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智能制造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德两国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两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展开的交流与合作,确立了政府搭台、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形成了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多领域合作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为进一步推动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自从"工业4.0"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被明确写入《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工业4.0"也成为中德合作的重要内容。在近期举办的第十七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上,德国工业4.0标准  相似文献   

2.
电力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电力建设的飞快发展,近几年来,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像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建成。电力建设的快速,大机组的建成,电网容量的增加,引发了电力自动化的发展。要保证机组与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必须实现热力过程自动化,实现电力系统发、输、供电的过程自动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机组与电力系统运行  相似文献   

3.
2009年弹簧行业各企业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中艰苦奋斗。以新产品、新技术、节能降耗等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的竞争力,汽车工业以及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十一·五”国家对装备制造业基础零件的研发优惠政策,为弹簧企业的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为推动弹簧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2新春伊始,徐冠华部长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宣布:“十五”期间,科技部将在“九五”CAD/CIMS工程的基础上,拿出八亿元资金,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工程重大项目(简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5 月,“E—WORKS”制造业信息化专家论坛和信息化企业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此次会议吸引了许多制造业企业代表,而众多软件公司和网站精英们在演讲台上不仅仅“你方唱罢我登场”,同时又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一切似乎预示着“制造业信息化的春天来临了!” 会议间隙,本刊记者对开目公司总裁耿标先生进行了简短采访,愿这次对话能给读者些许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重要技术领域,机器设备安全性已经成为保障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更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致力于机器安全保护技术的全球性集团公司德国施迈赛集团(SCHMERSAL),一家专业生产工业低压开关和机器控制元器件公司,其子公司Elan公司总经理Adams先生2003年末受邀前来中国,在该公司举行的技术讲座中,就欧洲机器设备安全保护技术标准,施迈赛安全开关电器应用做了专题介绍。MM《现代制造》杂志主编冯建平先生对Adams先生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6.
周文婷 《机电信息》2006,(17):56-58
随着中国制药装备行业的发展,中药机械也获得了飞跃进步,但与其它剂型机械相比,其发展较为缓慢。中药机械发展已成为业界许多人士关心的话题。为此,借郭维图先生参加第31届制药机械博览会之际,我们在郑州采访了他。郭维图先生是泉州东南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专家和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他对制药装备的研究颇有造诣,特别是对中药工艺与机械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记者(以下简称记):郭先生,你在国内制药装备相关刊物上发表过很多论文,你认为应如何看待技术论文对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郭维…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正处在由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转变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布局。本文结合对新标准法的理解,阐述了近二十年来我国功能安全技术和标准化发展实践,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各领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大环境下我国功能安全技术标准创新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8)(以下简称“标委会”)成立于1994年,对口ISO/TC 199国际机械安全标委会.负责我国机械安全基础类(A类)和通用类(B类)标准的制修订、技术归口及基础类和通用类标准与产品类标准的技术协调工作。标委会已进行了三次换届,本届标委会由来自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检测机构、行业标委会等的41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9.
不具备在互联网上与用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易的中小型企业,或者不具备利用标准网上通信接口进行经营活动并优先其采购供应链的企业,在今后的互联网市场营销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就这-IT技术带来的机遇和风险,MM德文版记者采访了慕尼黑SBS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公司领导人Stefan Bihler先生。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范围内液压系统领域的领军企业,15年来福伊特哈雷一直耕耘在中国的冲压机床领域,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都是这个行业内名副其实的领航者。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究竟与仪器仪表有哪些关联?丁先生:现在在欧洲已经不再讨论新能源的问题,他们讨论的是如何实现100%新能源的问题。任何技术体系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一个取得共识的路线图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正>装备制造业,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目标,一个是资源,一个是过程。记者:对传统的装备制造业,您有什么新的见解?丁先生:装备制造业,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目标,一个是资源,一个是过程。这三个方面没有协调好。现在国内第一资  相似文献   

13.
湿度测量在我们的生活及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适当的湿度不但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也是生产优质产品的重要保障,而良好的湿度测量仪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在分析湿度测量仪器的市场需求、未来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湿度测量仪器产业还面临着艰难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普通的自动控制提出了具备安全系统的控制要求,即在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安全系统采取强制性的操作防止事故的发生,以保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这已成为自动化系统所必需的要素。那么,目前中国工业领域的安全产品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如何?为此,《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杂志的记者专访了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安全事业推进部亚太区市场总经理李立言先生。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以人为本,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高度重视焊接工作者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各级行业组织和企业的普遍关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于2005年4月恢复组建了“环境,健康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使得该专委会的工作在停顿多年后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该专委会的正式成立.不但引起焊接业内人士极大的关注.而且标志着我国焊接健康与安全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对于“实施绿色焊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更是意义重大。 为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新的专委会自组建以来开展TAB些与绿色焊接环境相关的学术活动.以及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焊接环境、健康与安全方面的问题.应如何确定今后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向?本刊记者带着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网络采访了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焊接学会环境.健康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康龙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聂常松 《通用机械》2010,(11):30-30
第四届国际风机、压缩机高峰论坛圆满结束,各企业发言代表都把企业的最新产品及技术尽可能地展现给论坛现场观众。德国曼透平公司是连续第四届参加论坛并演讲,此次曼透平演讲的主题是关于煤化工、二氧化碳项目中透平机械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其整体式齿轮压缩机突出的先进性。会后GM记者采访了曼柴油机与透平公司中国区总监张广会先生,意在向广大读者介绍曼透平公司的最新技术成果和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正安全,一直是工业生产从来就绕不过去的话题,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工业安全可以分成3类,即功能安全、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功能安全在过程工业和机器制造领域都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完整的规范和评估,而大多数企业尚未重视信息安全。随着近年来物联网、IT技术不断融入到工业领域,层出不穷的信息安全事件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信息安全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西门子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交通及管道运输、金融、制造、电力等领域。虽然目前华东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西门子却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向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本次论坛的宗旨是为了探讨仪器仪表行业在新兴产业中的重新定位,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进而推进新的产业大战,对此我深表赞同,会议的主办者给我出了一个题目是以标准化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很好,可是却是一个战略性的命题,需要深入的研究才能回答.  相似文献   

20.
在去年第15届德国埃森焊博展上,最引入注目的是有17家展商展出了双丝、至丝气体保护焊设备,成为此次埃森焊博展会上的一大亮点。这充分说明,在世界范围内,焊接过程自动化已成为焊接技术新的生长点之一,从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来看,焊接自动化生产已是必然发展趋势。 作为一名办刊人,我们深知:追踪行业热点,是我们的一种责任;推广先进技术,是我们为行业服务的一种动力。因此,带着双丝焊为什么又重新成为研究热点的话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工业大学焊接设备研究与开发中心的殷树言教授,使我们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双丝焊”的窗口。我们希望能以此篇采访开始,使更多的焊接工作者参与到双、丝焊的研究工作中来,使我国的焊接电源早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