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带有撞击式冲击阀的空气冲击造型机,气冲紧实是复杂的动态过程,为求解动态参数值,提出采用计算机数字仿真,给出了冲击阀系统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2.
运用有限元法对微水节能热风阀阀板在稳态下的温度场进行了传热学分析,并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出了阀板在稳态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场分布,阀门在完全开启状态时,阀板外圈温度最高,温差最大,易引起阀板外圈变形;阀门在关闭状态时,阀板与耐火材料交界处的最高温度为205℃左右,并且阀板芯温度随着耐火材料的热导率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空气冲击造型机紧实机构的工作原理,提出应用计算机仿真,得出气冲紧实机构的动态特性曲线。阐述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模型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运用有限元法对热风阀阀板的热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阀板在完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下阀板的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热应力出现在阀板的外水环,最大热应力值为207 MPa,此应力值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说明热疲劳是引起裂纹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与实际的失效形式相符,为热风阀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气冲紧实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动态参数多,而冲击阀又增加了一个碰撞的过程,所以设计计算更加困难.实际建造试验装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外试验装置往往与实际系统有差距,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为快速而经济地求得动态参数值,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VC++语言,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对气冲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动态过程的模拟曲线,将模拟曲线与实验曲线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及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常规的液压优先阀在工作负载流量突变时,阀的动态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阀芯开启和关闭的响应速度均较慢,受限于保证压力稳定性和开启的响应速度在设计范围内,固定阻尼孔的设计尺寸较小,使得工况切换时,阀芯关闭速度慢,流经阻尼孔的补充油液流量小,无法满足系统快速补油的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液压优先阀的主阀阀芯内部设计并集成了一个速度调节微阀,该微阀利用不同油液流动方向下阻尼孔不同的原理调节主阀的启闭响应速度,实现阀芯的缓开快关,根据阀内动力学方程,利用仿真对设计的微阀进行建模和优化,确定了最佳匹配参数并初步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匹配阻尼孔过流面积,当转向或换挡回路急需大流量时,速度调节微阀能够加快主阀的关闭速度,及时将辅路油液补充到主路,集成微阀相比传统主阀芯采用固定阻尼孔时的关闭速度提升了1倍;当转向或换挡完成后,速度调节阀能够实现主阀的开启速度比关闭速度慢,抑制压力冲击。速度调节微阀的设计解决了优先阀切换时主阀芯关闭速度慢的问题,有助于辅泵快速向主泵补油,满足系统工况改变的大流量需求,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7.
将液压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液压叠加阀板CAD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针对液压叠加阀板设计的具体情况,提供了良好的用户界面,能完成液压叠加阀板零件图的全部设计任务,可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主泵失效事故初期自然循环瓣阀开启过程中反应堆堆芯及堆水池的流场变化及自然循环瓣阀不同的结构参数对堆芯内部冷却剂导出的影响,本文以自然循环瓣阀结构为核心建立了反应堆三维数值模型。采用重叠网格方法对自然循环瓣阀的开启行为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不同安装高度的自然循环瓣阀开启过程的速度场、自然循环瓣阀流道和堆芯进出口的流量变化。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验证了自然循环瓣阀的可靠性,为自然循环瓣阀的最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货舱通风阀     
挪威 Ventiq AS公司推出新型通风阀,可用于油船、化学品船或成品油船的货舱通风系统。   这种新型通风阀可在装载、卸载、转运或储藏液货时,对货舱压力及真空度进行控制。在液舱的空气中有火星或明火的情况下,该阀可以阻止火焰的传播。   该阀用耐酸的不锈钢制造。当贷舱的压力低于预先的设定值时,通风阀开启,将空气吸入货舱中。压力过高时,两个放泄阀开启,以保证向上快速地通风,避免使气体在甲板上集中。顶部的阀同时还具有水密封作用。   (GC. 0101) 货舱通风阀  相似文献   

10.
基于ANSYS/LS-DYNA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弹簧式隔爆阀受冲击时阀板与阀座的等效应力、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冲击时,阀板与阀座的等效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未发生塑性变形;但阀座由于局部冲击力过大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因此设计时应采取措施,避免阀座过早出现疲劳损伤。进行样机隔爆试验,试验结果与ANSYS/LS-DYNA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基于Simulink的发动机落座力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气门-气门座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气门落座力.以EQ6100为例,提出了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落座力的计算方法.即在建立一种新的气门落座力分析模型后运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以求出气门落座力,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配气机构集中质量、预紧力、气门弹簧刚度对发动机落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中质量和预紧力对落座力的影响较大.这为发动机气门机构的设计和寿命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先导阀弹簧的固有频率最大和质量最轻为目标,确定其设计的约束变量,建立先导阀弹簧的优化设计模型,并用MATLAB语言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弹簧各设计变量明显优于原设计。  相似文献   

13.
小洼油田因部分油井抽油泵凡尔漏失影响到油井产量和抽油泵的使用寿命。通过分析抽油泵漏失原因,开展了流线型无磁阀防漏固定凡尔技术研究应用。经50井次的现场应用表明,流线型无磁阀防漏固定凡尔工艺先进,技术可靠,耐冲刷、耐腐蚀性能好,有效地饵决了泵漏失问题,提高了泵效,增加了产量,延长了油井检泵周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发动机配气机构设计与分析所提出的工程实践问题,导出了一整套出气门运动规律反求的计算理论,提出了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配气定时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定时的排气提前角、排气迟闭角、进气提前角、进气迟闭角及相应位置的气门位移和气门重叠角等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中低速和高速发动机配气定时应有的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减压阀式先导阀与多路换向阀的匹配公式及计算方法,并以ZL15型多路换向阀为例,说明了上述公式及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柱塞泵的下凡尔损坏后,用原来配的凡尔拔出器拆卸时要先拆掉上凡尔,再拆卸维修下凡尔.既浪费时间,又容易损坏上凡尔.为此设计、制造了新式凡尔拔出器来克服原凡尔拔出器的不足,节约维修时间,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尼日尔Agadem油田引进了STV阀和LPR-N阀两种APR测试工具,形成了两种三联作试油工艺管柱。为了弄清两者在现场应用的优势与不足,将两种工艺管柱与原试油工艺进行对比,并对现场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Agadem油田单井试油层位较多,LPR-N阀需要环空憋压开启,在层位较多的井让井筒处于来回憋压与放压的循环中,给套管带来疲劳破坏的风险,尤其是在低产液井,风险更高;而STV阀可以克服LPR-N阀的这一缺点,但在浅层地层使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双进双排气门的使用寿命,以气门-导管间隙ΔD为特征变量,采用有限元法分析ΔD、锥面角β对气门应力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在异常工况下双进双排气门的许用ΔD。研究表明:当ΔD≤0.22 mm时,最大应力及第二热点应力变化较稳定,而当ΔD>0.22 mm时,其随ΔD增大而急剧增大;此外,当ΔD=0.22mm时,最大表面应力随β的增加而增大,而第二热点应力随β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且β=45°时,气门第二热点应力最小。研究有助于异常工况下双进双排气门的失效分析和气门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