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新疆莫北油田水驱开发的主要特征,即初期水驱开发效果较好、无水产能较高、无水开发时间较短、见水后含水率迅速上升,导致最终采收率较低,一般不超过20%,研究了低渗砂砾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和水驱油渗流规律.结果表明,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严重是导致其产生这样水驱开发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室内岩心水驱油模拟实验结果与矿场油井开发动态基本一致,证明了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受控于储层的微观渗流机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王庙油田敏感性储层注水开发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马王庙油田含油层位为下第三系新沟咀组下段,储层敏感性较强,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敏感性的表现是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注水压力上升,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井周围地层压力不断上升。针对这种现象,在研究储层特征的基础上,模拟矿场注水条件,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岩心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岩心水驱后,空气渗透率损失10.2%-34.6%,水测渗透率下降80%以上。水驱前后岩心对比测试表明,水驱后孔隙结构变差。通过相同储层、不同区块注水开发效果的对比分析,综合室内研究结果,总结出敏感性储层注水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针对隐裂缝发育储层存在的压裂或者增注过程中,注入压力不升或者升幅不明显的问题,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进行多相渗流规律研究。自制应力敏感裂缝型储层大尺寸三维岩心和纯砂岩储层大尺寸三维岩心,进行不同岩心的应力敏感测试与分析;开展近活塞式驱替和非活塞式驱替实验进行多相渗流规律分析;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反演方法,明确应力敏感裂缝型储层应力敏感产生机理和水淹、水窜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敏感裂缝型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强,驱替过程中受裂缝或裂隙张开的影响,储层渗流能力增大;宏观和微观上存在2个水驱前缘,即裂缝中的水驱前缘和基质中的水驱前缘;沿面窜流是应力敏感裂缝型储层最主要的窜流方式之一,易导致水淹程度极不均匀。实验研究揭示了应力敏感裂缝型储层多相流体的渗流规律和水窜机制,为应力敏感裂缝型储层高效开发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直观地了解河流相非均质储层内部水驱油过程及剩余油富集规律,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水驱油实验中,既保留了岩心实验能够真实反映和定量刻画水驱油过程的优点,又消除了其靠接样计量来推测岩心内部油、水分布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储层,高渗层水驱动用程度高,且对同层段低渗层的水驱效果有明显抑制作用;稳定夹层的存在有助于抑制层间窜流,增加中、低渗层的波及程度,且剩余油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水驱波及程度低的低渗层是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对于不含稳定夹层的非均质储层,层间窜流明显,且窜流导致剩余油分布无规律,后期挖潜应考虑中渗层的剩余油。这一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渤海秦皇岛32-6油田开发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扶余油田非均质性强、天然微裂缝和人工压裂裂缝发育等储层特征,导致该油田存在水驱窜流严重、波及效率低等问题,加上长期注水开发,导致高渗层和大孔道窜流严重,封堵难度大。本文通过室内实验分析新型调剖剂影响因素分析和适应性评价。在扶余油田油藏条件下,低矿化度携带液更有利于水膨弹性颗粒发生膨胀;水膨弹性颗粒在岩心渗透率为1800~3000m D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弹性颗粒在非均质油藏中具有较强的选择封堵特性。  相似文献   

6.
姬塬油田黄36长8油藏属低渗透岩性油藏,目前处于开发初期,但油藏含水高,水窜问题突出。针对黄36长8油藏的水淹现状,从储层的非均质性、注采井网与地应力的适应性、油层初期改造、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找到了黄36区长8油藏水驱低效开发的问题所在,结合研究提出了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对策和建议,指导下步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7.
油田作业液储层损害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油田作业液对储层的损害机理,以涠12-1油田天然岩心和人造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种作业液污染储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滤液、原油和油基钻井液滤液分别污染岩心后用注入水驱替时,岩心渗透率显著降低,而用煤油驱替时,渗透率变化不大。油基钻井液固相、原油、完井液分别污染岩心后用注入水驱替时,岩心渗透率严重降低。各作业液间及其与地层水之间不配伍是使岩心渗透率降低,造成储层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裂缝性特低渗储层进行常规注水时,存在水窜水淹、水驱波及体积小等问题,水驱采收率低.为增强注水受效,针对裂缝性特低渗储层渗流机理不清的问题,以宝塔采油厂姚280区块储层天然岩心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动、静态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揭示了裂缝性特低渗储层渗吸、驱替双重作用下的采油效率主控因素及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①岩心与水接...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应用》2017,(4):115-118
本文以西部某油田含砾砂岩储层为例,通过X衍射射线分析、物性测试、扫描电镜及岩心流动实验,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对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储层伤害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块具有较高临界盐度、中等偏弱水敏和弱速敏特征。在经过不同处理程度的注入水伤害评价实验中,将注入水驱替实验前后岩心的扫描电镜照片进行对比,发现储层中敏感性矿物的形态和分布变化不大,对渗流通道影响较小,认为储层伤害主要是来自注入水中的较高的悬浮物含量。建议该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应提高注入水处理工艺水平,严格控制注入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从而减小储层伤害,改善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华强 《断块油气田》2021,28(1):115-119
提高水驱波及体积是改善特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利用低场核磁共振仪器、岩心驱替实验仪器和自主研制的超声发生仪,选取天然岩心开展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渗流过程中超声作用对特低渗储层水驱波及体积的影响,探索了超声波提高特低渗储层水驱波及体积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超声作用可以在水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特低渗储层的波及体积10....  相似文献   

11.
阿南油田属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断层比较发育,构造极为破碎。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采取了“双高”(高注水压力、高注采比)注水政策,同时采油井的压裂改造和断层密封性差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一部分断层表现出明显的“断层导水”现象。通过实际资料分析,探讨了断层导水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认为,断层导水对油田初期的影响虽存在有利的一面,但从长期来看是极为不利的。针对不同的断层导水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气顶油藏作为一类较为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在开发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气顶气锥进,造成油井气窜,严重影响油井产能。以渤海锦州25-1南油田Es3-I油藏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屏障注水技术开发大气顶窄油环油藏的对策机理进行了系统论证,并分析了对该类油藏实施屏障注水的技术可行性以及合理屏障注水比例、注水时机等开发参数。结果表明:与衰竭开发脑及常规注水开发方式相比,屏障注水开发能显著提高此类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调剖作为一种常规的控水技术,在水驱和聚驱油田广泛应用,但在海上油田由于平台空间限制,常规的调剖设备无法摆放,不能正常实施。为此,开展了利用聚合物驱流程实现在线混合调剖及地面配注工艺的研究,解决了常规调剖设备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并在渤海JZ9-3油田实施了单井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海上聚驱在线混合调剖技术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解决聚窜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增油减水效果,为同类聚驱封窜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草舍油田注CO2驱油开发后期,由于油藏渗透率级差大,CO2易通过大孔道窜至生产井,造成油井气油比上升,严重影响气驱效果。为了解决气窜问题,开展CO2驱防气窜调驱体系室内实验研究和性能评价,研制了一种适合于该油藏特征的聚合物凝胶–无机沉淀复合调驱体系。结果表明,聚合物凝胶–无机沉淀复合调驱体系气测封堵率达99.74%,突破压力为28643 kPa,封堵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草舍油田CO2驱防气窜调驱的需要,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该研究成果为提高草舍油田CO2驱防气窜工艺及整体开发水平提供了新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5.
红河油田长8超低渗油藏先期利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进行天然能量开发,存在递减快、采收率低的突出问题。为明确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对注水开发试验区的井网井距、注采参数等进行跟踪评价,采用理论计算、相似油藏类比和矿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就避免快速水窜、确保有效注水开展研究,明确了现有井网井距及油藏工程参数进一步优化的原则:1平注平采优于直注平采;2注采井距一般应大于700 m;3宜采用温和注水,单井注水压力应小于15 MPa,单井日注水量应控制在15~20 m3。基于研究成果,在红河油田长8油藏采用抽稀井网、适当扩大现有井距的方式,对其它的6个井组提出了油藏工程参数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注聚油田进入注聚中后期,形成的聚窜通道会严重降低聚驱效果,而海上油田受开发投资、平台空间等限制,难以实施多轮次调剖减缓聚窜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海上注聚油田化学驱增油效果,以渤海J油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聚合物强化泡沫驱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强化泡沫驱油体系能够有效封堵高渗层窜流通道,提高低渗透层的动用程度;增加复合体系注入段塞对高渗层起到更强的封堵作用,改善整体驱油效果;相比于中高含水期,高含水时机下转为聚合物强化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火烧山油田开发面临的水淹水窜问题,结合火烧山油藏的具体特征,应用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研究方法,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开展矿场试验,分析试验结果,不断调整并优化调剖方案。2009年在火烧山H2、H3、H42油藏采用多段塞复合调剖工艺共计24井次。实施结果表明该工艺与火烧山油藏适应性较好,能有效对大裂缝、大孔道水窜通道进行封堵,并能有效的控制油田含水上升,对油田的稳油控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止2009年11月底累计增油5406.9t、累计降水3451.6t。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埕东油田因长期注水开采导致的水窜严重现象,研制了1种无机微粒交联聚合物凝胶深部封窜调剖剂ZDH。为确保ZDH在现场开采中的实际应用性,对其进行了地层适应性及封堵性能的实验室研究。室内评价结果表明,ZDH能够满足温度60~80℃、矿化度5 000~11000mg/L油藏条件的深部封窜的要求;可增加封窜体系强度和热稳定性;封堵强度≥5MPa/m,室内稳定时间大于180d;对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单管岩心均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对无隔层非均质并联岩心具有明显的调驱能力。现场试验结果表明,ZDH的注入可使注水井注水压力增加1.8 MPa,使对应油井增油475t,开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气窜对富气混相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有较大的影响。以阿尔及利亚某油田富气混相驱为例,介绍了较为实用的3种气窜界定方法,即气油比变化率判断法、C6+摩尔分数变化率判断法和(C3+C4+)摩尔分数变化率判断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气窜前后渗流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加深了对气窜界定的认识。此外,对可能影响气窜界定的注气量、注气速度和注入气组分等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注气量、注气速度和注入气组分对气窜界定均无明显影响,气油比或气油比变化率能够较好地界定气窜,特征组分的摩尔分数变化率可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JS油田沙河街组发育气顶边水窄油环的层状构造油气藏,采用水平井分层系开发模式,初期开发效果较好,后期面临气窜、水淹生产问题,产量递减率较大。在小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对油田主力砂体组合模式进行分类,建立对应机理模型;采用数模法研究气、油、水三相流体运移规律,总结了各种砂体组合模式下的气窜、水淹特征;研究成果成功指导油田多口井的卡气、堵水作业,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