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厦门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对酸雨的影响,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厦门市各区分别采集大气中TSP、PM10、PM2.5颗粒物样品,利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离子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厦门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成分分布特征为:Na+和Ca2+离子主要主要分布在TSP、PM10中,而SO42-离子则主要分布在PM10和PM2.5中。说明Na+和Ca2+离子更容易富集在粗颗粒物粒子上,而SO42-离子主要存在于细颗粒物粒子中。厦门市大气颗粒物中对雨水酸度有重要缓冲作用的Ca2+、Mg2+离子浓度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厦门市大气颗粒物对雨水酸度缓冲作用较低,这是厦门地区酸雨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厦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离子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厦门冬、春、夏三季大气颗粒物PM10,冬、夏两PM2.5样品,用IC进行离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成分呈春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二次离子SO4^2-、NO3^-与NH4^+占PM10的近40%,海盐离子占7%;二次离子占PM2.5的48%,海盐离子占3%。二次离子污染是影响厦门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介绍了湿式平行板溶蚀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通过实验研究了UR G-9000D在线离子色谱系统中湿式平行板扩散溶蚀器的气体吸收效率与SO2及NOx等气体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溶蚀器对不同浓度的SO2气体均表现出高的吸收效率,说明SO2气体基本被完全吸收,并避免了损失和残留;而高浓度的NOx气体由于难以通过反应转化成相应的NO2-和N03-等水溶性离子,因而对气体和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监测分析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4.
厦门大气细颗粒PM2.5化学成分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采集厦门市两季节大气细颗粒物,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冬夏两季二次离子SO4^2-、NO3^-与NH4^+占PM25质量的42.20%和53.19%,总碳TC浓度冬季占41.90%,夏季25.11%;A1、Si、Ca、Fe等主要地壳元素仅占约7%;海盐离子均约占3%。严重的二次离子污染和碳污染是厦门市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5.
大气细颗粒物组分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危害与其化学组分密切相关。本文详细介绍了PM2.5的主要组分,包括水溶性无机盐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痕量元素以及地壳元素等。PM2.5的组分受不同因素影响会有所变化。本文总结了季节、地域和特殊污染过程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比较了几个不同城市的PM2.5组分,对PM2.5的组分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基于β射线法的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β射线法的大气颗粒物监测仪是可测量大气中吸入肺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的专用仪器,用户可以交互设置参数进行连续在线测量。介绍了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和日常维护方法,以期对装备保障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气颗粒物浓度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颖  应启戛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2):1643-1644
大气颗粒物浓度是大气污染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大气中的颗粒物,特别是PM10及其以下颗粒物浓度的监测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振动原理在线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监测方法,替代了传统的离线监测技术,提高了监测工作的实时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校准方法和故障排查方法,以期对装备保障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玉米叶中氟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电极法测定农植物(玉米叶)中氟化物的浓度含量,对受大气所氟污染和环境污染和未受污染的玉米叶分别进行测定比较,以及大气氟污染对农植物玉米生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洧 《现代仪器》2012,18(2):1-5
颗粒物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由于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作用,其组分非常复杂,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危及人体健康。借助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成分的测定,通过污染源解析分析其来源及影响因素,控制大气颗粒物的排放,对于保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成分、源解析及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尹洧 《现代仪器》2012,18(3):1-5,10
颗粒物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由于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作用,其组分非常复杂,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危及人体健康。借助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成分的测定,通过污染源解析分析其来源及影响因素,控制大气颗粒物的排放,对于保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成分、源解析及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齐灿  朱辉  赵欢 《制造业自动化》2012,(22):76-79,83
在扩散限制凝聚(DLA)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风力作用对大气颗粒物凝聚生长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关于风力作用下大气颗粒物凝聚生长模拟模型。在VC++6.0下成功实现了大气颗粒物凝聚生长的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表明,模拟方法能在普通微机上较好实现大气颗粒物凝聚生长过程的模拟,能动态观察大气颗粒物凝聚生长过程,实时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大气颗粒物数据观测质量,缩短颗粒物浓度异常数据出现时间,文章对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监测出的异常数据进行分类研究,并针对常见的观测数据异常现象如颗粒物浓度值突破最大允许值或最小允许值、数据“倒挂”,以及数据不正常波动等,分析对应的故障原因,为总结故障排除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香烟燃烧挥发颗粒物的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气氛中,吸烟释放出的颗粒物是倍受关心的污染源之一。本工作运用高性能静态二次离子质谱(TOF SIMS)实验研究了模拟吸烟释放的气溶胶颗粒物中的有机污染物。证实了其中含有氮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从而初步表明,二次离子质谱在快速表征室内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潜在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尺寸小,可用于微型超细颗粒物监测仪的法拉第杯。法拉第杯气流采用从敏感电极部分的前端进、后端出方式,内部敏感电极部分为镂空结构,可填充多孔金属材料。对法拉第杯的离子检测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表明,提高法拉第杯中敏感电极碰撞表面积可有效提高法拉第杯的离子检测效率。经过优化设计的法拉第杯敏感电极内部填充PPI为60的多孔金属材料,比优化前的法拉第杯检测效率提高86%,配合只需放大倍数1012的静电计便可满足对普通室内环境的大气超细颗粒物数浓度的检测。设计的法拉第杯提高了颗粒物所带的电荷的检测效率,可用于大气超细颗粒物数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16.
光浊度计结合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安装维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极大。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将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的5030SHARP光浊度计结合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应用于细颗粒物PM2.5监测。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及维护,目前该5030SHARP监测仪运行稳定。本文着重介绍5030SHARP监测仪的安装,以及维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使用注意事项,分享仪器维护经验,希望以此为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提供该仪器安装和维护方面的参考,以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7.
工业烟道固体颗粒物排放量自动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烟道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这些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受到各国政府及有关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线监测工业烟道固体颗粒的质量排放量对遏制污染源,保护大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固体颗粒质量排放量与固体颗粒排放浓度、速度密切相关。针对我国目前新的环境保护政策,阐述了几种基于静电测量原理的大气中粉尘主要排放源——工业烟道中固体颗粒物质量排放量的在线自动连续监测方法。给出了这些方法的原理,系统构成及它们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8.
CEMS系统     
《中国仪器仪表》2010,(2):37-37
CEMS是英文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是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的装置,被称为“烟气自动监控系统”,亦称“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或“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HS分别由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颗粒物监测子系统、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与通信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用大气颗粒物监测系统稳定性差,集成度低,测试耗时,TSP、PM10及PM2.5数据"倒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LC的三通道β射线大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系统以β射线吸收原理为基础,采用PLC控制技术,以HMI为人机界面,实现了TSP/PM10及PM2.5 3种颗粒物质量浓度同时检测。监测系统三通道共用动态加热系统,减少了高湿度差异情况下的数据"倒挂"现象。使用称重法作为参比方法对样机进行比对测试,TSP、PM10及PM2.5质量浓度与称重法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能够准确地反映测试环境的颗粒物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20.
CEMS系统     
《仪表工业》2010,(2):37-37
CEMS是英文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是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的装置,被称为“烟气自动监控系统”,亦称“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或“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HS分别由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颗粒物监测子系统、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与通信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