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f9 m 42CrMo钢大型环锻件热处理后出现裂纹和粗晶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其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对经改进工艺处理的环锻件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860 ℃锻后正火,840 ℃水淬, 610 ℃回火,可使42CrMo钢环锻件的显微组织得到一定程度细化,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且热处理质量稳定,达到了技术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大尺寸锻态35CrMo钢调质处理后组织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特别针对回火过程中渗碳体的析出动力学及大尺寸试块的组织性能不均匀性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锻坯热处理前的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经调质处理后完全消除,最终组织为含有大量渗碳体析出的回火马氏体,同时试块心部包含少量分布于原奥氏体晶界的回火贝氏体。回火过程中渗碳体的析出分为C扩散控制的快速长大阶段和Cr扩散控制的尺寸稳定阶段。锻态35CrMo钢经调质处理后仍存在力学性能各向异性,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横、纵向强度下降,塑性和韧性同步提升。经综合考虑,当回火温度为570 ℃时,其强度、塑性和韧性具有最优匹配。  相似文献   

3.
对42CrMo钢锻件白点的生成原因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冶炼、锻造和热处理工艺和方法进行控制,以避免白点生成,提高42CrMo钢锻件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淬火油污染严重、生产不安全因素等问题,介绍一种新型水基淬火介质,及替代传统油淬的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洛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等手段对不同规格的42CrMo钢在无机高分子水基淬火液中淬火再高温回火后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用无机高分子水溶性淬火介质替代淬火油的可能性。结果表明,42CrMo钢在淬火后的硬度值为55~56 HRC;回火后的硬度值为285 HBW;显微组织主要为粒状索氏体。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均达到大型合金钢锻件的JB/T6396技术条件要求。因此,改进后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更好地应用于42CrMo钢的淬火,显著提高了偏航齿圈综合热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ZM61镁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锻造及锻后热处理,并对锻态、T6态ZM61镁合金进行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试验,探讨了锻造温度对镁合金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锻造温度为340℃工艺条件下,锻件在T6热处理状态下具有最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刘克铭  马壮  张连勇  刘波 《热加工工艺》2012,41(10):210-212
在磨削深度为0.1~0.6 mm的条件下对调质态、正火态及退火态42CrMo钢进行了磨削淬火试验。结果表明:磨削淬火后,三种原始组织试样磨削淬火后的完全淬硬区显微硬度为510~878 HV。正火、调质及退火态试件的淬硬层厚度分别为1.75、1.5和1.25 mm。磨削淬火后,调质态的42CrMo钢完全淬硬层组织为略大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正火态的42CrMo钢完全淬硬层的马氏体组织最为细小,退火态的42CrMo钢完全淬硬层板条状马氏体尺寸居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7.
《锻压技术》2021,46(8):32-37
针对首次锻造生产的Φ7.3 m特大型09MnNiD低温钢法兰锻件,通过分析对比3种成形方案,包括分段弯曲后拼焊成形、辗环成形和自由锻扩孔成形,确定了采用自由锻扩孔成形的方案。为了消除锻造成形过程中扩孔展宽量和热态锻件冷缩率对法兰锻件成品尺寸的影响,通过对特大型环圈锻造成形过程中扩孔展宽量和热态锻件冷缩率的分析,确定了锻造工艺设计时扩孔展宽量的参数设置依据,统计分析出热态锻件冷缩率的参考数据。针对09MnNiD低温钢法兰锻件壁厚超过400 mm从而导致的热处理淬透效果差、性能不合格而风险较大的问题,系统开展了热处理工艺试验。根据热处理工艺试验的结果,确定了09MnNiD低温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方案。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了09MnNiD低温钢特大型法兰锻造成形工艺设计中扩孔展宽量、热态锻件冷缩率和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叶玉娟  高全德 《锻压技术》2019,44(5):169-173
30CrNi3MoVA钢极易产生粗晶和混晶组织,且具有较强的组织遗传性,严重影响产品的综合力学性能。针对该问题,对30CrNi3MoVA钢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制定了30CrNi3MoVA锻件的生产工艺,通过预留锻比在780℃控温锻造、锻后预备热处理进行二次过冷,30CrNi3MoVA钢的组织均匀细化且充分转变,同时调质前增加一道正火工序,进一步均匀、细化组织。根据制定的工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锻后正火+扩氢退火,进行二次过冷,30CrNi3MoVA钢的组织充分转变,且性能良好;调质热处理前增加一道正火工序,并加强淬火力度,30CrNi3MoVA钢的组织得到进一步均匀细化。该工艺解决了30CrNi3MoVA钢组织粗大及不均匀的生产难题,提高了其强韧性。  相似文献   

9.
<正> 1.热处理裂纹的出现某34CrNi3Mo 钢销轴,是由11t 钢锭热送水压机车间锻成直径约420mm 的坯料,经等温退火后转锤锻车间二次锻造成形的。工艺规定,锻后灰冷至室温再转热处理车间进行退火,然后转机加工车间进行粗加工。但实际锻件未经退火,直接加工成直径200mm、长3000mm 的销轴。  相似文献   

10.
李春明 《锻压技术》2007,32(6):37-39
研究19Mn6钢板经过锻造及热处理后能否代替20、25钢用作锅炉锻件.通过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进行分析,确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然后进行下料、锻造、热处理、取样.经过试验及组织性能分析发现,19Mn6锻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检验标准,可以代替20、25钢做锻件使用.并确定19Mn6钢锻件的锻造温度为:加热温度1200 ℃,保温1 min·mm-1;始锻温度1100~1150 ℃;终锻温度≥850 ℃,锻后空冷.锻后采用正火热处理,加热温度为910~940 ℃,保温时间为1 min·mm-1,空冷.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2017,(6)
一种材料为40Cr钢的汽车转向节,锻造后经常规调质处理后,质量不稳定,某些锻件出现粗大晶粒或魏氏组织。为稳定转向节锻件的热处理质量,对之进行了锻造余热淬火试验。试验方案为,坯件的锻造加热温度分别为1 035℃、1 070℃、1 100℃、1 150℃和1 200℃,淬火介质分别为水、柴油和5%PAG水溶液。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适合于转向节坯件的锻造余热淬火工艺为:加热温度为1 070~1 100℃,在900℃左右终止锻造并立即淬入5%PAG水溶液,可使转向节获得令人满意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12.
锻造余热正火是利用锻后工作的余热进行控制冷却,直接得到冷加工及最终热处理所需的组织与性能的正火工艺。此工艺只要进行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模拟分析与实验分析结合的方法,验证连续局部塑性成形微观组织演变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采用该模型对42CrMo钢坯料辊锻过程中的组织晶粒度进行预报,研究42CrMo钢辊锻过程的奥氏体晶粒尺寸演化规律;对楔横轧变形过程中组织晶粒度变化进行研究,并对两种连续局部塑性成形后锻件组织晶粒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辊锻变形坯料P1、P2、P3处奥氏体晶粒尺寸实验结果与有限元预报结果吻合良好,晶粒尺寸变化为动态再结晶细化;楔横轧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和奥氏体晶粒长大作用同时发生;通过对两种连续局部塑性成形得到的锻件微观组织进行比较,楔横轧锻件整体平均晶粒尺寸更加细小、均匀。  相似文献   

14.
31CrMoV9齿圈锻件是增速器齿轮箱上的重要零件,因其作业工况恶劣,对技术要求和探伤要求非常高.为满足产品要求,我们从原材料抓起,内控化学成分,并根据图纸、技术要求等制定出合理可行的锻造工艺及锻后热处理工艺,并对本体取样进行力学、金相等检测,以确定工艺的合理性,保证锻件产品合格交货.  相似文献   

15.
齿圈齿轮套锻工艺应用在模锻齿圈、法兰类环状锻件时,常规的锻造工艺为:镦粗─模锻─切边、冲孔。其中切边、冲孔用两套模具分两序进行,也可使用复合模─序完成。我厂在模锻某齿圈时,采用了套锻工艺,即于锻造齿圈的同时,在齿圈里面同时再锻出一个小齿轮,工艺过程为...  相似文献   

16.
影响铝合金自由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因素很多,铸锭质量、锻造变形程度和热处理工艺影响最大。通过对2A50铝合金不同锻造工艺对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锻造方案(镦粗、多方锻、拔长等)和不同的锻造比生产的锻件进行性能分析,阐明了自由锻造工艺对锻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锻热淬火”即“锻造余热淬火”,它是将被加热的毛坯经锻造成形后,利用锻件的余热立即在高温状态下急速进行冷却。“锻热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即完成了锻件的调质工序。“锻热淬火”工艺是五十年代未新发展起来的“形变热处理”方法的一种,它是在稳定的奥氏体范围内形变后产生马氏体相变的高温形变热处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大型42CrMo钢的挤压辊锻件的特征形状、晶粒遗传的防治及钢的去氢处理工艺,制定了适合该产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1次前处理、2次预热处理、2次正火、3次贝氏体等温处理和1次去氢处理的锻后热处理工艺.试用结果表明,热处理的8个锻件,晶粒得到细化,超声波探伤合格,符合质量要求,适用于大型短粗轴类锻件,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成组技术在锻件热处理中的应用037036大同市山西柴油机厂李志广由于锻件在锻造过程中各部分的变形程度、终锻温度和冷却速度不一致,锻件冷却后内部存在着残余应力、组织不均和加工硬化等现象,因此,锻件一般需要进行热处理。锻件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退火、正火、高...  相似文献   

20.
35CrNi3MoV钢大锻件在正火和调质处理后经常产生混晶,严重影响锻件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混晶是组织遗传造成的,调质处理前进行退火处理,可获得较为平衡的组织状态,从而抑制组织遗传,消除混晶和粗晶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