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HQ130+QJ63高强钢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镜,电镜,冲击和拉伸等试验方法,对气体保护焊“低强匹配”焊材焊制的HQ130+QJ63高强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模拟焊接热循环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峰值温度和冷却时间对HQ130钢热影响区(HAZ)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受焊接热循环影响,HQ130钢HAZ存在回火软化区,该区域软化或失强最大的部位在峰值加热温度为Ac1附近。在HAZ峰值温度Ac1~Ac3  相似文献   

2.
 在热模拟实验机上模拟了连续退火过时效工艺,研究了过时效温度和过时效时间对008C 015Si 150Mn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时效温度为350~550 ℃,保温时间1~20 min时,实验钢组织均由铁素体及分布在铁素体晶粒间的贝氏体组成;实验钢抗拉强度与贝氏体中M A岛含量和M A岛中的碳含量有关;随过时效温度升高,M A岛含量出现“峰值”,随过时效时间延长,M A岛中的碳含量也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机器视觉的风口回旋区温度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机器视觉理论,引用微元积分思想建立了辐射图像信息与高炉风口回旋区二维温度场梯度分布的关系模型,并针对CCD非接触测量回旋区温度过程中因温度过高易出现CCD输出过饱和电流问题,提出了大于CCD噪声总量和防止饱和电流输出的快门时间控制模型。通过小型煤气燃烧实验和高炉风口现场实验表明:该温度检测算法正确,快门控制模型能有效地防止图像出现“白炽”现象,提高了温度测量峰值。  相似文献   

4.
《冶金自动化》1987年第2期发表的“钢水测温仪显示器的改进研究”,文中所述的测量峰值的方法是不正确的,有必要加以说明,以免影响正确测量钢水温度。 快速热电偶插入钢水后,其热电势开始上升,见图1曲线中AB段,当热电偶达到钢水温度时,温度较稳定,出现如图中之BC段,一般叫“平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四种实验钢的相变点进行理论计算,并通过热压缩变形实验,确定了实验钢的动态再结晶温度.结果表明:在满足动态再结晶发生的临界条件下,动态再结晶开始的临界应力与临界应变、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的比值在一定范围之内变化,在峰值点之前动态再结晶过程就开始发生.另外,分析了合金元素Cr、Ti和压缩变形温度对临界值和峰值的影响,为...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深海X70管线钢实际焊接中热影响区(HAZ)的软化问题,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X70管线钢进行了不同热循环工艺下的热模拟研究,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硬度计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峰值温度下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峰值温度下X70管线钢的组织主要由多边形铁素体、准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和M-A组元组成;随峰值温度升高,硬度值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峰值温度1 050℃时组织完全奥氏体化,组织主要由多边形铁素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组成,硬度值为210 HV,低于母材硬度,同时细晶区出现了软化。  相似文献   

7.
时效制度对6063合金导热性能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胜华  章冰  肖荫果 《铝加工》2003,26(3):13-15,18
研究了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对6063合金导热性能和硬度的影响。发现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导热率上升.但由于时效初期析出β“相具有大量的空位,使得导热率在时效开始阶段有所下降。而硬度在随着粒子的析出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的过时效过程中,细小针状的β‘相向粗大球状的β相转变,使得硬度开始下降。而时效温度的不同将影响这两种性能峰值出现的早晚,且时效温度越高,硬度峰值越低。  相似文献   

8.
轧辊用高碳、钒高速钢系合金的热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新开发的轧辊用高碳、钒高速钢系合金的淬火、回火热处理及高温硬度。结果表明:其峰值硬度温度较常规高速钢低150~250℃;随碳含量增加,峰值硬度温度降低;相同碳含量,钒含量增加,峰值硬度温度升高。二次硬化温度约在550℃,但二次硬化的峰值硬度差较小,在二次硬化温度二次回火,二次硬化作用消失。随炭含量、钒含量增加,高温硬度增加。根据轧辊辊面硬度要求,高碳钒高速钢的淬火温度为950~10℃,回火温  相似文献   

9.
Mg-Gd-Y-Zr镁合金时效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Mg-Gd-Y-Zr合金进行充分固溶,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时效实验,研究了该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及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充分固溶处理后,Gd、Y元素在合金晶界处的偏析基本消除;200℃时效时,合金硬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出现小峰值,随后继续增长,达到峰值后,硬度缓慢下降,逐渐趋于平稳;时效温度越高,合金时效动力越大,达到峰值硬度所需的时间越短,峰值硬度越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Ti-B25合金高温变形时流动应力和峰值流动应力的影响,并结合组织演变规律揭示了其高温塑性流动软化机理.结果表明:流动应力和峰值流动应力均随变形温度的下降以及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应变速率为10.0 s-1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流动软化程度减小,并且α+β两相区的软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示波冲击方法对Q960钢的焊接热模拟冲击韧性展开研究。对不同热输入下峰值温度分别为1 300℃、1 100℃和850℃的焊接热模拟试样进行了示波冲击和组织检验。结果表明:峰值温度为1 300℃时,热模拟试样的组织以马氏体为主,峰值温度为1 100℃和850℃时,热模拟试样的组织以贝氏体为主;峰值温度为1 300℃时,热模拟试样的裂纹扩展功Wp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峰值温度为1 100℃和850℃时,热模拟试样的裂纹扩展功Wp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冲击速度和热处理温度对黑云母花岗岩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改进的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25~800 ℃共9个温度等级的热处理试样分别进行3种弹速下的冲击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25~700 ℃热处理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由“Ⅱ型”转变为“Ⅰ型”,而800 ℃热处理试样均表现出“Ⅰ型”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同一温度热处理下试块的峰值应力、应变和平均应变均随动荷载的升高而增大。相同的冲击速度下,300 ℃热处理试样的动力学性能有所改善,500 ℃后试样的动力学性能开始逐渐劣化。同一温度热处理试样的破碎程度随冲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冲击速度下,热处理试样的破碎程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弱后增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透射电镜、维氏硬度仪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时间对7003铝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铝合金基体中依次沉淀析出GP区、η'相(亚稳定相MgZn_2)和η相(MgZn_2),其中GP区和η'相都能阻碍位错运动,对铝合金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当GP区数量最多时,铝合金的强度达到第一个峰值;当GP区转变为过渡相η'时,铝合金的强度达到第二峰值;当η'转变为η相时,铝合金的强度开始下降。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铝合金强度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并且两个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缩短。时效温度为120℃时,铝合金的第二峰值强度高于第一峰值强度;时效温度高于120℃时,铝合金的第一峰值强度高于第二峰值强度。  相似文献   

14.
LF炉精炼温度预报模型的发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磊  祭程  朱苗勇 《中国冶金》2009,19(11):5-5
全面综述了LF炉精炼温度预报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状况。国内外所开发的LF炉钢水温度预报模型,主要采用机理模型、“黑箱模型”、“灰箱模型”三种方法。简单讨论了这三种模型的特性,并预测了LF炉精炼温度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用热压缩方法研究了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高碳钢在温度为913~973 K、应变速率为001~10 s-1范围内的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流变应力及峰值应变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另外,回归出了高碳钢的峰值应力及峰值应变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相应的形变激活能和温变形方程式,为高碳钢的温变形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Gleeble热模拟的方法, 通过模拟焊接过程中快速加热和冷却的热循环过程, 得到1150~1300 ℃不同峰值温度下22Cr15Ni3.5CuNbN奥氏体钢扩大的热影响区组织, 并对其进行冲击性能分析. 对热影响区组织的研究表明, 实验钢的母材中存在一定量富Nb复合碳氮化物, 有效钉扎晶界, 且与大量位错缠结. 在焊接过程中, 该富Nb复合碳氮化物经历溶解与重新析出的复杂过程: 当峰值温度为1150 ℃时, 仅小颗粒的富Nb碳氮化物发生了溶解, 而峰值温度为1300 ℃时, 富Nb复合碳氮化物经历溶解与重新析出, 呈现网状的组织形貌, 且其整体尺寸增加. 富Nb复合碳氮化物的演化导致了冲击功的变化, 经历焊接热循环条件的实验钢较母材具有更高的冲击韧性, 随着峰值温度的升高, 冲击韧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其中在峰值温度为1150 ℃时实验钢的冲击韧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卢光辉  冯帅  王继革 《河南冶金》2021,29(2):4-6,52
在煤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助燃剂氧化镧可加快煤粉的燃烧速度,缩短了燃烧时间,有效提高了煤粉的燃烧率,为炉况稳定顺行和进一步增加喷煤量奠定了基础.随着助燃剂氧化镧的加入,差热和热重曲线中的拐点温度、峰值1温度、峰值2温度、着火点温度、燃烬点温度均有所下降,微晶参数Lc和La均有所增加,未燃煤粉的平均粒径减小,外观形貌变得极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天津255 m气象塔大气边界层实验资料,分析了2006年2月一次平流雾过程湍流微结构及能量输送的演变特征,并结合冷锋过境、晴朗小风及轻雾等天气条件,讨论了雾过程中湍流动能特征.得到:雾中各向风速能谱密度峰值频率偏于高频段,雾前和雾后风速能谱峰值频率偏向于低频段;与速度能谱相比较,雾形成前期,温度谱峰值频率的变化大于速度谱;雾消散期间,温度谱峰值频率比速度谱峰值频率更偏向于低频;雾过程中,平均动能较小,但湍流扰动活跃,湍流动量输送以垂直方向为主;平均动能和湍流动能在雾前出现异常增强,这可能是平流雾的启动信号.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热弯曲为变形方式,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钢3中的Cu、Sn残余元素含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与“表面热脆”的关系。并通过工业性试验初步验证了实验室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含Cu、Sn普碳钢影响“表面热脆”的主要因素是“加热温度”。Cu、Sn残余元素含量较高的普碳钢采用“高温轧制”工艺可避免轧材产生“表面热脆”。  相似文献   

20.
郭术义 《山东冶金》2008,30(1):56-58
考虑到回旋区内存在的焦炭热解、燃烧、气体湍流化学反应等过程,利用CFX,建立了基于颗粒轨道的物理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回旋区内,气流呈双涡旋分布,气体速度大部分<16 m/s,峰值温度在2670K左右.进行了高炉红外测温实验,测量的峰值温度约为2660K.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基本是正确的,对进一步研究高炉回旋区和修改高炉基本操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