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提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将盐碱地治理以“排”为核心改为以“蓄”为核心,提出并应用了“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综合治理模式。揭示了在蓄水条件下,水与土壤之间的动态循环压盐机理。通过科学掌握水盐运移规律,合理规划布置工程体系,采用“人工-自然”二元措施,逐步恢复区域生态,实现系统自我调节,水地资源动态平衡。通过近10年实践已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并保证了区域“水土-生物-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和谐生态模式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地的综合治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基于对陕西省卤泊滩盐碱地10年来的综合治理和研究,探索出"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盐碱地治理新模式,并与传统盐碱地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别从经济、社会及生态三个方面对治理后的盐碱地做了成效分析.最后对新模式进行了应用推广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蓄为主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改良盐碱地治理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以蓄为主的和谐生态治理模式.在依据并分析传统农田排水设计的基础上,按照以蓄为主的治理思想,分别探讨了蓄水沟的深度、间距、断面以及治理区的水地比例优化等工程设计问题.最后,结合陕西省卤泊滩盐碱地治理对工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治理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回顾盐碱地治理研究的发展历史,分析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新模式.新模式提出循环压盐理论,认为通过蓄水沟系蓄水可实现水地动态分布,进而改变土壤中盐分的分布,同时根据蓄水沟蓄水高低及水中盐碱浓度多少,依靠小范围内的微循环加速水盐交换,压盐改良耕地;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在蓄水条件下土壤饱和层和非饱和层之间存在一个10~20 cm的过渡层,过渡层对下层高含盐有隔离作用.分析长期田间试验观测资料,得出在改排为蓄的治理模式下,土壤质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水地共处、合理配置的区域,以生态和谐的高产稳产农田为目标,本文建立了一套科学全面、标准实用的盐碱地综合治理生态恢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AHP与MATLAB方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无量纲法进行定量指标测算,分级打分法进行定性指标测算,建立数学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对卤泊滩盐碱地和谐生态治理实践的评价,检验了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蓄水条件下蓄水沟水体与相邻土壤的盐分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盐碱地治理“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卤泊滩模式中,通过调整蓄水沟水位高低和含盐浓度的动态变化,使土壤中盐分扩散运移,循环加速压盐,改变土壤盐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从而实现对盐碱地的治理。本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办法对这一新的机理给予研究。在蓄水条件下,对水体与土壤相邻体进行室内试验观测盐分扩散及平衡规律;针对研究对象,建立盐分运动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蓄水水位高、水中盐分浓度小情况下,土壤中盐分快速扩散到水体中,以及蓄水水位低、水中盐分浓度高情况下,水体中盐分快速扩散到土壤中的运移规律  相似文献   

7.
针对土壤盐碱化涉及农业、土地、水资源的综合问题。在陕西定边县堆子梁镇盐碱荒地整治过程中,利用蓄水、排碱和覆沙三项治碱压盐技术,综合设计了研究区农田、排碱工程、灌溉工程、道路和防护林等,构建蓄水和排水条件下水体与相邻土壤盐分运移规律和循环压盐机制,形成"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盐碱地治理新模式。该工程模式的实施,共整治规模约746.38hm2,新增耕地约667.42hm2。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耕地数量及质量,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为重度盐碱地治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太湖流域是典型低洼感潮平原河网地区,一直受洪涝灾害威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建设,太湖流域初步建立了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成功应对了多场次洪水。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太湖流域防洪治理历程和方略,可分为“分散治水、一轮治太、二轮治太”3个阶段,总结了3个阶段的人水关系,以及历经实践形成的“蓄泄兼筹、洪涝兼治,高低分开、分层设防,引排结合、综合治理”防洪治理方略。同时,采用水文统计及数学模型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当前流域高度城镇化和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的防洪新形势,剖析了流域防洪面临的人水地矛盾突出、防洪焦点由太湖转化为河网、区域短历时降雨影响加剧和周边潮位呈波动上升趋势等新问题,探讨了新时期太湖流域韧性防洪减灾体系的设想,包括深化人水和谐理念、强化“四个转变”治理思路、采用“蓄泄兼筹、洪涝并治,分区扩排、两网统筹,多措协同、智慧管控”治理策略等。研究成果可为新时期太湖流域防洪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改排为蓄”盐碱地治理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盐碱地治理技术主要通过淡水洗盐、地下排水脱盐,但在干旱地区排水加剧了缺水问题,还会引起农业污染物流失造成的环境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提出了"改排为蓄"的新模式,根据卤泊滩长期定期不定期观测资料和集中田同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地块土壤在不同时间水、盐的变化,结合棉花不同生育期的耐盐特性,结果表明,"改排为蓄"模式下卤泊滩地区呈脱盐状态,土壤含盐量适合棉花生长."改排为蓄"盐碱地治理模式在卤泊滩是可行的,同时在其他缺水地区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罗庄区以构建“泄畅、蓄滞、排顺、可控、生态、管护一体”的综合性水网为目标,建立了“四轴连三线、四位一体、一网三能”的现代水网总体构架,规划实施后将全面提升罗庄区水利现代化水平,促进本区域水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坚定治渍与井灌改善三江平原农业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荷兰王国为例说明三江平原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关键应在农业生态上下功夫。解除土壤过湿的渍涝治理与通过井灌降低地下水,都具有除害兴利双重作用,是改善农业生态的关键技术。坚定治渍与井灌,建立具有三江平原特色的“排降蓄灌”水利,从而改善农业生态,为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奠定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海绵型城市道路建设是协调城市创新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间矛盾的重要举措。通过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等生态措施,改变传统“快排”模式,以“生态海绵”的形式缓解城市内涝和消除黑臭水体,实现雨洪资源的渗透、蓄存、净化、利用的良好生态循环。文章以遵义市共青大道拓宽改造项目为切入点,阐述了海绵型城市道路排水防涝和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思想,并对雨洪径流生态控制措施及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江平原地区水资源东多西少、内少外多、本地少过境多等分布特点,进行了三江平原生态水利模式研究成果的效益调查分析工作,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排降蓄灌”、“灌降排蓄”生态水利模式,通过建设三江连通工程(引黑济松、引松补挠工程等),三江平原将建成江河沟湖库泡等相互连通的纵横交错灌降蓄排生态水利水网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盐碱地排盐一直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难点。基于库尔勒市某垦区盐碱地现状和水土条件,在比选排盐方式和暗管排盐技术的基础上,对垦区盐碱地排盐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项目区选择“吸水管”一级暗管排盐模式和“吸水管+集水管”两级暗管排盐模式相结合的排盐方案,具有经济合理、改碱速度快、效果好、节约土地的优点,为新疆盐碱地治理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暗排技术在湟水流域盐渍土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湟水流域的盐渍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盐碱地面积已占流域内水地面积的7%以上。结合盐渍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暗排系统的布置、管道选材、暗管的埋深和间距、暗管的水力计算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暗排工程具体的施工步骤和管理措施。据初步统计,暗排试区平均粮食产量为3750 ̄6000kg/m^2,个别试区高达7500kg/hm^2,较治理前平均增产2250 ̄3000kg/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生态工程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领域之一,就是水库。水库是开发利用、排蓄地表水资源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只有一定管辖区域、集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为一体的生态经济系统。所以,在水库管辖区域内,实施“水库生态工程”,是完全有条件的。 一、提高对“水库生态工程”的认识。水库生态工程,就是在水库管域内实施的以水体、林地、果园、草地等自然或人工的生态系统为中心,以主要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  相似文献   

17.
罗庄区以构建“泄畅、蓄滞、排顺、可控、生态、管护一体”的综合性水网为目标,建立了“四轴连三线、四位一体、一网三能”的现代水网总体构架,规划实施后将全面提升罗庄区水利现代化水平,促进本区域水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以樱桃沟小流域水环境治理为核心,沟内水系为轴线,以行政村落和交通节点为重点,实施近自然式生态治理,实现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多项目标,并有力地推进和谐新山村的建设,在生态涵养的同时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若羌河中下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若羌县境内台特玛湖区域绿色走廊现状,依靠大自然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选择生态保护及治理方式,以若羌河中下游河流水蚀区、“三化”草原区、沙漠戈壁边缘区为重点,采取植被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的手段,修复受损荒漠生态系统,探索适合若羌河中下游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0.
路昌华 《陕西水利》2023,(4):138-139+142
废黄河是历史上的黄河故道,自黄河改道北迁后,形成独立水系。萧县废黄河历史上虽经两次治理,但治理标准低,治理河段短,中泓始终未能打通,造成河道淤积严重,蓄排能力不足,抵御灾害能力差。为恢复萧县废黄河水源调蓄能力,改善两岸基础设施,保护黄河故道自然环境,提出按照“排、蓄、引、调”的功能布局进行综合治理,对河道进行大断面、深开挖及新建引水涵闸等建筑物,附加生态水利,以恢复河道生命和流域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