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立了包括外弹道、内弹道和控制系统在内的导弹制导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用数值积分法将数学模型转化为计算机程序,仿真了导弹飞行过程中的制导与控制.仿真曲线、数据与地面试验和靶场飞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弹道视景准实时仿真,建立了导弹弹道仿真模型,使用Multigen Creator创建了导弹三维模型及地形场景模型。基于Vega Prime分析了弹道视景准实时仿真流程及其关键技术,在Windows平台下通过定制高精度多媒体定时器实现了仿真的准实时性,以内存映射文件技术实现了弹道仿真程序与视景仿真程序跨进程的数据交互。在.NET框架下选用C++调用Vega Prime API函数编程完成了弹道视景准实时仿真程序的开发,验证了该方法的可用性。通过弹道视景准实时仿真,设计人员可以直观的观察和分析导弹飞行过程和飞行姿态的变化,为弹道分析与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导弹、卫星飞行试验中地面测控设备测量信息异常情况,提出了实测测系弹道与空弹道比对的方法,介绍了试验任务实际的测量系弹道的计算过程,以及实测测系弹道与空弹道的比对结果。比对了6次导弹、卫星飞行试验的弹道数据情况,分析并回答了测量数据出现异常时,是否与弹道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导弹与火箭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的研究方法、软件组成和各模块的功能,用于陆军导弹与火箭武器的总体方案分析、基准弹道与主要设计参数分析、导引弹道分析与设计(对导弹)、系统动力学分析与设计(对导弹)、弹体外形分析与设计、发动机内弹道仿真、外弹道仿真(含控制飞行性能仿真和扰动飞行性能仿真)、作战过程模拟对抗及作战效能分析.通过实例验证了软件的正确性,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导弹外弹道飞行姿态,提出一种直观的动画模拟仿真方法。以滚转导弹为例,通过解算导弹外弹道方程组并运用ACIS造型平台对滚转导弹和目标坦克进行三维建模,建立滚转导弹外弹道飞行仿真系统,模拟导弹飞行并击中坦克的过程,最终获得导弹飞行时外弹道数据。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辅助现代外弹道研究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指令制导防空导弹全弹道 飞行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指令制导防空导弹全弹道飞行仿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指令制导防空导弹全弹道飞行仿真系统,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为防空导弹训练、维修模拟器材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导弹数据记录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导弹数据记录仪(又称导弹黑匣子)是一种用来测试反坦克导弹全弹道飞行过程中,有关弹体姿态和导弹控制与执行过程工作信息的弹载存贮测试系统。本针对该类导弹信号特点,研究设计了导弹数据记录仪,给出了系统的状态图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典型记录通道的电路设计。并对该记录仪在反坦克导弹飞行试验测试中的应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红外制导导弹攻击目标过程中干扰释放时间对导弹飞行弹道及脱靶量的影响问题。依据稳态随机过程的时间遍历性原理,利用遍历转换技术开发了导引弹道时间统计代替相空间统计方法,可以对抗干扰过后稳态弹道的导引误差进行相关特征参数的提取。研究了靶场飞行试验参数提取与仿真试验相结合,对干扰时间和脱靶量的定量关系进行预测与评估的方法。计算表明,文中的方法结论可信,能达到减少实弹飞行试验数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弹道学报》2021,33(3)
正《弹道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9年,主要刊载弹道学领域中内弹道学、中间弹道学、外弹道学、水中弹道学、终点弹道学、创伤弹道学、实验弹道学、发射动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导弹控制系统、弹道设计与弹道控制、弹道系统综合与分析、弹道测试技术,以及有关飞行物体运动规律等方面的创新性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0.
对美国X-51A四次飞行试验进行综合研究,在X-51A飞行轨迹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方法研究初始高度、速度及爬升角对未来高超声速导弹弹道的影响,分析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各阶段弹道特点,最后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弹道仿真,分析了目标速度、高度、飞行时间和水平距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期有针对性拦截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导弹发射系统发射内弹道热-流耦合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导弹发射系统发射内弹道特性,采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内置式发射动力系统发射过程仿真模型,使用动网格技术模拟了导弹在发射筒内的运动过程,通过发射系统流场及固体壁面间的热-流耦合计算,得到了导弹发射出筒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系数.仿真所得的内弹道结果能较好地与试验结果吻合,发射动力系统耗散的热量约为发射筒耗散热量的1/...  相似文献   

12.
金文奇  宁金贵  王剑  邓波 《兵工学报》2019,40(5):968-977
为提高烧蚀火炮内弹道仿真精度,在文献\[1\]火炮烧蚀内弹道理论基础上,保持火药几何燃烧定律、火药燃速定律和体现起始部膛线烧蚀的弹丸起动压力方程不变,通过对变炮膛截面积、变药室容积、弹后烧蚀容积增量等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分析和计算,建立体现全膛烧蚀的弹丸运动方程和内弹道基本方程,从而建立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借鉴经典内弹道诸元解算方法,导出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解算方法。以某火炮试验数据为例进行仿真烧蚀磨损内弹道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初速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为0.9%,能够满足火炮工程实践3%的仿真误差要求;仿真精度优于文献\[1\]的火炮烧蚀内弹道方法,证明了所建立的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和诸元解算方法是正确的,可用于烧蚀磨损火炮身管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13.
靶弹安控系统的舵机故障诊断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模型的故障检测和基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故障估计对靶弹安控系统的舵机故障诊断程序进行设计.利用靶弹舵机的故障模型对该程序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测试可以得出,该程序能够准确检测舵机故障,并能快速地估计故障状态.  相似文献   

14.
喷嘴型面对膏体火箭内弹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燃面变化对膏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调节精度的影响,根据膏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分别推导了直圆管喷嘴和锥形扩张喷嘴型面下的膏体推进剂燃面方程,建立了膏体火箭发动机零维内弹道模型,分析了喷嘴型面对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直圆管喷嘴发动机试验.结果表明,直圆管喷嘴下计算的点火时间比试验结果短,但平衡时间及平衡压强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喷嘴型面变化对发动机平衡时间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燃气动力的水下变深度发射内弹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水下变深度发射导弹的内弹道问题,通过由多个燃气发生器组成的弹射动力系统,建立了水下发射的内弹道计算模型,介绍了可同时满足多种深度发射的内弹道仿真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20~60 m的深度范围发射,可以通过调节3个燃气发生器的点火时序,得到18.9 m/s±3.4 m/s的出筒速度调节范围。由多燃气发生器组成的弹射动力系统是解决变深度发射导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两级提拉式单侧弹射装置内弹道建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导弹压缩空气弹射的有效推力行程,提出一种新型两级提拉式单侧冷弹射方案。采用Peng-Robinson真实气体方程,建立了弹射内弹道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内弹道求解模块、在ADAMS中建立了冷弹射方案的虚拟样机,以气缸输出力、气缸位移和速度为状态变量,实现联合仿真,获得了内弹道参量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小型原理样机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第1级低压室压强先升后降;气缸换级过程中,低压室温度、压强与导弹加速度发生突变,但对导弹速度、位移影响较小。以气源容积最小为目标函数,选定约束条件和设计变量,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气源容积降低了64.5%,优化结果大大提高了发射装置的机动性。研究结果验证了新型两级提拉式单侧冷弹射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曾培高  姜毅  杨哩娜 《兵工学报》2022,43(6):1266-1276
为研究新型上浮式水面发射筒弹射内弹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Mixture多相流模型以及动态分层技术,建立考虑上浮速度影响的弹、筒弹射模型。对弹筒模型在水面与地面上的弹射过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二者的内弹道性能与筒内流动变化规律,并研究发射筒出水速度对水面发射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水面发射的弹、筒相对运动快于地面发射的相对运动,使得水面发射的燃气做功用时比地面发射的用时少14%,水面发射弹体受到的最大载荷比地面发射小20%;由于水面发射中发射筒具有相对较高的设定出水速度,水面发射弹体的出筒速度大于地面发射的出筒速度。流动分析表明:在设定的出水速度条件下,水面发射过程中燃气不会直接与水面发生作用,无相变耗能过程。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安全发射条件下,出水速度主要通过改变水对筒的作用力来影响弹、筒的相对运动速度,但燃气对筒的作用力远远大于水对筒的作用力,使得出水速度对弹、筒相对运动的非线性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出水速度的改变几乎不会影响弹体的出筒速度增量。  相似文献   

18.
侯健  魏平  李金新 《兵工学报》2010,31(4):419-422
为了解决锥膛炮内弹道的建模仿真问题,在经典内弹道理论基础上引入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和修正次要功系数方法。根据锥膛炮炮膛和弹丸的结构特点,将锥膛炮的内弹道过程分为第一直膛时期、锥膛时期和第二直膛时期。在运用LS-DYNA软件对锥膛时期弹丸裙环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同时,结合MATLAB软件对其内弹道进行了建模仿真,得出了该锥膛炮内弹道时期膛压—时间曲线、速度—时间曲线。通过与全直膛炮的内弹道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证明了所给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部队配发的导弹发控系统检测仪不能对某型导弹发控系统进行检测,严重影响了部队的维修保障能力,影响了装备的完好状态和性能发挥。为解决该问题,针对该型导弹控制系统的功能及技术状态变化规律,采用了电子信号的检测调理技术和数据信息的分析控制方法,研制了集导弹控制系统部件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于一体的专用检测仪。在实际的维修使用中,该检测仪使用方便、判定故障位置快速准确,提高了某型导弹发控系统的维修效率,该系统已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0.
万峻  肖凡 《兵工自动化》2015,34(11):1-3
针对艇载导弹测试电源系统故障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模型的艇载导弹测试电源系统故障预测方法。为了提高导弹地面电源的工作效率,从分析历史检测数据入手,采用灰色理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适合导弹地面电源故障时间预测的 GM(1,1)模型,详细阐述了模型检验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清晰地说明了模型运用和检验的具体步骤。数据检验结果表明:该故障预测模型不但能够较好地模拟历史灾变数据,而且其预测的故障时间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