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静态分析技术的源代码安全检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当前主流的静态代码分析技术,在分析讨论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静态代码检测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当前成熟的静态分析技术,并借鉴了编译器中数据流和控制流分析的思想,获取上下文关联的数据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分析代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C语言源代码的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福建电脑》2005,(3):28-29
C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编程语言 ,语法形式灵活自由 ,用它可以编写出实现同一功能而源代码形式多样的高性能程序 ,但是C语言的支持库在本质上存在潜在的安全缺陷。文章就此分析了C程序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阐述了对C源代码的安全检查采用静态安全检查技术———在程序运行之前通过分析源程序代码捕获潜在的安全缺陷和错误———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针对已有的使用单个静态检测工具进行源代码安全缺陷检测存在的漏报率和误报率很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静态检测工具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多种工具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有效地降低了漏报率和误报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可扩展的源代码静态分析工具平台,并通过实验表明,相对于单个工具的检测结果而言,该平台明显降低了漏报率和误报率。  相似文献   

4.
漏洞这一名词伴随着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发展已经走过了数十载。自世界上第一个软件漏洞被公开以来,软件安全研究者和工程师们就一直在探索漏洞的挖掘与分析方法。源代码漏洞静态分析是一种能够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及早发现漏洞的技术,在业界有着广泛的使用。然而,随着软件的体量越来越大,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如何表示和建模软件源代码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此外,近年来的研究倾向于将源代码漏洞静态分析和机器学习相结合,试图通过引入机器学习模型提升漏洞挖掘的精度,但如何选择和构建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是该研究方向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将目光聚焦于源代码漏洞静态分析技术(以下简称:静态分析技术),通过对该领域相关工作的回顾,将静态分析技术的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传统静态分析和基于学习的静态分析。传统静态分析主要是利用数据流分析、污点分析等一系列软件分析技术对软件的源代码进行建模分析;基于学习的静态分析则是将源代码以数值的形式表示并提交给学习模型,利用学习模型挖掘源代码的深层次表征特征和关联性。本文首先阐述了软件漏洞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对比了静态分析技术和动态分析技术的优劣;然后对源代码的表示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5.
静态代码安全检查工具是一种能够帮助程序员自动检测出源程序中是否存在安全缺陷的软件。它通过逐行分析程序的源代码,发现软件中潜在的安全漏洞。本文针对C/C++语言程序设计中容易存在的多种安全问题,分别分析了问题的根源,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分析及检测方法。最后通过对静态代码安全检查工具优缺点的比较,给出了一些提高安全检查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今黑客们越来越多的采用直接攻击企业的应用系统已达到窃取企业数据,破坏企业信息的目的。越来越多的源代码安全漏洞让黑客有机可乘,如何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是保障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8.
程序静态分析(Program Static Analysis)是指在不运行代码的方式下,通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控制流分析等技术对程序代码进行扫描,验证代码是否满足规范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指标的一种代码分析技术。首先对程序静态分析的特点、常用静态分析技术、静态分析实现方式进行描述,然后通过一个实例讲解C语言静态代码分析中函数与变量的调用关系的实现方法,总结了现今在C语言调用关系分析中可以借鉴的工具与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Web工程中存在的后门给网站安全带来极大风险,针对日益猖獗的后门攻击,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分析的后门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分析源代码,可以检测出Java语言Web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后门漏洞,并结合流分析及关键数据传播分析,给出漏洞的完整攻击路径。  相似文献   

10.
源代码分析技术对于软件安全缺陷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分析了软件源代码分析工具的技术手段和发展过程,最后对源代码分析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1.
对现有二进制程序安全缺陷静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提出了整个程序分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及二进制程序安全分析的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二进制程序缺陷静态分析流程的总结,发现二进制程序信息恢复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关键,构造内容丰富的、通用的中间表示是二进制程序缺陷分析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Skipfish是Google 2010年推出的一款开源Web安全检测工具,与Nikto和Nessus等工具相比,skipfish使用递归抓取和基于字典的探针技术生成交互式目标网站地图,在性能上采用单线程复用技术、自定义的http堆栈和启发式行为分析等技术减少了网络探测流量,使其具有显著的速度优势.文章针对其源码,重点分析了其使用主要的数据结构、执行流程、多I/O异步机制和字典的使用,对于理解Skipfish软件架构和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应用扩展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静态分析的安全漏洞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消除软件中的安全漏洞是建立安全信息系统的前提。静态分析方法可以自动地提取软件的行为信息,从而检测出软件中的安全漏洞。和其它程序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检测速度快的优点。在本文中,我们首先描述了静态分析的理论基础,然后说明了类型推断、数据流分析和约束分析等主要静态分析方法及其在安全漏洞检测中的应用,并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几种支持安全漏洞静态检测的编程语言。  相似文献   

14.
为弥补软件漏洞挖掘领域的不足,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源代码信息流分析的静态漏洞挖掘方法,通过对源代码中函数的数据输入点进行信息流分析,观察其流向,在敏感函数调用点进行分析判断,最终确定是否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代码审查的定义、内涵、分类。讨论了代码审查的条件、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后,结合软件项目开发,总结了代码审查后代码要达到的标准。对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代码审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Compiler Hacking for Source Code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ny activities related to software quality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such as empirical model construction, data flow analysis, testing or reengineering, rely on static source code analysis as the first and fundamental step for gathering the necessary input information. In the past, two different strategies have been adopted to develop tool suites. There are tools encompassing or implementing the source parse step, where the parser is internal to the toolkit, and is developed and maintained with it. A different approach builds tools on the top of external already-available components such as compilers that output the program abstract syntax tree, or that make it available via an API.This paper discusses techniques, issues and challenges linked to compiler patching or wrapping for analysis purposes. In particular,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accessing the compiler parsing information are compared, and the techniques used to decouple the parsing front end from the analysis modules are discussed.Moreover, the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and a tool, XOgastan, developed exploiting the gcc/g++ ability to save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abstract syntax tree. XOgastan translates the gcc/g++ dumped abstract syntax tree format into a Graph eXchange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currently available XML tools for any subsequent analysis step. The tool is illustrated and its design discussed, showing its architecture and the main implementation choices made.  相似文献   

17.
现有反编译器产生的代码与对应的源代码之间存在差异,找到并理解差异有助于改进并完善反编译器的设计。该文给出一种适用于C语言反编译代码与源代码的比较算法。该算法以语法树匹配方法为基础,定义新的C语言中间代码表示形式并对表达式进行动态匹配,提高了语法树匹配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计算出反编译代码与源代码之间的多数差异。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Software security helps in identifying and managing risk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identify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 is to analyze its code. Code analysis (Chess & West, 2007 Chess, B. and West, J. 2007. Secure programming with static analysis, Boston, MA: Addison-Wesley.  [Google Scholar]) helps in catching common coding mistakes such as buffer overflow, unused variables, memory leaks, and various race conditions, which in turn optimizes computer programs, both in storage and computation aspects. Software developers use either open source tools or commercial tools for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software. Without proper validation of a software/system using some standard guidelines, potential attackers can find ways to exploit vulnerabilities and bugs and then can gain control over a system, if they are successful.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some of the open source static code analysis and dynamic analysis tools, their merits, and limitations with respect to some target codes that contain possible threats. We consider C/C++ and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s for our experiments. For static code analyzers, we consider Flawfinder, Splint, and Cppcheck; PMD, Findbugs, and Valgrind for dynamic code analysis, and its plug-in, Memcheck, to perform dynamic analysis on executables. We provide our observations in a comparison table, highlighting these tool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相似文献   

19.
陈超  李俊  孔德光 《计算机工程》2008,34(20):66-68
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对源代码进行静态分析,实现可扩展的原型系统。对现有静态分析工具的分析结果进行解析和数据融合,并对相应的参数进行估计。为便于读取和分析输出结果,采用XML格式输出结果。对常用网络软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个源代码分析工具,该技术有效地降低了误报率和漏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