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辛胤庆 《建筑知识》2014,(4):54-54,62
比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ro—Portion,反映的是某一现象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作为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人,柏拉图最早提出了“什么是美”的问题,确立了美学学科的最初意义本文就是希望通过对柏拉图哲学特别是美学思想的浅析,挖掘其比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
本文对柏拉图真哲人与真智者的二元对待进行德勒兹式阐释。柏拉图以真理为根基评判对真理知识的种种宣称。真哲人居于宣称者等级的顶端而智者被示为作伪。真哲人以绝对真理为知识模型,由于对真理的分有度最高,其知识为绝对真理的优秀摹本;而智者仅为他的模型真哲人的仿像,其对相对真理知识的宣称因此被指斥为没有根基,为仿像。德勒兹则恢复智者差异的权利,赋予仿像永久、切近、临在的在场地位。柏拉图式二元对待也就此被揭示为德勒兹式仿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
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构想出发,阐释"理想国"是如何可能的。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不完美,因而根据理念构建一个完美的"理想国",从"正义论"出发,哲学王治国,精英教育,各司其事,为我们详尽构建了不同阶层的和谐生活,正义之邦。"理想国"诠释出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同时也表达出他对哲学王的高度评价,对哲学的热爱,对理性思维的推崇,引发了我们对哲学与现实关系问题的思考,唤起了一种"爱智慧"的原始激情。  相似文献   

4.
国外建筑美学观的变迁: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追溯了西方建筑艺术理论研究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演变,提出并论述了晚期现代主义是由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西方建筑美学转型的酝酿期和过渡期,分析了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观的特征,揭示出由后现代主义思潮引发的西方建筑美学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21世纪,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面对世界的变化,追问人类社会不朽的话题,中国贡献给人类的智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各国共赢共享。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学,它应当给人类提供思想超越和精神信仰。这种信仰的智慧既决定和制约人类的思想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进而决定人类的命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蕴含着哲学的基本思考: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人类共居在一个地球上,全球化使地球越来越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共同的哲学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就难以形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哲学话语面临着六个凸显的问题: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何为话语体系中心、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历史主义与普遍主义、普遍主义与文化多样性、文明的冲突、对话、和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这种话语困境迫切要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构建新的哲学话语系统。有了这种系统,人们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协调的方式、交往交流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智慧,取得共识,以有效地进行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这其中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的哲学自信和哲学担当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6)
德勒兹非常重视大千世界的共生、化生、装配、链接等问题,其差异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其中地理哲学、生机论与机器论三个维度尤具特色。地理哲学以大地观为核心,强调在内在性的"千高原"平台上充满博弈的力量,人类创造性与物质系统潜力之间的新型耦合能够创造"新大地";生机论美学以尊重多元生命形态与物质存在为旨归,倡导社会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互惠;机器论诗学倡导宇宙万象川流不息的链接与装配,体现出德勒兹"差异与重复"哲思和艺术创新的诗意特征。德勒兹生态美学思想突破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启迪我们反思当代生态美学与艺术创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
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一种新型的世界哲学,新型的世界哲学需要从人类的哲学传统,主要是中西印哲学传统中去吸取力量,看待中西印哲学的新方式应为理解其特质提供新的视点:西方哲学重空间,印度哲学重时间,中国哲学时空兼顾。西方哲学这一特质使之引导了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这一特质有其真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真理的一面,印度哲学和中国亦是如此。新型的世界哲学应由中西印哲学的特质共同形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1)
人们通常讲的艺术到底是什么概念,通常定义的哲学又该怎样阐述?如果说艺术创作者不理解哲学,其作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个体而存在,那么研究艺术和哲学又是为了什么?创作者只有理解、参悟了艺术和哲学之后,才知道这两门学科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更能够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7)
迄今为止,人们对"柏拉图式爱情"耳熟能详,西方哲学上关于"柏拉图式爱情"的解读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把"柏拉图式爱情"与精神恋爱、心灵沟通划上等号。这与柏拉图所阐释的爱情观是有悖的。  相似文献   

10.
邓毅 《建筑与环境》2007,1(3):11-12
生态哲学从浅层到深层的发展,在自然观、价值观、经济观、技术观等方面对生态问题进行了反恩和探究,也为景观设计中关注生态问题的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基础,启示了“整体、全面、多样、弹性”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青云 《建筑知识》2012,(1):114-119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迎来了对外开放的第二个10年。在这样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主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中,这片大陆上的万物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原有的面貌,人们心中的最红、最红的红太阳已不再是那位曾经带领中国4万万同胞争取民族独立、实现自由、平等的政治领袖了,在新的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1)
在全球化运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时代趋势下,高清海教授生前提出的"类哲学"已经显示出重大的思想创新意义,但它需要我们给予阐释、丰富和推展。高清海将人的"类存在"的充分展开,界定在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第三大形态即"自由个性"阶段,并以"类本位"相称,说明他强调的超生理学的"类"概念,虽然是相对于生理学的"种"概念而言的,却并非说否定后者就可以直接达到前者;从历史的角度看,这要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漫长过程,其中间环节是"族",包括前现代的"种族"和现代的"民族";而从理论上说,类哲学应当是"个体"、"共同体"(民族)、"人类"和"大自然"的这四重维度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在周边有着丰富历史文化遗迹的传统商业街区创作新骑楼商业形态,要求设计者必须准确把握保护与发展、形式与功能、材料和技术的矛盾,以因地制宜的理念创作,表达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诉求,进而反映历史环境下新岭南建筑的创作观。   玉鸣轩和北京路商场是广州传统商业街中山四路上的两个重要节点,设计者力图以“和而不同”的理念诠释两者与各自所处历史环境的关系,在和谐共生的目标下追求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2)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人之身体由内而外所呈现的"身体映像"是哲学建构的重要诠释范式之一。诸多思想家以此为基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展开诸多经典命题的重新阐释与哲学体系的创建。可以说,正是在对"身体映像"的观照中,秦汉之际的哲人们建构了与众不同的"身体哲学";试图以源于身体认知的经验理性去弥合天人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对天与自然的深度体认与把握。因此,他们通过"身体映像"类比出"天地映像",提出了"同气"、"同数"与"同构"等具体诠释范式,完成了身体哲学的体系化建构。这一点,无论是在道家作品《淮南子》那里,还是在儒家作品《春秋繁露》那里,乃至在黄老作品《黄帝内经》中,均有较为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风水是古代用来分析和指导建筑环境规划的传统思想方法,其理论来源于易经,至今己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成就了布局完整、风格独具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而且也成就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而深受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影响的海外华人在唐人街的总体布局中,无论是建筑方位设置,还是色彩应用及饰物象征,都会遵从民间的风水意识进行设计、排列.本文仅以对日本唐人街规划布局的调查、研究,分析中国的传统风水文化对海外华人圈的生活意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1):185-194
<正>应该是整整十年前了,在杭州教工路上那家现早已消失的新民书店门口,为了"动员"童世骏教授把他的老师居纳尔·希尔贝克(GunnarSkirbekk)教授的文集《时代之思》放到我和一位年长的同事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筹划的一套丛书中,我曾经在短信里"深情告白":"如果减去十岁,我打算到卑尔根求学!"这诚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事实条件句",尽管其"命题态度"乃是无比真诚的!认真说起来,我与挪威哲学的"因缘"还可以追溯得更远,当《跨越边界的哲学》中译初版于  相似文献   

17.
Concrete建筑事务所创立于1997年,创始人是Rob Wagemans,Gilian Schrofer和Erik Van Dillen三人。三位创始人在阿姆斯特丹为cirque du soleil公司设计总部大楼时相互结识。2004年时,Gilian Schrofer离开了Concrete,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相似文献   

18.
理性建筑曾是人类的理想。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各种思潮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对理性建筑精神持怀疑的态度,最终走向了非理性的状态。该文通过对非理性主义建筑哲学和多元空间多功能性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非理性的思考可以为建筑空间的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的结论,反映了在建筑空间创作中应用非理性主义建筑哲学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The serial form employed by Peter Eisenman and John Hejduk since the late 1960s undermines a representational model of architecture and offers a productive use of repetition of profound consequences for practice and criticism. In light of the argument made by Jacques Derrida and Gilles Deleuze that repetition is not a reiteration of the same but a dynamic process of affirming difference, die lateral repetitions made by Eisenman and Hejduk can be seen to dissolv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origin and copy, form and idea. These distinctions are preserved, albeit with a sense of irony, in the appropriation of historical examples which is consistently regarded as the defining practic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Thus, the series and repetition in Eisenman's and Hejduk's work has consequences for the recent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in addition to its effects on their subsequent work and the challenges it presents for us now faced with technologies of repetition which take these operations to new speeds and intensities.  相似文献   

20.
This essay po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write architecture. It uses as example the writing of Virginia Woolf in the novel The Waves, aiming to show that Woolf employs a particular mode of rendering architecture through sensory means, which in turn offers a way of discussing approaches to writing architecture that are not often foregrounded in architectural discourse. This is elabora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philosophy of Gilles Deleuze, which offers a useful set of conceptual tools through the notions of percept and affect,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visions and auditions’ pertinent to language. The aim is to show that we can learn from writing methods such as Woolf's both as observers/thinkers in architecture and as writers attempting to recast its material presence in language, while simultaneously developing a finer conceptual palette derived from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