,PEEK的Tm提高,但共混物中PEEK的Tm和Xc降低。WAXS结果表明,多步退火结晶可形成两种结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种以聚环氧乙烷(PEO)为支链的规整接枝共聚物(分别简写为;PS-g-PEO、PMMA-g-PEO、PMA-g-PEO)与盐形成络合物的单阳离子的导电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材料,该类络合物的离子导电率与接枝共聚物主链结构的种类、支链PEO的分子量及含量、盐的种类及浓度有关。PMA-g-PEO与盐形成的络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离子导电行为,其室温导电率接近10-4S·cm-1,100℃时可达10-2S·cm-1,是理想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相似文献   

4.
PP-g-AA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熔融接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g-丙烯酸(PP-g-AA)。用光电子能谱,广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化学滴定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讨论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接枝物含量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5.
氯化聚丙烯接枝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架桥剂”法,以巯基乙酸(TGA)为“架桥剂”,在氯化聚丙烯(CPP)主链上接上了支链长度比较均匀的接枝高聚物(CPP-g-TGA)-PMMA;并用IR、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接枝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制备新型相容剂——聚丙烯固相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PP-g-PS),详细考察了聚丙烯与引发剂的品种、反应温度、苯乙烯与引发剂的浓度等地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g-PS具有较高的接枝率。共聚PPJ340与PP粉接枝率均较均聚PPF401为高;将3种引发剂(BPO、TBP、DCP)进行比较在相同的下,以TBP作为引发剂的接枝率最高;接枝率随ST/PP质量比增大与反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将PP-g-PS  相似文献   

7.
PP—g—AA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熔融接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g-丙烯酸,用光电子能谱,广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化学滴定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讨论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接枝物含量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PHB/PET/HQ—TPA液晶共聚芳酯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所合成的含5%(mol)第三单体(HQ-TPA)的三元液晶共聚芳酯PHB/PET/HQ-TPA为原料,使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共聚芳酯样品的流变曲线,求出了不同切变速率下共聚芳酯溶体的粘流活化能△Eη及非牛顿指数n,结果表明,n=0.25~0.59,△Eη=63.82~116.04kJ/mol,实验温度范围内,共聚芳酯熔体均表现切力变稀型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其剪切粘度值  相似文献   

9.
丙烯酸固相接枝PP反应以及结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固相接枝方法,将丙烯酸接枝在聚丙烯上(PP-g-AA),讨论了剂用量、接枝反应温度、时间和接枝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同时,PP-g-AA后的结晶性研究表明,AA主要接枝在PPG ,在结晶过程起到结晶成核作用。由X光衍射和DSC方法测得结晶度表明,PP-g-AA后,AA有结晶成核作用,结晶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粉料表面的紫外光和射线辐照接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来酸酐(MAH)、丙烯酸(A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酰胺(AA)为单体,对预氧化和未处理的聚丙烯(PP)粉进行固相光接枝、溶液光接枝,固相γ射线接枝以及γ射线预辐照溶液接枝,用FT-IR、ESCA和化学滴定法对接枝聚丙烯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各单位均在聚丙烯表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接枝共聚。  相似文献   

11.
提出冷前回热式KCS34g,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利用EES软件对该循环进行热力性能分析,并与基本KCS34g进行相同条件下的性能对比,研究透平进口压力、氨质量分数和透平出口压力变化对冷前回热式KCS34g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冷前回热式KCS34g的热效率为11.93%,比基本KCS34g高0.99%;效率为52.26%,比基本KCS34g高4.34%;随着氨质量分数增大和透平出口压力降低,冷前回热式KCS34g热效率、发电量和效率均增大;随着透平进口压力增加,冷前回热式KCS34g热效率逐渐增加,发电量和效率在29 bar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测试10^5g压阻式加速度微传感器的温度补偿问题,本文从温度补偿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推理和演绎,得出温度补偿公式。提出用软件编程和DSP的方法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实现了传感器温度补偿的实时性和智能化。并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数据,证明所提出的实时自补偿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DBM-g-PE与PVC的相互作用研究EI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固相接枝法制备了DBM-g-PE,用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接枝物确实存在。PVC/CPE=100/5合金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添加5份接枝物的合金(A),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分别为18.2kJ/m2和53.0MPa;而添加5份PE的合金(B),其相应性能为5.1kJ/m2和33.8MPa。不加接枝物的合金(C),虽有高韧性,但拉伸强度却由53.0MPa降至50.2MPa。DSC、SEM的结果均表明,PE接枝DBM后与PVC的相互作用增强,与CPE协同作用能增韧、增强PVC,并探讨了其机理。  相似文献   

14.
在电离辐射空气比释动能基准量值复现过程中, g因子作为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参与量值复现和不确定度计算,其量值的确定需要通过光子的质能传输系数和质能吸收系数计算得到。采用不同的软件,在不同参数设置条件下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EGSnrc计算结果更为合理,而且对于低能光子来说,尽管g因子相对较小,但在不同的参数设置条件下所得到的数值差异较大。因此在涉及到低能光子的质能传输系数和质能吸收系数的计算和使用过程中,需对有关的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低g值冲击加速度是表征人体冲击耐受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低g值冲击加速度的准确校准直接关系到量值溯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分析了落锤式、上抛式和碰撞式3种类型冲击激励源的特点,介绍了ISO 16063-13国际标准推荐的激光绝对法冲击校准的测量原理和系统构成,研究了采用精密空气轴承的碰撞式冲击激励源和信号解调算法。校准结果表明,基于ISO标准方法的碰撞式冲击校准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激光绝对法校准,冲击加速度范围20~10 000 m/s~2,冲击脉宽0.5~10 ms,校准不确定度1%(k=2)。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一种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进行10万g正弦加速度脉冲下的动态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适用于该器件曲面阻尼的分段近似叠加理论模型;随后,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技术分别研究器件阻尼带隙宽度及其阻尼介质特性对器件动态冲击响应特性的影响。器件动态冲击响应实际上是受迫振动与传感器悬臂梁固有频率振动的叠加。当阻尼带隙较小时,输出结果表现为冲击载荷下的受迫振动响应;随着阻尼带隙变宽,悬臂梁固有频率振动渐突显,响应峰值电压也近线性增加,而峰值电压所对应时间则非线性减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阻尼介质粘滞系数越大,响应输出曲线越光滑,但其峰值电压也相应越低。在空气阻尼介质中,过载保护曲面的平移距离控制在0.5—0.65gm范围内,以获取较好的动态响应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一种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进行10万g正弦加速度脉冲下的动态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适用于该器件曲面阻尼的分段近似叠加理论模型;随后,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技术分别研究器件阻尼带隙宽度及其阻尼介质特性对器件动态冲击响应特性的影响。器件动态冲击响应实际上是受迫振动与传感器悬臂梁固有频率振动的叠加。当阻尼带隙较小时,输出结果表现为冲击载荷下的受迫振动响应;随着阻尼带隙变宽,悬臂梁固有频率振动渐突显,响应峰值电压也近线性增加,而峰值电压所对应时间则非线性减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阻尼介质粘滞系数越大,响应输出曲线越光滑,但其峰值电压也相应越低。在空气阻尼介质中,过载保护曲面的平移距离控制在0.5~0.65μm范围内,以获取较好的动态响应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二元乙丙橡胶(EPM)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MMA-AN)的共聚物(EPM-g-MAN),用其与SAN树脂共混制备了耐老化黄变性能优异的高抗冲塑料AEMS。研究了EPM/MMA-AN的接枝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CR)、接枝率(GR)、接枝效率(GE)以及AEMS抗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N在MMA-AN中的质量百分率(fAN)为15%,EPM在反应物EPM与MMA-AN中的质量百分率(fEPM)为60%,BPO用量为0.6%,接枝体系的CR、GR和GE分别为89.1%、32.9%和55.4%,在此条件下EPM-g-MAN对SAN树脂有较高的增韧效率,其AEMS在EPM含量为25%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了55.9kJ/m2。TEM分析表明,在AEMS中EPM相以平均径向尺寸约0.15μm的串珠形态构成的近连续相结构均匀分布于SAN基体中,SEM分析表明其AEMS的冲击断面呈"须根"结构,其增韧机理为剪切屈服机理,从而赋予AEMS以高抗冲韧性。DMA分析表明,以fAN为15%合成的EPM-g-MAN与SAN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高g值加速计和压电式力传感器的动态校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俊钦  顾建雄 《计量学报》2001,22(4):300-304
本提出一种高g值加速度计的动态校准方法和装置,其最大加速度峰值超过100000g。这套装置还可以对压电式力传感器进行动态校准。中给出两个加速度计加速度峰值的二十余次实验结果,以及加速度计与力传感器的冲击响应实验曲线。同时,还求出它们的动态数学模型(包括差分模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和动态性能指标。此外,还讨论了本的4个创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