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加筋土挡墙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建造在软土和刚性地基上的加筋土挡墙,分别采用分块面板和整体面板对它们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①正常工作状态时加筋土挡墙面板的侧向位移相对较小,安全性高;②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加筋土挡墙变形要大于建造在坚硬土层上的加筋土挡墙,采用分块面板加筋土挡墙变形要大于整体面板加筋土挡墙;③沿筋带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筋带应变均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储油罐工程刚性复合地基在试水过程中沉降过速且变形不收敛的现状,对该复合地基的失效原因及其承载性状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工程场地分布的厚层且不均匀软土是该地基失效的根本原因,在软土厚度较大一侧地基发生较大变形,形成过大的沉降差;油罐附近基坑的开挖对地基失效也有一定的影响;复合地基沉降超过60 cm时,桩土应力比约为7,说明复合地基中桩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拓宽路基下管桩处治技术缓解软土地基沉降的效果和管桩复合地基相关因素对处治效 果的影响,应用数值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管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性状,并对各因素的处治效果进行对比分 析。研究结果表明:管桩处理能够有效控制软土地基的沉降,进而减小路基顶面的不均匀沉降;路基和 地基的沉降量对管桩桩长和桩间距的变化比较敏感,桩体长度越大缓解沉降的效果越明显,适中的桩体 间距才能更好地减少沉降,而桩模量、垫层模量和格栅模量的变化对地基沉降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电厂软土地基箱形构筑物位移原因的分析,阐述了构筑物下为软土地基时由于软土固结引起下沉及不均匀沉降对构筑物正常使用的影响,对构筑物的加固达到了较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洞庭湖区软土地基水闸建设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该文对大通湖东垸分洪闸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开展研究,介绍了工程概况、地质条件、地基设计和沉降处理过程与措施,分析了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总结了洞庭湖区软土地基水闸施工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控制思路和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筋土挡墙中,筋材与墙后填土的综合效应和面板刚度对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加筋土的现行设计方法也存在诸多待完善的地方。通过改变加筋土挡墙的面板刚度(厚度),实施了整体式面板加筋土挡墙在荷载作用下的室内模型实验,以研究面板刚度对加筋土挡墙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体式加筋土挡墙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随着面板刚度的增加,挡墙的稳定性能越好,整体变形越小;整体式加筋土挡墙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较均匀,未出现突变变形;挡墙的面板刚度在加筋土挡墙的结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为加筋土挡墙结构设计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加筋土挡墙由于优良的力学性能、低廉的造价、更好的地形适应性,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种工程。但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真正工作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规范设计指南并不能反映加筋土挡墙内部应力真实分布情况。为了研究不同筋材刚度对加筋土挡墙性能的影响,通过土工离心试验监测了土工格栅应变、面板水平位移和土压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刚度筋材时,筋材的变形更加显著,但对竖向土压力的分布基本没有影响;靠近面板区域的土压力都远小于理论值,格栅最大应变出现在墙的中下部;对于面板连接处的筋材应变不能简单地用传统土压力理论解释,还需考虑填土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面板对加筋土拉拽作用等其他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可为正常工况下加筋土挡墙工作性能与筋-土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传统软土地基变形沉降模拟分析方法存在的模拟误差大、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利施工环境下,利用有限元的概念实现软土地基变形沉降模拟分析方法的优化设计.分析软土地基变形沉降机理和受力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通过设置边界条件和材料参数,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下确定软土地基变形沉降影响因素,从瞬时、固结和次固结三个方面,得出变形沉降的计算结果.最终通过确定影响因素和模型参数的具体取值,实现软土地基变形沉降的有限元模拟.通过与传统模拟分析方法的对比,发现设计分析方法得出的模拟结果误差降低了0.089mm,且将其应用到水利施工中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在应用效果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覆盖层上修建的面板堆石坝工程地基不均匀沉降较大的问题,运用强夯法对趾板和主堆石区下方覆盖层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不同的强夯强度方案进行了对比论证.计算结果表明,地基强夯处理可改善坝体、混凝土面板及防渗墙等结构的应力变形形态,提高工程整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隧底加固的软土隧道的长期变形性状,以某软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不同物理力学参数的加固体对软土隧道长期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隧底旋喷加固对因固结引起的软土隧道沉降有一定控制作用;加固体模量为周围土体10倍时较为合适;不同泊松比对长期变形的影响不显著;不渗透的加固体对软土隧道长期的沉降控制弱于低渗透的加固体。研究结果可为考虑固结研究软土隧道长期变形的相关问题提供借鉴,可为类似工程实际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超软地基上加筋土挡墙的实际性状 ,通过历时 1a的观测 ,取得了地基沉降、侧移、孔隙水压力、墙底及墙背土压力等实测资料。分析发现 :此类挡墙的最不利状况发生在施工期 ;加筋土体具有良好的应力扩散作用 ,能均衡差异沉降和减少总沉降 ;实测资料表明该挡墙有较大安全储备 ,可进一步优化设计。最后就加筋挡墙的设计方法作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加筋土挡墙内部破裂形式存在争议的问题, 通过几组离心模拟试验, 研究了不同拉伸强度和不同网格尺寸的网格式材料作为加筋材料的加筋土挡墙的变形和沉降特征, 初步判定了用网状加筋材料的加筋土挡墙的破裂面形式和破裂面的大致位置。通过对几组离心模拟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发现:加筋体的复合强度是加筋土挡墙破裂面位置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参数, 加筋复合体强度较高的加筋土挡墙, 其破裂面较小;随着加筋复合体的强度降低, 加筋土挡墙的破裂面范围逐渐增大。据此认为, 加筋土挡土墙的破坏面位置与形式和加筋材料对回填土的约束作用密切相关, 当约束作用越强(此时筋土复合体强度高), 加筋土挡墙的破坏面位置越靠近挡墙临空面, 破坏体越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位于“V”形沟谷中的某座3级加筋土挡墙的变形规律,在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高填方下3级加筋土高挡墙墙面板位移、墙后填土体沉降、高填方下路面沉降以及挡墙下涵洞底部沉降在施工期间和竣工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加筋土挡墙墙面板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以及墙后填土体的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间,且数值都比较大,竣工后1~2 a的时间内,其变形趋于稳定,但总的累积变形较大,说明加筋土挡墙能够适应较大变形的填方工程,这是其优势所在;②在“V”形沟谷中采用高填方下加筋土高挡墙的结构形式能满足路面沉降要求,高填方下的涵洞也是安全的;③由于挡墙筋带的特殊性,使得形成的加筋土挡墙具有锚定板挡墙和土钉墙的某些优点,既能约束墙内土体的变形,又能作为整体很好地同周围“V”形沟谷变形相协调,使得填方内应力重分布,路面沉降变形平缓过渡,未产生明显差异沉降,使用效果良好。这种挡墙结构在山区公路铁路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圬工与加筋土组合式挡墙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建立了ABAQUS数值模型,从而进一步研究了加筋间距和筋材模量对这种结构变形特性及内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所考虑的参数情况下,从控制挡墙变形的角度来看,密间距加筋效果好于疏间距加筋,高模量筋材效果好于低模量筋材;由于下部圬工挡墙填土区域土拱效应的存在,使得上部加筋土挡墙的土压力分布有别于常规加筋土挡墙。在上部加筋土挡墙具有足够高度的情况下,可将圬工挡墙视为加筋土挡墙的稳固地基;组合式挡墙的变形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因此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量现场实测数据,通过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墙体测斜、周边地表沉降以及围护墙顶变形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开挖过程中围护墙体的整体变形形状呈中间大、两头小,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围护墙体变形不断增大,且变形呈现持续、缓慢的变化态势;周边地表沉降监测点累计垂直变化基本呈现下沉,虽然有部分地表沉降监测点有累计下沉量超出报警值范围而报警的情况发生,但从地表沉降监测点的沉降变化曲线看,沉降呈现持续、缓慢的变化态势,未见突变情况发生,沉降变化曲线较平稳;围护墙顶垂直方向沉降呈现持续、缓慢的变化态势,沉降变化曲线较平稳,水平方向围护墙顶监测点的累计平面位移基本呈现向基坑内侧位移,且各监测点水平位移变化范围在0~+9 mm之间。结论对在密集建筑群中软土地基上基坑设计和开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富水砂层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变形特性对深基坑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某车站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降水渗流作用下富水砂层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施工变形性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曲线分布随开挖深度加深由“斜线”形—“弓”形—倒“V”形演变,墙体最大水平位移Ux,max及其位置深度Hx,max与开挖深度he符合线性关系,最大水平位移约为(0.048%~0.082%)he,其深度位置约为(0.60~1.20)he;地表竖向位移曲线分布沿横向水平距离呈凹槽形,沉降槽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变宽、加深,沉降变形显著影响区为(1.0~1.5)he,距坑边(1/3~1/2)he处地表沉降最大;考虑地下连续墙与止水帷幕共同作用的富水砂层深基坑变形与实测结果更为吻合,且帷幕隔水和挡土作用对基坑变形影响显著;地下水位上升、砂层厚度加深均引起墙体水平位移和地表竖向位移增大,当风化砂岩层渗透系数较大时,渗透系数增加对坑外地表竖向位移的影响较墙体水平位移显著,合理的止水帷幕深度及间距参数有利于控制基坑变形和保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软土的蠕变特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着时间效应。以宁波某基坑为工程背景,基于SSC模型并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深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开挖工程中支护结构及基坑自身的变形特点。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时地连墙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及支撑内力均随时间发展而增大,但相比之下,基坑隆起的流变效应不甚明显。其中不同工况对应地连墙水平位移最大值发生位置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下降,而地表沉降最大值基本发生在距坑壁10 m位置,且地表沉降累计最大值与累积施工时间满足多项式函数关系;同时不同工况下地连墙弯矩、剪力随深度变化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并呈“S”形。另外随着支撑结构的施加,地连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增加速率均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可通过及时施加支撑的方法抑制支护结构的变形及控制内力的急剧变化。上述结论可对宁波地区基坑开挖的施工提供理论指导,以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8.
被动区土体加固对深基坑变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区土体加固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上海软土地区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土体加固形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采取的坑底加固措施使得基坑变形满足变形控制标准;增大土体加固的深度能显著地减小围护结构侧向位移、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而过度地增大加固土体的割线模量E50ref对控制基坑变形的效果甚微;在同等条件下,满堂加固控制基坑变形的能力明显优于裙边加固。  相似文献   

19.
高水位地区基坑工程项目的预降水往往会引起基坑围护一定的初始变形,有时甚至超过开挖引起的变形量,而大多数基坑变形初值采集一般在预降水完成后,开挖前降水引起的围护初始变形问题较难引起重视,对相关案例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上海某基坑工程案例,通过该案例中开挖前降水监测数据分析,并进一步采用有限元模拟,得出基坑支护前降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