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学位授予评价标准与培养目标相脱节等问题,探究了校企协同招生选拔、联合培养的举措和做法。提出了校企协同组织复试、差异化制定复试考核标准、构建产教融合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工程硕士教育以专业工程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创新,主要培养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本文在介绍了我国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背景的基础上,论证了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学位区别,进而分析了立足应用创新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最终构建了多元协同"教学研做"专业硕士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加快双一流高校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必须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出"一中心多地基"研究生培养与跨界融合创新模式。提出了"一中心多基地"的建设方案和原则,建立研究生培养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双导师制和合作项目为契机,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期对产学研协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背景下,对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学术能力与专业领域技能应用能力相结合。然而,传统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难以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通过对导师队伍、管理体系构建和校企合作联培机制进行浅析,对"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为地方院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分别从政府、企业、高校的角度,分析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社会认知缺乏、相关政策缺位、实践导师匮乏、实践基地短缺是影响其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这将有助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等院校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硕士,但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模式格局大相近同,这阻碍了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即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应突破学术性培养框架,顺应时代发展,我院把"协同创新"渗透到食品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有效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比较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不同,并探讨了我院专业硕士学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培养出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是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战略之一。本文以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专业开展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在确定了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培养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并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院校转型的过程中,地方院校与行业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培养工程现场和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实现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本文结合河南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中的一些探索和思考,系统介绍和分析了"校企协同,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结果表明:阶段式产学合作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能够为企业提供储备的技术人才,是实现校企双赢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实践能力成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专业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以济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充分利用本学科在本校的专业优势,围绕课程内容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双导师制度、学位论文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探索并输出适应材料工程领域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化工设计通讯》2019,(11):164-165
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校企合作是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和重点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可实现社会与教育资源的共享,可实现"知识-工程应用-人才"的有效迁移。结合我校动力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情况,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因,以及人才培养中成绩、不足与成因,探讨并改进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为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兰州理工大学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改革、实践基地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等方面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加强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李启照  戴一 《广东化工》2012,39(1):178-179
探索校企联合共同进行药物专业人才培养,阐述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简述校企联合培养药物制剂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实现学校、社会、企业、学生多方面共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办高校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联合共建药物制剂专业。  相似文献   

13.
王广玲 《广州化工》2010,38(4):254-255
分析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内涵及形式,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印刷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如何展开,旨在加强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和技能型的蓝领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张,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议题,建立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也成为促进高校育人模式变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郑州大学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煤气化公司共建实践基地为例,介绍了实践基地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的一些措施。其中的一些做法可为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及案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院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特色部分———"全程实践+竞赛"的内涵,且如何以"全程实践+竞赛"为驱动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从而为创建国家特色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制药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校企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国外制药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情况,并结合国内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提出了国内制药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作为首批国家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没专业,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工专业根据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以学生技能的培养为主线,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实现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高等教育的改革需要,提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化工行业人才需求,结合中北大学化学工业与工艺专业的就业方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搭建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9.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结合新生二级本科院校转型时期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专业建设的特点,探讨了”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设置重要性,与相关课程联系,开课时间以及课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和培养学校的增加,各校在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在课程体系和课程要求上,特别是在论文环节的把握上差别甚大。为指导和规范各校开展"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教育,我校特启动了《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标准》的研究工作。制定的学位标准对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提出了共性的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是本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学位标准适用制药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2011年9月起由全国高校各相关培养单位试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