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同时蒸馏法提取山葵精油,采用纸片法和打孔法研究其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山葵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及青霉都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0.075%,其他5种菌种的MIC为0.075%。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西南地区的柠檬草,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柠檬草精油(lemongrass essential oil,LEO),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柠檬草精油的成分和相对含量;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研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研究不同浓度的柠檬草精油对新鲜采摘的巨峰葡萄产品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确定其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当料液比达到1∶15(g/mL)时,出油量与得率达到最大,平均得率为0.91%。利用GC-MS分析柠檬草精油成分,其中有21种组分,主要成分为柠檬醛,占比为70.11%。柠檬草精油对3种供试菌均有较好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圈大小分别为23.8、22.5 mm以及11.2 mm。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μL/mL,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μL/mL;与对照组相比,柠檬草精油处理能有效缓解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的降低,减少烂果率和失重率,其中0.50%柠檬草精油处理组的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处理组。由此可见,柠檬草精油具有抑菌和水果保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罗勒精油,优化了实验条件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将所得精油作为抑菌剂,结合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确定了罗勒精油的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选用粗粉碎干料罗勒,在料液比1∶16 g/m L,Na Cl浓度4%,浸泡时间6 h,微波功率567 W,微波时间120 s的条件下,罗勒精油的最佳得率为0.3758%(n=3)。罗勒精油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62.5、125μg/m 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31.25、125、500μg/m L,表明抑菌作用大小为: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 Teus)。该研究为罗勒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抱朴香桂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对抱朴香桂精油提取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并对香精油做抑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抱朴香桂精油得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声温度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超声处理温度60℃、超声处理功率120 W、超声处理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抱朴香桂精油得率为6.03%;抱朴香桂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其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0.16 g/L,大肠杆菌为0.32 g/L,枯草芽孢杆菌为0.625 g/L。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超声波协同方式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紫苏叶中挥发性精油,考察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紫苏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苏精油提取工艺,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紫苏精油组成。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6,微波功率933 W,超声功率245 W,微波-超声温度50 ℃,微波-超声时间4.5 min条件下,紫苏精油提取率为2.34 %。GC-MS分析表明紫苏精油主要成分为紫苏醛和柠檬烯。抑菌活性研究表明紫苏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希瓦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BC值都为10 μL/mL,可作为天然抑菌保鲜剂使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相转变点法制备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和D-柠檬烯纳米乳液,采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研究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及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桔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和D-柠檬烯纳米乳液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同等浓度的D-柠檬烯纳米乳抑菌效果比甜橙精油的抑菌效果好,14%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直径分别为11.7、14.0、9.7和9.0 mm,而D-柠檬烯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直径分别为19.0、23.7、13.0和12.0 mm。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约为7.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作用较弱,其对这两种微生物的MIC均约为11%,对大肠杆菌的MIC介于7.7%~11%之间。甜橙精油和D-柠檬烯制成纳米乳液后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为纳米乳液在食品中的抑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两种梨水提取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新疆库尔勒梨,绿梨水提取物对埃希氏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库尔勒梨水提取浓缩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没有抑菌作用。绿梨水提取物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菌作用,均没有出现抑菌圈,但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为50%(原液密度为1.23 g/m L),最小杀菌浓度为1/1的浓度(原液)。  相似文献   

8.
川佛手精油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川佛手精油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石油醚作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得到川佛手精油,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抑菌活性,川佛手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肠球菌5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川佛手精油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EC50分别为3.92,1.88mg/mL。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川佛手精油对肠球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4mg/mL,抑菌强弱顺序为:肠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9.
采用扩散法对留兰香精油的抗菌活性进行定性测定,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确定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留兰香精油对3种试验菌株的抑菌性是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3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1.0μL/mL和3.5μL/mL。  相似文献   

10.
板栗花精油具有抑菌性和杀虫活性等生物学功能,可作为天然防腐剂和驱避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水蒸气蒸馏提取板栗花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以及其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板栗花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板栗花1 cm短段与质量浓度为40 g/L氯化钠的蒸馏液按料液比1∶10(g/mL)的比例混合,蒸馏3 h,精油得率最高,为(0.621±0.008)%。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板栗花精油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板栗花精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抑菌作用大小依次为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本研究可为板栗花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利用Clevenger法提取黑龙江栽培白花罗勒,从花中以0.527%平均产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检测和解析鉴定出25个成分,β-芳樟醇为主要成分,占总精油相对含量的64.421%。以青霉素钠为对照,用滤纸片法测定白花罗勒花精油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白花罗勒花精油对大肠杆菌抗菌效果与3mg/mL的青霉素钠效果相近;对白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与0.75mg/mL的青霉素钠效果相近;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效果低于0.1875mg/mL青霉素钠。白花罗勒花精油抗菌效果大小顺序为: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2.
金柑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金柑多糖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及其抑菌效果,试验在考察单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金柑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金柑多糖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柑多糖最佳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60 W,微波时间8.4 min,液料比381(mL/g),粒径60目,在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5.55±0.13)%,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相比水提法和超声波强化法,微波辅助法的多糖得率分别提高了207.20%和33.73%。金柑多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单胞杆菌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3,50.00,12.50,12.50,12.50mg/mL。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高效的提取金柑多糖的方法,所得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香菜茎叶精油的提取及其成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法萃取香菜,以0.284%产率获得了香菜芳香精油,用GC-MS对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解析出70种物质,占精油93.634%。其中,酯类化合物47.569%,饱和烃类化合物14.947%,醛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3.406%和12.595%。与水蒸汽蒸馏法获得的精油以及香菜原汁的抗菌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水蒸汽蒸馏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的精油对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根霉菌的抑制作用大于香菜原汁。其中,水蒸汽蒸馏法获得的精油对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远远大于超声波法。对枯草芽孢杆菌和根霉菌的抗菌活性,两种提取方法获得的精油抑菌效果相近,但是,香菜精油和原汁对米曲霉、黑曲霉完全没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陈皮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初步测试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微波辅助乙醇法提取陈皮总黄酮,依据单因素实验建立BBD实验模型,用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实验;黄酮提取液经HP-20型大孔树脂分离提纯后,采用滤纸片法测试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经验证,陈皮总黄酮在乙醇体积浓度60%、微波功率619 W、微波时间3 min、提取温度62 ℃、料液比1:21 (g/mL)时的黄酮得率最高,为1.3468%±0.0142%,与预测值(1.3575%)的偏差仅为0.0107%,说明该模型方程与实际拟合良好。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陈皮黄酮对被测菌种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对照茶多酚。  相似文献   

15.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超声提取昆布多酚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浓度30%,液料比40∶1(m L/g),超声时间32 min,超声温度35℃,在此条件下昆布多酚的得率能够达到4.485 mg/5 g。抑菌试验表明:昆布多酚能够抑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酵母的抑菌作用较小;对大肠杆菌和葡萄酒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5mg/m 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mg/m L。  相似文献   

16.
以植物山蓝为原料,采用水溶剂微波辅助提取红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并经过柱层析初步纯化红色素部分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300 W,料液比1∶40(m/V),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 min为山蓝红色素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率为0.323%;提取得到的山蓝红色素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00、400、700、500 mg·L~(-1)。  相似文献   

17.
吕梦迪  郭斌  韩冠英  崔錾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2):121-125,132
为优化碱蓬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以碱蓬根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确定碱蓬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管碟法及两倍稀释法检测碱蓬根总生物碱提取物对三种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5 g/mL,乙醇浓度86%,提取温度78 ℃,提取时间2.1 h时,总生物碱得率最高为0.521%±0.04%。碱蓬根总生物碱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为0.4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无抑菌性。该提取工艺高效可行,可用于碱蓬根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同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性。  相似文献   

18.
高洁  董文宾  王勇  王燕 《食品与机械》2017,33(3):145-149,206
以山皂荚多糖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使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了山皂荚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使用滤纸片扩散法对所提多糖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山皂荚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501(mL/g),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80min,山皂荚多糖的得率可达(31.52±0.54)%;山皂荚多糖溶液浓度为100mg/mL时,对细菌的抑菌效果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山皂荚多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50,50,25,50mg/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中多酚的含量,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针对6种茶叶样品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并经乙酸乙酯提取后,所得供试品溶液依国标法测定多酚含量。并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圆形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不同浓度供试品溶液的抑菌活性。结果 6种茶叶样品乙酸乙酯部位多酚得率分别为绿茶59.07%、黄茶62.39%、白茶32.15%、青茶50.70%、红茶34.86%、黑茶40.68%。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均与供试品溶液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6种茶发酵程度的差异导致所含成分不同,致使其抑菌活性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0.
菜籽多酚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菜籽多酚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0.05%~0.80%的菜籽多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显示浓度-效应关系。最佳抑菌浓度在0.4%左右。菜籽多酚对3种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大肠杆菌是1.00 mg/100 mL,枯草杆菌是0.50 mg/100 mL,金黄色葡萄球菌是0.25 mg/100 mL。以上结果表明:菜籽多酚有抑菌能力,可望用于食品贮存与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